半個台灣的人口消逝於戰火之中
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你還記得課本上的介紹嗎?根據《維基百科》簡介,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因為主要戰場在20世紀初期的歐洲,故又有人稱這為「歐戰」。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01 衛生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前,那時還是家小小美國公司的「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就已經發明了叫做「纖維棉」(Cellucotton)的東西。
當時該公司的研究部部長馬勒(Ernst Mahler)和副總裁金百利(James, C Kimberly)到處走訪德國、奧地利和斯堪地那維亞一帶的造紙廠,他們找出了這種比棉花吸水力強五倍的纖維,如果大量生產還能降低一半的生產成本。
他們兩人把纖維帶回美國後進行商標註冊,之後美國在1917年加入戰爭,他們就開始著手製造外科手術會使用到的棉製繃帶,當時他們以每分鐘380-500英尺(約115-152公尺)的速度來供應戰場所需。
但是讓吸水力超強的纖維棉聲名大噪的,卻是紅十字會的護士們。當時護士發現纖維棉可以用來應付月經,這種「非官方」的用法讓金百利克拉克意外開啟衛生棉市場,因而大賺一波。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金百利克拉克的棉製繃帶產線曾一度停擺,因為原本的客人,像是戰時的士兵還有護士們,已經不需要這些東西了。
於是金百利克拉克將剩餘的棉製品買回,經過2年不眠不休的研究、實驗和市場調查後,發明了用纖維棉製成的衛生棉還有紗布。
1920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尼納(Neenah),一間小木屋中開始有女性工人用手工的方式做出衛生棉。這項產品的名字就叫「靠得住」(Kotex,名稱摘自cotton texture),這項每位女性都相當熟稔的商品就在停戰後兩年的10月正式與大眾見面。
02 面紙
在當時,要賣好衛生棉實在很困難,因為那個年代的女性一想到要跟男店員買這樣的商品就倒胃口。於是金百利克拉克公司建議店家,請他們讓客人把錢投進箱中走人就好。雖說衛生棉事業確實有起色了,但對他們而言還是不夠好,所以他們又把眼光放到了另個市場。
大概在1920年代,加州一家公司把纖維棉熨燙之後,做出了柔軟滑順的觸感,經過多次實驗後,在1924那年,每個人都聽過的「可麗舒面紙」(Kleenex)誕生了。
編註:在台灣,Kleenex多叫做「舒潔」,其實這是兩家公司合併之後的演變。金百利克拉克公司的產品在進入台灣前稱為可麗舒,之後與製作舒潔面紙的「史谷脫紙業」(Scott Paper)合併後,舒潔因而成為金百利克拉克旗下的一個品牌。
03 拉鍊
從19世紀中期開始,人們就開始研究各種五花八門的鉤子和扣子,希望能找到一種方便保暖的方式,一位移民美國的瑞典人桑德貝克(Gideon Sundback)找到了解決方案。
桑德貝克當時受僱於「通用固件公司」(Universal Fastener Company)擔任產品設計經理,他發明出一種叫做「無鉤鈕扣」(Hookless Fasterner)的零件,主要是利用滑動的方式結合兩排齒狀鍊條,這項發明在一戰時被用到美軍的制服還有靴子上。
大戰結束後,漸漸也能在一般大眾的生活中見到拉鍊。
04 太陽燈
1918年的冬天,當時德國柏林的孩子們有一半都患了「軟骨病」(rickets),這是一種骨頭變軟變形的病症。當時儘管知道這可能與貧窮相關,但人們就是找不出病因。
一位名叫胡爾德辛斯基(Kurt Huldschinsky)的醫生觀察後發現病患們的臉色都相當蒼白,他於是決定在四名患者身上實驗看看他的推測,其中一名3歲的患者名叫亞瑟。
庫爾特醫生將四位患者放在會發出紫外線的裝置下進行治療實驗,隨著治療進行,他發現年輕患者的骨頭有越來越強壯的現象,在1919年的夏天來臨時,他更把患者帶到了戶外陽光之下。
在此之後,德國的孩子們都被帶到陽光下,在德勒斯登(Dresden)地區還發生人們將街燈拆下給孩子們照射治療用的情事。
之後的研究者們發現,要讓骨骼增長除了攝取鈣質之外,還必須有維他命D的存在,而且要觸發這樣的生長過程得讓紫外線介入才行。
05 日光節約時間
現代人碰上春天會把時間往前調,碰上秋天就往後調的想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前就已經出現。
1784年,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美國著名政治、科學家,發明避雷針)就曾在一封寄給《巴黎期刊》(The Journal of Paris)的信中談到這個想法。他表示在夏天時,因為太陽比較早升起、早落下的緣故,使得還在睡夢中的人們無法有效運用陽光,傍晚也因為還沒到睡覺時間得點上更多燭光。
1895年,紐西蘭也傳出了類似的建議,英國則是在1909年,但當時都還沒有具體做法出現。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日光調節的概念終於落定,當時因為缺乏燃煤,德國政府宣布1916年的4月30日開始,時鐘要從23點調到24點,讓傍晚多出了能使用日光的時間,進而減少暖氣與照明的煤炭用量,這樣的做法也迅速地在其他國家傳開。
英國方面是在1916年5月21日開始這項作法,美國則是在1918年3月19日建立起時區,並在當年的3月31日正式立法通過日光調節時間。
其實在大戰結束後,曾有段時間人們不再跟隨日光調節的規定,但在多年後,這個點子又被採納使用。
小補充:台灣日光調節
台灣曾因全球能源危機,而由中央政府下令實施日光調節。每次起訖日期略有更動,正式名稱則稱為「夏令時間」或「日光節約時間」。但自1980年起,因民間對此制度反應不佳,再度停止運作至今。
台灣曾經使用夏令時間的紀錄如下:
- 1945年至1951年的5月1日至9月30日
- 1952年的3月1日至10月31日
- 1953年和1954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
- 1955年至1959年的4月1日至9月30日
- 1960年和1961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
- 1974年和1975年的4月1日至9月30日
- 1979年的7月1日至9月30日
06 素香腸
說到素香腸,你可能會覺得這應該是某個崇尚素食的嬉皮族,在1960年代的加州所發明出來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用黃豆製作的素香腸其實是由德國二戰後第一位總理艾德諾(Konrad Adenauer)所想出來的。
一次大戰期間,艾德諾還是柯隆(Cologne)市的市長,當時他碰上英軍圍困他們在城中的窘境,城內人們缺糧之下飢荒叢生,滿腦子想法的艾德諾當時就研究了許多方案,希望可以利用現有食物來取代稀少的肉品。
於是,他用混合了米粉、大麥粉和羅馬尼亞粟米粉的方式取代一般小麥做麵包,這種作法在當時流行了好一陣子,直到羅馬尼亞參戰,斷了栗米粉來源後才漸漸消失。
在麵包替代作法結束後,艾德諾轉向找尋其他可以製造「肉品」的材料,結果他找到了大豆。當時的人們戲稱這是「和平的香腸」(Friedenswurst),艾德諾想替他的和平香腸申請專利,但對當時的德國專利局來說,對香腸的認定就是必須要含肉才行,所以艾德諾的專利申請被打了回票。
有趣的是,他在當時德國的敵國──英國當地卻得到認可,1918年6月26日,艾德諾的素香腸成功申請到英國的專利權。
艾德諾之後還發明了電子儀器來替進站的列車除蟲,也想出用在烤麵包機內的小燈,但沒有一樣發明可以像他的素香腸那樣得到世界認可、歷久未衰。
現在的素食者們都得向他致意,畢竟沒有艾德諾的點子,現在的素食餐盤上的味道恐怕就沒那麼多元了。
07 不鏽鋼
我們真的要好好謝謝英國科學家布雷利爾(Harry Brearley),1913那年,布雷利爾的不鏽鋼發明革命性地改變了冶金工業,因為他的發明,我們現在才有不會生鏽的不鏽鋼可用,現代世界中許多東西更少不了不鏽鋼的參與。
當年,英軍希望可以替槍枝找出更好的金屬,因為槍枝在不斷射擊下,子彈的摩擦與熱力會讓槍膛耗損,當時的布雷利爾就接到任務,要找出更堅硬的槍膛材料。
起初,布雷利爾曾試著將鉻加入鋼鐵中,但據傳當時他不滿意合金的狀態,就把成品隨手丟入垃圾堆中。一段時間過後,布雷爾利發現這塊合金沒有生鏽,於是世界上第一塊不鏽鋼誕生了。
受惠於布雷利爾的發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有許多不鏽鋼材應用在飛機的發動機製造上,如今,這項發明已經成了隨處可見的物品,從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刀叉到醫院器材,布雷利爾的發明組成了現代人的世界。
08 茶包
茶包不是因為世界大戰影響而誕生的產物,它其實是在1908年時由美國的茶商所發明的。當時的茶商會把送給客人的茶葉分裝成小包裝,但不知道是意外或是故意,當時的茶商把茶包弄掉進水中,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但德國一家公司「恬康樂」(Teekanne)在大戰時複製了這樣的點子,進一步發展成用棉包裝成的茶包,當時的人們還稱這樣的產品為「茶炸彈」(tea bombs)。
09 駕駛通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飛在天上的駕駛員沒辦法和他的夥伴或是地面上的人們溝通。
在戰爭剛開始時,軍隊多半依賴纜線來溝通,但這種方式會因為坦克車或是砲彈衝擊砍斷纜線而受阻,當時德軍也藉此找到可以竊聽英軍的途徑。其他諸如傳令兵、飛鴿傳書、旗幟、燈光......等方式,最後都因為種種因素而難以持久使用下去。
當時的飛行員只能靠人們喊叫和比手畫腳來溝通,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無線電誕生了。
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前,無線電就已誕生,但那時無線電尚未獲得進一步的應用。早年因為飛機引擎噪音的關係,一度讓裝在機上的電話無用武之地,直到1916年時才有決定性的進展出現。
當時人們想出了飛行頭罩,讓駕駛員可以在噪音隔絕的狀態下用麥克風和耳機溝通。大戰結束後,這樣的溝通方式也越來越盛行。
10 手錶
雖說手錶不是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誕生的發明,但讓民眾開始流行使用這項配件的時機點就是在一戰期間。大戰之後,人們開始習慣看錶來知悉時間。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男人對手錶的需求越來越高,有點錢的人開始買起可以放在口袋中的懷錶;至於女人,像是伊莉莎白一世就想到用皮帶把小巧的錶給綁在手臂上。
在打仗時,知道時間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重要,像是戰場上的炮台需要知道在什麼時候同時發射,於是當時就有製造商做出了讓士兵雙手繁忙時也能知道時間的設計──手腕上的錶於焉誕生。除此之外,飛行員也需要這樣的設計,所以腕錶開始取代懷錶,成了大眾主要的辨認時間工具。
珠寶鐘錶商Mappin and Webb曾為了波爾戰爭設計出一種用洞與手柄固定錶帶的手錶,並吹噓他們的錶在恩圖曼戰役(Omdurman)幫助了多少。
但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手錶的普及化才確定下來,尤其是在當時相當風行使用「徐進彈幕」(creeping barrage,註)的方式進攻,時間的準確性就特別重要。
當時因為指揮炮擊的距離很遠、信號彈不好辨別又容易被敵方發現,外加每次砲擊行進的速度緊迫,種種因素讓手錶成了最佳選擇。
英國柯芬特里(Coventry)地區的錶商威廉姆森(H Williamson)在1916年的年會報告中就談到︰「據說每四位士兵就有一位有手錶,其他三人則是趕著要。」
時至今日,你知道的那些知名鐘錶品牌其實都可以回溯到一次世界大戰,例如卡地亞(Cartier)的坦克腕錶系列就是受到戰時的雷諾坦克(Renault)的外型所啟發。
編註:徐進彈幕指的是先用大量砲火攻擊揚起煙幕作為掩護,讓敵方看不到壕溝的狀況,之後再讓我方的步兵往前移動。如果時間點不對,就會讓我方的士兵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