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法蘭茲.馬克─1916年死
傑出的表現主義天才畫家,法蘭茲.馬克(Franz Marc,1880-1916),不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他在世時以那雙極富透視眼光的雙眼重新建構出自然萬物,他的畫作同時捕捉了20世紀年輕世代興奮靈魂的碎片和火熱的色彩條紋。但是,他卻在36歲時死於「西線的戰事」,現代藝術的發展就此痛失一位偉大的現代藝術巨人。
小補充:表現主義是什麼?
根據《全人教育百寶箱》,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這個名詞最早指的是推翻與顛覆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的風格,和印象主義在法國藝術中所佔的地位。
在此之前,挪威畫家孟克(Edvard Munch)繪畫中所呈現出的焦慮不安,以及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激情筆觸,對「表現主義」皆有深刻的啟示和淵源關係。
表現主義強調用鮮明的呈現方式來表現個人對世界的主觀感受,而非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以混亂、醜陋、扭曲的表現手法取代秩序、美感與均衡,藉由摧毀那些穩定與安全的事物,表現現實生活面的扭曲、恐懼,從感情、精神上去吸引觀者的注目。
表現主義比較著名的團體是藍騎士(Blaue Reiter)和橋社(Die Brücke)。法蘭茲.馬克就是藍騎士的成員和德國表現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納粹掌權後,斷然中止德國「表現主義」,並斥之為頹廢墮落,大多的畫家因此前往美國發展。在二次大戰後,美國的藝評家及收藏家尊稱之為「表現主義」。
小補充:電影《西線無戰事》中的「西方戰線」
根據《維基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是指1914年戰爭爆發後,德國入侵比利時與盧森堡後所開闢的戰區,並且迅速佔領了法國大片的重要工業地區。在一戰大部分時間裡,德軍與協約聯軍都在全西線實行結合壕溝、機槍巢、鐵絲網和火砲等防禦工事的陣地戰。
協約國的勝利和德意志帝國的崩潰
儘管此戰區大部分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卻被證明對於戰爭的結果具有決定性,協約國軍隊於1918年時已擁有同盟國無法阻擋的軍事力量,令德軍指揮官瞭解到戰敗已無可避免,其政府被迫簽署停戰協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