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顆老法螺
自從 1931年被列入法國西南部城市圖盧茲(Toulouse)的圖盧茲自然歷史博物館(Muséum de Toulouse)的館藏後,就鮮少有人特別去關心這顆擁有近 1萬7,000年歷史的白法螺(Charonia lampas)。
但是最近,有一群科學家懷疑這顆法螺的用途不單純,決定重新對它展開研究、分析,最後發現,它不只是一顆古老的法螺,還曾是史前人類吹奏過的樂器。
把海螺當樂器很常見
其實,很多古代文化都有把海螺當作樂器,尤其是儀式用樂器使用的紀錄,舉凡古希臘、印度、祕魯或日本,都曾有相關的發現,但是與這顆法螺擁有同等悠久歷史者,卻是少之又少。
90年前在洞窟發現
這顆古老的法螺是 1931年一支考古團隊在法國西南部的庇里牛斯山(Pyrenees)一帶、距離大西洋約 240多公里的馬蘇拉斯洞(Marsoulas Cave)發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裡曾住著一群馬格德林(Magdalenian)文化的史前人類,他們以精通各種工具的製作方法及擅長應用動物的骨頭、鹿角和象牙等而聞名。
應該不是杯子
當年的考古學家們推測,這顆法螺可能是個用於特殊儀式的杯子,但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CNRS)的史前藝術研究中心(Prehistoric Art Research Centre)主任弗里茨(Carole Fritz)卻不這麼認為。因此,她特別找來其他研究者們,重新對這顆法螺展開研究。
切割邊緣方便抓握
在一行人利用顯微鏡、醫療用微型相機,甚至為這顆海螺做了 3D模型後,研究團隊們注意到許多不尋常之處。
首先,這顆法螺殼開口的外緣,也就是外唇,有被人切割過的痕跡,邊緣還很平整,這麼做可能是為了方便演奏法螺的人將它抓、握在手上。
處處都是人工痕跡
再來,這顆法螺殼的殼頂也有被人破壞過的跡象,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不太可能是自然因素所造成,因為這個地方通常是整個海螺殼最堅硬的地方;同時,殼頂破損處的周遭還留著棕色的殘留物,可能是黏土或蜂蜜之類的東西。考古學家們相信,當年史前人類曾在這裡插上中空鳥骨之類的東西權充吹嘴,讓法螺更容易吹奏。
除此之外,在使用醫用微型攝影機研究法螺殼的內部後,科學家又在裡頭發現另一個小洞,法螺殼開口處的內側也留著紅色的顏料,顏色與馬蘇拉斯洞岩壁上的裝飾圖樣相仿。
這種種跡象都讓考古學家們相信,這顆法螺當年很可能不是個杯子,而是某種樂器。
在實際吹奏過後,考古學家們發現這顆法螺總共可以發出三種不同的音高,分別是C、C#和D。
試吹就能見真章
既然這顆法螺可能曾是個樂器,那又該如何知道它聽起來如何呢?
弗里茨想出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直接找人吹吹看!因此,考古學家們特地找來了法國圖盧茲大學(University of Toulouse)的音樂專家考特(Jean-Michel Court)來試吹這顆法螺。
其實沒有想像中好吹
在考特的演奏下,他成功讓法螺發出三種不同的音高:C、C#和D。不過考特透露,這顆法螺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吹,「我需要吐出很多氣才能維持法螺的聲音」。
但在一旁聆聽的弗里茨卻是聽得十分感動,她說:「首次聽見法螺的聲音讓我非常激動,這真是個巨大的衝擊。」
應該是在儀式中使用
圖盧茲大學的心理聲學專家塔迪厄(Julien Tardieu)猜測,這顆法螺當年應該是在儀式或是需要集合所有人時使用,他說:「在山洞裡吹響這顆法螺,產生的聲音肯定非常大、也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不住海邊,哪來的法螺殼?
然而,未參加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考古學家康基(Margaret Conkey)表示,馬蘇拉斯洞距離大西洋沿岸有些距離,所以這些上古人類要不是居無定所,就是透過與其他人貿易,才能拿到這顆法螺。
不過她本人也十分肯定這項研究的成果,她表示:「這項研究提醒今日的人們,上古人類的生活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豐富,絕非只有在製作石器而已。」
我有一個小小的夢
在完成這份研究後,同樣是圖盧茲大學的考古學家托塞洛(Gilles Tosello)有了一個小小的夢想:他希望能將法螺帶回發現地馬蘇拉斯洞,並在那裡吹響這顆法螺,好好聆聽法螺穿越 1萬7,000年時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