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舞者、抗戰英雄、民權倡議者
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一名出生於美國的歌手及舞者,她的遺骨將被遷葬到巴黎萬神殿(Panthéon)中——因為除了上述的身分外,她還是在二戰期間協助法國對抗納粹德國的英雄,也是著名的民權倡議者。
她將成為法國史上第一個得到這項榮譽的非裔女性。
法國《巴黎人報》(Le Parisien)在上周日(22)刊登了這項消息,並指出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決定要在今年的 11月30日舉行遷葬典禮,這天同時也是貝克於 1937年時,和法國實業家利翁(Jean Lion)結婚,並取得法國公民身分的日子。法國總統府隨後證實了這項消息。
埋放法國重要歷史人物的先賢祠
巴黎萬神殿又稱為「先賢祠」,其建築中宏偉的柱子及圓頂設計,靈感都來自於羅馬萬神殿,因此才有巴黎萬神殿之名,這裡放著近 80位法國重要歷史人物的遺骨,包括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政治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作家雨果(Victor Hugo)、科學家瑪麗·居禮(Marie Curie)等。
萬神殿內第五位女性、第一位藝人
貝克於 1975年病逝,死後身著法國軍服、別上因在二戰期間參與法國抵抗運動(French Resistance)而獲得的勳章,下葬於摩納哥。而當她遷葬至巴黎萬神殿後,她將成為第 5位沉眠於此的女性、第一位獲得這項殊榮的藝人,以及殿內少數出生於外國的人物之一。
而除了貝克以外,其他 4名女性分別是瑪麗·居禮、蒂利翁(Germaine Tillion)、戈勒-安東尼茲(Genevieve de Gaulle-Anthonioz)和韋伊(Simone Veil),其中,蒂利翁及戈勒-安東尼茲同樣在二戰期間參與了法國抵抗運動。
至於韋伊,則是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的倖存者,也是法國最受尊敬的政治人物之一,她在 1970年代時擔任衛生部長,期間積極支持法國墮胎權的合法化。韋伊於 2017年逝世,並在 2018年安葬至巴黎萬神殿。
貝克表演「香蕉裙」舞蹈的影片,攝於 1925年。
逃離美國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
貝克 1906年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St. Louis),原名為「弗雷達·喬瑟芬·麥可多納」(Freda Josephine McDonald),1920年代初期在紐約開始了她的舞者生涯,但於 1925年搬到法國,希望能夠藉此逃離美國當地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
貝克曾於 1974年時告訴《衛報》:「我就是無法忍受美國,而且我是第一批搬到巴黎的有色美國人。」她表示自己在法國找到了一種在美國被剝奪的自由。
「香蕉裙」舞蹈:色情?種族主義比喻?
貝克於 1930年代成名,尤其在法國,她可以說是迅速引起了轟動,不僅成為了巴黎著名音樂廳「女神遊樂廳」(Folies Bergere)的常見嘉賓,還以其幽默感、瘋狂的舞蹈和招牌歌曲「我的兩個最愛」(J'ai Deux Amours)在法國歌舞界佔據了一席之地。
然而,貝克的藝術生涯中,有部份也建立在帶有色情及刻板意味的舞蹈上,例如所謂的「香蕉裙」(banana skirt)舞蹈,就被認為其中內含種族主義比喻,有部分批評者認為她助長了諷刺漫畫的風氣。
收養12名身分各異的孩子
1937年,貝克和實業家利翁結婚,正式成為了法國公民。直到二戰開始,貝克加入了法國抵抗運動,成為了一名情報人員。
她從自己在派對上遇到的德國軍官那裡收集訊息,並將情報藏在她的內衣裡面,再利用她的明星身分取得合理旅行緣由,把訊息帶到英國或其他國家。
除此之外,貝克還曾在二戰期間擔任過救護車司機,並於 1950年代收養了 12名來自不同國家、種族,且擁有不同信仰的孩子,和他們一起住在位於法國西南部的一座城堡裡頭。
現年 64歲的養子布萊恩(Brian Bouillon Baker)曾向《法蘭西 24》分享:「我們家不僅僅只是一個烏托邦,我們的母親希望我們與眾不同但團結,而在這一點上,她完全成功了,因為到今日,我們還是跟彼此關係緊密。」
曾參加「向華盛頓進軍」遊行
同時,貝克還是一名民權倡議者,她曾於 1963年參與了「向華盛頓進軍」遊行(March on Washington for Jobs and Freedom),也就是在這場遊行之中,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發表了知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
而且根據《法蘭西 24》報導,貝克還是當時民權運動高峰期間,唯一一個曾發表過演講的非裔女性。
「體現了法國的可能性」
這次,讓貝克遷葬至巴黎萬神殿的決定,被視為是法國在如今種族關係緊張的情勢中,所做出的象徵性舉措。
而建議遷葬貝克一事,是由法國作家庫普弗曼(Laurent Kupferman)所發起的請願,這份請願書在過去兩年間獲得了將近 4萬人連署,並引起了總統馬克宏的注意——而馬克宏同時也是唯一能批准此事的人。
「喬瑟芬·貝克或許體現了法國的可能性,」提到為何會提出遷葬貝克的建議時,庫普弗曼表示:「一位出身受到歧視、又來自極端貧困環境的女性,要如何成就自己,變成一位世界巨星呢?」
「這在當時的法國是可能的,而不是在美國。」
法國的普世主義成就了貝克?
遷葬貝克的支持者表示,正是因為法國的普世主義,也就是世俗化精神、無視膚色又賦予平等機會的價值觀,才能讓貝克在法國完成自己未能在美國完成之事。
但《紐約時報》指出,這樣的理想在最近也招致了嚴厲的批評,部分人士——尤其是法國境內年輕的少數族裔認為,這樣的說法掩蓋了法國目前存在的種族歧視風氣。
然而另一方面,也因為安葬於萬神殿的決定只能由總統批准,現在又離 2022年總統大選不到一年,在法國面臨種族議題困境的此刻,遷葬貝克一事同時被認為將對馬克宏產生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