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塑膠博物館新開張 萬島之國的塑膠危機

走進印尼東爪哇省的錦石縣,你會看到最近才剛蓋好、開幕的一座「博物館」。它雖然有些特殊之處,但裡頭每件展品的素材你我肯定都相當熟悉。

文章插圖

位於印尼小鎮的「博物館」

最近,印尼東爪哇省錦石縣(Gresik)郊區的一座「博物館」,意外成了一個小小的打卡聖地。雖說是「博物館」,但每件展品的素材你我其實一點都不陌生。

歡迎光臨塑膠博物館

歡迎來到由印尼生態觀測與濕地保護組織(Ec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Wetlands Conservation)所籌辦的「塑膠博物館」。過去三個多月以來,隸屬於這個組織的學生、環保人士、在地居民和企業家們,利用多年來從附近的海灘、河邊,收集到的大量寶特瓶、吸管和大大小小的塑膠袋,無中生有地建立起這座塑膠博物館。

4444隧道 上千寶特瓶隨風搖

說到遊客們來此喜愛的打卡景點,那絕非「4444隧道」(4444 tunnel)莫屬,這條隧道由上千個自附近河邊、海洋蒐集來的廢棄寶特瓶懸掛而成,而它之所以名叫「4444隧道」,背後其實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生態觀測與溼地保護組織的創辦人阿里桑迪(Prigi Arisandi)說道:「如果每人每天丟掉 3個寶特瓶,不管是裝水或是裝汽水的寶特瓶,三年下來就會產生 4,444個通常只被用了一次就拋棄的寶特瓶(註)。現在,人們可以透過塑膠博物館中的展品,了解關於塑膠垃圾的故事。」

註:生態觀測與溼地保護組織表示,根據它們在 2018年對印尼泗水市(Surabaya)大學生所做的調查,雖然人均丟棄的寶特瓶是 3個,但其實不少受訪者坦言他們每天丟棄的寶特瓶超過 3個,加上為了方便民眾記憶,因此最終才會決定將寶特瓶隧道命名為「4,444隧道」。本文為尊重受訪者,因此仍採用阿里桑迪在受訪時所提供的數據。

從阿里桑迪Instagram的貼文中,可以看到生態觀測與濕地保護組織的成員們搭建 4444隧道的過程。

文章插圖

穿上一身塑膠袋 不一樣的稻穀女神

另一件同樣受遊客們矚目的展品,則是位於整個展場中央的稻穀女神德威斯里(Dewi Sri)神像。德威斯里女神是許多爪哇人信奉的神祇之一,但塑膠博物館裡的這尊德威斯里女神像不僅身形高大,祂身穿的傳統長裙也換上了一件由多個小塑膠袋串成的長裙。

看著這尊女神像及許多成員們一同努力趕工出來的展品,阿里桑迪坦言他們的目的,無非是想將停用一次性塑膠產品的訊息傳達給大家,他說:「這些塑膠非常難回收......從今天起,我們應該停止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因為這會污染我們的海洋,也就是我們食物的來源。」

改變就從我開始

來到現場參觀的學生再努里(Ahmad Zainuri)表示,塑膠博物館的展覽讓他大開眼界,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願意換成環保手提袋,買飲料的時候,我也會用杯子」。

另一位同樣到場參觀的學生烏蘭(Ayu Chandra Wulan)也做出了類似的承諾,並且補充說道:「看到這裡有多少垃圾,我感到十分憂傷。」

文章插圖

改善問題還需更多人投入

對於生態觀測與溼地保護組織的成員來說,這樣的承諾無疑意味著他們達成了最初的目的,但是就改善問題來看,他們還需要更多人一起做出相似的承諾。

《路透社》在報導中指出,就流入海洋中的塑膠垃圾總量來看,印尼是全球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國,聯合國、印尼科學研究所的數據也指出,在每年流入全球海洋的約 800萬噸塑膠垃圾當中,其中就有 60萬噸是來自印尼。

在這樣龐大的數字面前,許多專家也主張單靠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就想改變現況是不夠的,人們還需要建立效果更好的資源回收體系,並大力推廣可回收,或是可由生物分解的材料製成的產品。

海洋汙染、氣候變遷誰重要?

與此同時,也有專家提到雖然氣候變遷問題大量擄獲了媒體版面,海洋汙染問題同樣不可小覷。

「氣候變遷無疑是當代最大的全球性威脅,」英國皇家學會的資深技術顧問科德威(Heather Koldewey)說道:「這不是在爭辯哪個問題(氣候變遷、海洋汙染)最重要,而是意識到這兩個危機其實彼此交織在一起,因此也會需要一個聯合解決方案。」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