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橫掃全球,在人人戴口罩防疫及在家上班的掩護下,助長民眾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下接受整形的機會,畢竟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可能因疫情逐漸控制而結束。
此外,疫情期間大多數人依賴社群軟體及視訊來溝通,擔心臉部完全暴露在電腦螢幕前,促使不少人求助醫美改善臉部狀況,更炒熱所謂的「視訊會議畸形恐懼症(Zoom Dysmorphia)」。
疫期是動刀最佳時機 整形手術需求大增
路透社報導,疫情衝擊下,韓國20歲大學生柳漢娜(Ryu Hanna,音譯)2020年一整年都透過網路遠距上課,她決定動刀隆鼻。至於選在這個時間點變臉,是因為整容後能夠在家療養,在公共場合又能配戴口罩遮傷口,免去異樣眼光。
「我一直想要整鼻子⋯⋯2021年開始施打疫苗以後,人們就不會老戴著口罩了,因此我認為現在是動刀的最佳時機。」她還說:「術後會出現瘀青和腫脹,但大家都戴著口罩,多少有些幫助。」她的整形費用為440萬韓元(約新台幣12萬元)。
這樣的想法使得韓國這類醫美手術需求大增,2020年就看到上升趨勢。
韓國即使在非疫情時期都堪稱全球醫美首都。根據韓國最大網路醫美平台「江南姊姊」(Gangnam Unni)估計,韓國醫美業2020年總值約107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9.2%,2021年總值更上看118億美元左右。
根據BBC報導,美國、日本、韓國和澳洲的整容診所都發現,前來接受整形手術的患者數量有所增加,包括豐唇、除皺、拉皮和隆鼻。
美國德州的整型外科醫師羅瑞(Rod J Rohrich)在疫情期間診療更多病人。他說:「如果我們願意的話,可以一週手術六天。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遠距視訊暴露全臉 加深面貌不安全感
除了口罩拉抬醫美熱潮外,當然疫情帶動在家上班,在視訊軟體廣泛使用下,大多數人是透過螢幕來看見對方的狀態;相對地,自己的臉部完全暴露在電腦螢幕前,臉上和頸部的缺點很容易就被對方看見,因此不少人求助醫美來改善臉部狀況。
英國《衛報》報導,這種現象被皮膚科醫生和哈佛醫學院教授庫魯什(Shadi Kourosh)稱為視訊會議畸形恐懼症。台灣執業牙醫師黃淳逸認為,這是指患者對自己的外表有強烈的不滿,尤其是肩膀以上,會呈現在視訊畫面的部分。患者會認為自己很醜,這也是一種精神障礙。
庫魯什則形容,很擔心視訊畫面會讓人們對自己的外表產生負面影響,他把透過Zoom等視訊軟體呈現出來的畫面稱為「遊樂場的鏡子」,因為人們沒有看到自己的真實反映。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面扭曲的鏡子,例如角度以及與鏡頭的距離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真實面貌的呈現。
庫魯什在一篇專文指出,疫情爆發以來,越來越多人搜尋「痘痘」、「掉髮」等關鍵字。因為視訊會議下,通常是不含濾鏡或特效的真實呈現,而且近距離下,臉部的特徵會被放大檢視,民眾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擔憂,誤以為自己的外表比其他人還糟糕,進而產生想要整形的衝動。
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美容手術異軍突起的是微整形,去皺紋的打肉毒桿菌手術大幅增長55%(2020年264萬3,336人次vs.2019年171萬2,994人次),填充回春的玻尿酸手術等更是加碼74%,其他雷射溶脂等都有成長,或許可以印證庫魯什的論點。
靠鏡頭越近越失真 常看社群照片反覺孤立
庫魯什和團隊深入研究電腦上的鏡頭和手機的前置鏡頭是如何扭曲圖像。她提醒,當人們近距離拍照時,更有可能扭曲圖像;使用前置鏡頭時,距離越近,圖像失真越嚴重,但是人們傾向於近距離自拍或坐在手提電腦前。
她說,疫情引發的封鎖造成這場自我形象問題的「完美風暴」。人們除了在視訊會議時審視自己外,還生活在孤立中,民眾閒暇時間都在社群媒體上觀看他人「嚴重扭曲的照片」。她認為這是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