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染疫免強制隔離 與病毒共存憑這關鍵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陳韻聿 

英國宣布能與病毒共存的重要條件是什麼?多數專家認為,成功的疫苗政策、便宜(甚至免費)易取得的篩檢工具和設施,以及對抗疫情等應用領域的研發創新能力,是英國可與病毒共存的關鍵所在。

文章插圖

英國與病毒的大共存時代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2月21日宣布「與病毒共存」政策,除了持續以疫苗為第一線防禦工具,將陸續取消強制隔離、接觸史追蹤、憑快篩陰性結果進入公共場所等限制措施。

防疫限制代價高

強生在國會表示,政府將鼓勵民眾「自我約束」,就算有症狀亦然,比照對流行性感冒的態度。他強調,經全國上下兩年努力,如今防疫應由「政府限制、干預」邁向訴諸「個人責任感」,在不喪失自由、維持緊急應變能力的前提下保護自己和他人。

他指出,「我們不需動用法律強迫民眾為他人著想」。但他也提到,英國能與病毒共存有賴成功的疫苗政策、強大的篩檢能量和先進的治療方式。

確定解除的限制有……

英國政府解除的規定包括已完整接種、但有密切接觸史的民眾需連續七天每天採檢;未完整接種、但有密切接觸史的民眾需自我隔離;自國外入境需事先預訂篩檢套組並在期限內完成篩檢,送交實驗室化驗;學校班級有師生確診,該班級師生需連續五到七天每天出門前自行快篩,篩檢結果呈現陰性才能到校等。

強生指出,疫情不會突然消失,那些期待在抗疫之戰「徹底結束」前都保留防疫限制的人,是在長期限制英國民眾的自由,而他領導的政府「不相信這是正確、或是必要的做法」。

他還說,防疫限制給經濟、社會、精神健康及孩童生活造成巨大成本,英國不需再付出這樣的代價。

去年冬季英國曾發生Omicron變異病毒株嚴峻疫情,但英國仍維持開放,並保持經濟成長速度領先其他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國家的佳績。

文章插圖

決定共存背後的邏輯

官方數據顯示,英國有近68%的12歲以上民眾已接種三劑COVID-19疫苗。根據新規範,免疫力特別弱以及75歲以上老年人等高風險族群,可在施打第三劑後,間隔三個月以上施打第四劑。

英國有近7,000萬人口,目前每日平均確診數為每10萬人約464人確診,但重症率已較高峰期低很多。

事實上,COVID-19的死亡率越來越接近流行感冒。在宣布「與病毒共存」前的幾個月,英國境內死於COVID-19的人數平均每天低於300,較上一次發生嚴峻流感疫情的2017至2018年冬季染疫死亡人數達高峰時少。

雖然政府已不強制民眾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各式公共場所及密閉空間戴口罩,仍有不少人會在相關地點使用口罩,部分場館及交通運輸節點也會要求或強烈建議民眾戴上口罩。

篩、篩、篩!

多數專家認為,成功的疫苗政策、便宜(甚至免費)易取得的篩檢工具和設施,以及對抗疫情等應用領域的研發創新能力,是英國可與病毒共存的重要條件。

2月啟動新政策前,英國政府提供大量易取得、易操作且免費的快篩工具,在人潮較多和人群流動較頻繁的地點發放,民眾也能到藥局索取。這有助及早防止病毒擴散、預防因未採取必要的隔離和照護措施而讓症狀惡化。

不過,這也造成財政負擔:2020-2021財政年度的檢測、追蹤和隔離相關預算超越內政部一整年的預算。英國政府決定「降載」,包括自4月1日起取消對大眾實施的有症狀及無症狀免費採檢,僅老年人及其他高風險族群可持續實施以「有症狀」為前提的免費採檢。在新政策發布前,英國政府共編列370億英鎊投入檢測和追蹤工作。

文章插圖

英國97%民眾皆有抗體

群體免疫力顯著提升也是英國能與病毒共存的重要條件。疫苗在2020年冬季推出,當時英國民眾的抗體水準非常低。不過,官方數據顯示,如今無論是哪個年齡區間,至少97%民眾擁有抗體。抗體來源包括疫苗和染疫後復原。

不過,要與病毒共存,最關鍵的恐怕還是民眾心態,而民眾心態與當局態度也不無關係。如果社會難以接受每天數以百計、千計的確診數,且避免承擔重大決策衍生的政治責任和風險,要想邁向後疫情正常生活和經濟活動,大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