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貿易協定上線啦!RCEP生效 台灣怎麼辦?

跨入2022年,今年的頭號新聞就是全球最大的經貿協定RCEP正式生效。於亞洲區域經濟而言,RCEP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可是於遭拒於RCEP大門之外的台灣而言,RCEP又會如何影響我們?

文章插圖

20億人、1/3商業活動 全球最大貿易協定上線

跨入2022年的第一天,國際上的頭號消息莫過於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正式生效,以涵蓋超過20億人、近1/3商業活動的規模,超車其他對手,躍居為全球涵蓋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RCEP、TPP、CPTPP不一樣?

比起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或是自其衍生出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RCEP與前兩者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主導國家。RCEP是由中國主導;TPP則是由美國主導,是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戰略下誕生的產物;CPTPP則是TPP轉型後的產物,以因應2017年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退出談判的變局,主導國家也一併由美國轉為日本。

早批准早生效

不過不管是TPP還是CPTPP,其涵蓋規模都未如RCEP般龐大。現在,RCEP已經率先在汶萊、柬埔寨、寮國、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紐西蘭和澳洲之間生效,待其他成員國像印尼、馬來西亞等批准後,RCEP的效力也會陸續及於它們。

唯獨印度、緬甸兩國的狀況較為特殊,前者在談判期間宣布退出,因此現行的RCEP成員國中並不包含它,僅保留了未來讓印度加入的可能性;緬甸雖然名義上批准了RCEP,但鑑於去年2月軍政府剛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因此目前其餘成員國還尚未同意生效。

文章插圖

東協先行中日韓跟進 十年談判有成

做為全球涵蓋範圍最大的貿易協定,RCEP的談判早在2011年時就已經率先在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間進行,隨後才加入了中國、日本、南韓等國家,並於2020年11月完成談判。隔年三月,中國成為首個在國內批准這項貿易協定的國家。

未來90%產品享減稅優惠

這紙協定的頭號目標非常清楚,簡言之就是降低關稅。根據《南華早報》的報導,在RCEP生效後,成員國間預計有65%的商品都可以獲得零關稅優惠,而且在接下來的20年中,這個數字還將一路成長至約90%左右。

原產地規則嘉惠各國 40%魔法門檻

匯豐銀行(HSBC)的亞太區貿易及融資服務部門領導人夏爾馬(Ajay Sharma)指出,此一成果主要是受惠於RCEP協定中的「原產地規則」(Rules of origin)。在此條件下,自RCEP中出口的商品只要其中有40%的原料是來自其會員國,那麼在出口到另一個成員國時,這項商品就可以享有關稅優惠。

有了這條規則,夏爾馬相信未來企業將更願意把東南亞當作生產基地,加速供應鏈多元化,並促使外資重新調整在亞洲地區的投資布局。

文章插圖

簡化貿易流程 助亞洲走出COVID-19陰影

但降低關稅可不是RCEP上路後的唯一利多,談判過程中各國一併簡化了貿易程序,還針對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及政府採購等領域做出對應的規範,在在都更有利會員國間的經濟發展。

總體而言,夏爾馬表示區域間的貿易本來就是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原動力,近幾年亞洲內部的貿易額也早已超越亞洲與北美、歐洲貿易額的總和,如今在RCEP上路後,「亞洲將有望迅速擺脫COVID-19疫情的影響,重回疫情爆發前的發展軌跡」。

勞動、環保規定不足 部分成員舉棋不定

不過RCEP也並非完美無瑕,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指出RCEP在勞動、環保上的規定都有所不足,爭議解決機制、競爭、服務和投資等領域的規定也相對弱勢。

況且,目前有些成員國內部也還為是否要批准RCEP而舉棋不定,印尼農業部長亞欣(Elly Rachmat Yasin)就曾當面質疑貿易部長盧特菲(Muhammad Lutfi)推動印尼加入RCEP的決定,唯恐加入後印尼的產業將會被中國擊潰,市面最終只充斥著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在談判期間先行退出的印度,也是出於類似的原因而退出。

小瑕疵無損外界高期待

但這些並無礙於外界對RCEP的高度期待,《美聯社》推估,RCEP上路後,亞洲區域內的貿易額將因此成長2%,約420億美元(折台幣約11兆7,159億元);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則估計,至2030年前,RCEP將可讓全球貿易額增加5,000億美元(折台幣約13兆9,475億元)。

文章插圖

RCEP影響難避免 傳產首當其衝

相較於彼此互惠的亞洲國家,遭拒於RCEP大門外的台灣經濟勢必將面臨一定程度的衝擊,只是實際影響究竟有多大,各個專家依舊莫衷一是。

兩年前RCEP正式簽署的時候,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工具機大廠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都曾各自發表過對RCEP的看法,直指台灣企業的競爭優勢將遭大幅削弱,經濟部方面亦坦承,機械、石化、鋼鐵及紡織業可能首當其衝,因此政府將挹注資源加速這些產業數位化,應對RCEP帶來的衝擊。

台灣已有關稅優惠 前進東南亞設廠抵銷衝擊

但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專家李淳則有不同的見解,他坦言RCEP的衝擊無可否認,不過台灣出口至RCEP成員國的產品70%都已經享有關稅優惠,因此衝擊可能未若外界預料中大。加上很多台灣企業都已經在東南亞投資設廠,多少也能抵銷被拒於RCEP大門外的影響。

因此他主張,現在台灣不該繼續糾結於沒能加入RCEP,反而應該著眼於中國還未涉足的CPTPP,爭取更多競爭優勢。

產業出走國內真空化 加CPTPP也不容易

可是李淳的這兩個觀點,恰恰是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的台灣政治專家陳永福眼中真正的危機,「當企業保持競爭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前往RCEP成員國內投資,台灣將面臨產業真空化的危險」。

至於加入CPTPP,陳永福也不認為實際做起來會如口頭那般簡單,其中一個原因在於CPTPP規定唯有獲得所有成員國的同意,才能納入新的成員。

「台灣和其中三個國家——智利、祕魯和墨西哥——的關係沒有特別密切,」陳永福分析:「三國的頭號貿易對象都是中國,台灣連前五都排不上,CPTPP的成員國真的會先邀台灣,接著才邀中國加入嗎?」

文章插圖

沒有美國很重要 RCEP將對衝COVID-19影響

少了美國插手,中國國內相當看好RCEP的前景,商務部副部長任洪斌曾指出,RCEP上路將能「有效對沖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先前北京方面也曾稱RCEP將扮演「強而有力的槓桿」,有助於維持2022年全年的貿易、外資穩定,加速中國的產業轉型。

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所長卡特勒(Wendy Cutler)形容:「這將是一組共同努力嘗試制定新規則和新標準的國家,美國則是往另一個方向前進。」

中國牽手日韓 亞洲三大經濟要角互惠

更重要的是,藉著簽署RCEP的機會,中國首度和另外兩個亞洲經濟強國——日本、南韓——有了一份自由貿易協定,三國的產業預料都能從中受惠。

以中日間的貿易為例,RCEP生效後,57%中國出口至日本的產品將能享有零關稅待遇,86%自日本出口至中國的商品也能享有同等待遇,嘉惠日本的汽車、汽車零件製造商。

看好RCEP 仍需慎防「三重壓力」

不過即使相當看好RCEP帶來的經濟刺激,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依舊提醒外界必須慎防2022年貿易發展的「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它們的影響在2022年勢必更加顯著。

文章插圖

促使美國考慮重返亞太的警鐘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教授高樹超表示,RCEP或能成為「促使美國重新反思其戰略,並重返亞太地區的一記警鐘」。近年來,美方多次拒絕參與亞太貿易談判,或是制定規則以抵銷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令日本、澳洲等盟友感到沮喪。

不過美國方面其實也有自己的考量。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的副所長、曾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工作的卡特勒指出,美國一來沒有收到加入邀請,二來也沒有意願,因為RCEP的效力太弱,也達不到美國對勞工、環保要求的標準。

美國缺席 中國將掌控全球經濟

現在,這種坐視不管的態度似乎已經有所改觀。2020年RCEP會員國簽署協定時,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曾公開表示美國必須「出面制定規則」,而非放手讓中國和其他國家決定結果;去年11月,13位共和黨參議員也曾連署呼籲拜登應重新參與亞太地區的貿易談判,因為美國的缺席,形同「鼓勵其他夥伴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繼續前進,更將確保中國掌控全球經濟的地位」。

這點也獲得拜登政府高層的認可,透露白宮已經意識到在經濟上「重返亞太」的必要性,只是相關討論至今依舊在進行當中,尚無清楚的具體規畫。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