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製造起家 如今包山包海
世界最大的樂器製造商Yamaha發跡於日本濱松,創始人山葉寅楠先生原本是醫療器材的維修人員,受託修理一台美國製的風琴後,意外進入樂器製造的事業,隔年便製造出日本第一台風琴。他最初成立了山葉樂器製造所,後改組為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最後再改為Yamaha(山葉)。
Yamaha事業版圖極大,樂器、半導體、車輛、軟體、音響設備、合成纖維等等包山包海,但最早的山葉是以樂器製造起家,所以它的商標始終與音樂有關。仔細看Yamaha的商標,無論是樂器或機車上的Logo都一樣,是三支音叉疊在一起的形狀。這個Logo造型幾經演變,但音叉始終沒有換過,大約就是毋忘初衷的意思吧!
編註:1955年,旗下摩托車部門從當時的母公司「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獨立出來營運,為「山葉發動機株式會社」(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商標上同樣沿用Yamaha字樣與音叉圖樣,但細節上有所不同。
第一時間感受Yamaha的禮數周到
今天我們來到Yamaha的鋼琴生產基地「掛川工廠」參觀,一進到廠區,立刻看到門口旗桿上有一面中華民國國旗,吃了一驚難道Yamaha有台灣股份?後來詢問工作人員才知,原來今天有台灣人來參觀,所以特別掛上國旗來迎賓……這……太好禮了呀!
展示廳
進入建築後,首先見到的是展示廳,除了Yamaha相關的各種歷史文件之外,還陳列著數台具紀念價值的鋼琴與風琴,包括Yamaha所製造的第一台風琴、第一台平台鋼琴、還有艾爾頓強「遠端現場音樂會」(Remote Live)所使用的同步鋼琴,此琴能自動演出艾爾頓強在其他國家現場音樂會中的即時彈奏,所有琴鍵踏板的動作都能重現。展示中的琴正自動演奏著,搭配播放著的演奏會影像紀錄,彷彿隱形的艾爾頓強就坐在琴前彈奏。
大師名琴也收藏於此
另外展示了鋼琴內部機構剖面與解說、舊型錄等文件、口琴笛子等各種其他樂器,以及讓我非常興奮的:兩台李希特大師的專用鋼琴! 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1915-1997)是我最喜愛的鋼琴家,風格內斂,他所演出的平均律鋼琴曲集是我心中永遠的第一名。李希特生前便為Yamaha代言,過世之後他專用的鋼琴便留在工廠中的這間Richter Room。
來參觀前沒有料到可以見到此物,而且還可以自己動手彈奏,意外的大驚喜!試彈之後感覺大師的琴好彈聲音又好,工作人員說明大師的琴只有譜架稍做修改以符合他的要求,其餘都是Yamaha的標準規格(當然,是最高等級琴的標準)。
身為粉絲,我對大師使用的樂器總有些不切實際的戲劇性幻想,比如經過了稀奇古怪的特殊訂製、或者經過超嚴格標準檢驗才給大師使用……,知道了大師的琴是標準規格品,雖沒滿足我的幻想,倒是很清楚說明了Yamaha的品質,在觸鍵與聲音上無須特別訂製就達到要求。
平台鋼琴的裝配生產線
英語極流利的導覽員加藤小姐為我們介紹展示廳的各項展品,然後親手彈奏了Yamaha所生產的第一台風琴以及第一台平台鋼琴讓我們欣賞,這二琴過百年了依然運作良好聲音響亮,讓人印象深刻。接著她引我們進入視聽室,觀賞了一段Yamaha企業簡介影片並且稍事說明平台鋼琴的運作原理之後,就進入正題 - 參觀平台鋼琴的裝配生產線。可惜產線不允許拍照,謹以文字記敘我的所見。
無人車、自動化廠房 充滿科幻感
我們離開原本的建築,穿過馬路,進入一廠房。進入廠房需要經過兩道門,兩門之間是隔離間,目的是隔離外界空氣,維持廠房內恆濕恆溫。就在我們待在隔離間,聽著加藤小姐介紹木材在加工之前所必須經過的存放與處理程序之時,隔壁另一隔離間響起警笛以及警示燈,我們隔著玻璃窗看到:一台平台鋼琴半成品(沒有腿)由自動軌道車載著,從工廠內部緩緩駛進隔離房。接著該房對外的捲門打開,軌道車慢慢駛出,橫過馬路,進入對面的廠房。全程無人,軌道車自己走自己的路,只有閃爍的黃燈以及咿咿嗚嗚的警笛。相當科幻感,難怪加藤小姐不斷叮嚀我們小心過馬路,原來路上會有這種無人車輛經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