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快末日,公眾難以正視危機
曾經參與末日之鐘決策的理論物理學家克勞斯(Lawrence Krauss)坦言,在末日之鐘將人類與末日的距離維持在一線之隔多年後,如今人們多少有些疲勞、難以正視末日之鐘提出的警告;而這幾年科學家在討論新年度的刻度時也感到舉步維艱,有時反而得先看還剩多少時間可以調整,再回過頭來討論今年要調整多少。
「以前末日之鐘是以『分』為單位移動;現在則是以『秒』為單位了。」克勞斯說道:「很明顯,末日之鐘並非一個精準、量化過的科學評估,而是一個質化指標。重點是末日之鐘移動了,而不是末日之鐘究竟移動了多少。」
只要有討論,末日之鐘就成功
因此,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現存危機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Existential Risk)的專家貝爾德(SJ Beard)建議,人們或許要改用新的眼光解讀末日之鐘:
時鐘的刻度不再代表人們當前面臨的風險有多大,而是針對科學家提出的風險,人類究竟準備得如何。
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的執行長布朗森(Rachel Bronson)則提到,只要末日之鐘能喚起人們對氣候變遷、核武等重大議題的討論,它就圓滿達成目的了。
強生曾利用末日之鐘警惕氣候危機
從布朗森的角度來看,末日之鐘確實圓滿達成了任務。
除了每年網友在末日之鐘公布最新刻度後的討論,它也成為公眾人物愛用的比喻,像是在2021年於蘇格蘭大城格拉斯哥(Glasgow)舉辦的第26屆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當時的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便在演講中特別提及末日之鐘的刻度,警示在場的與會人士,切記人類正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危機。
如何阻止午夜降臨?
那麼會不會有一天,末日之鐘的指針真的指到了午夜?這個問題布朗森自己也沒有答案,但她真心希望不會有這一天。
若想避免這天到來,布朗森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勇於和親朋好友討論這些議題,人們或許無法憑一己之力決定指針走向,但輿論的力量可以間接促使各國領袖們做出足以改變末日之鐘走向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