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科技新演進 在元宇宙開創第二人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周世惠 

體驗當富豪的感覺、重塑不一樣的第二人生,在元宇宙規劃的未來都不是夢,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間,就看您要不要買單!

文章插圖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不懂的請舉手!我舉手了,但仔細觀察,我們周遭生活早已存在著元宇宙。大概在10年前,美國小學生玩著剛問世幾年的《機器磚塊》(Roblox)網路遊戲,中學生則幾乎人人都在《當個創世神》(Minecraft)的創造空間;而這股風潮也吹到台、港等地的校園。

常見下課時間,同坐一桌的青少年們,有人用筆電、有人在螢幕前觀看,他們一邊「打」遊戲、一邊「觀」賽討論,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互動群聚。

元宇宙始於網遊社群 虛擬替身打造第二人生

網路遊戲不只是社交入口,也是創意平台,更是元宇宙「虛擬實境」概念的前身。更別提COVID-19疫情後,虛實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

許多25歲以上的人或許沒聽過、也沒玩過Roblox,但這個2006年上線、專攻兒童社群的網路遊戲平台,用戶不僅是消費者也是創作者,他們參與遊戲設計、從中賺取稿費。

「超級玩家出少年」,有些不到13歲的用戶已是遊戲設計高手,他們自行創造新活動、販售其網路分身衍生的周邊產品,像是衣服和配件等。

同樣給予玩家創作成就感的瑞典網路遊戲Minecraft,在程式隨機產生的3D世界中,從挖礦、生存到建築,玩家能自由進行各種創造,甚至建立一個想像的泰姬瑪哈陵。2014年Minecraft被軟體巨擘微軟以25億美元買下,搖身變成極具「開放性」的教育工具。

另外,幾百萬的大人們或許自己又或者陪孩子玩過《精靈寶可夢》(Pokémon GO),在全球各地的真實社區中,跟著智慧型手機上的遊戲地圖「抓寶」。

關於元宇宙,被引用最多的應該是2003年成立的網路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玩家透過虛擬角色替身(Avatar)在夢想的空間蓋房子或結婚,遛狗或聽音樂會,身歷其境彷彿擁有「第二次生命」。

這些元宇宙的例子,一開始是科技迷的小眾平台空間,如今已蔚為主流。特別在社群媒體巨擘臉書去年10月把母公司改名為Meta,2021年被譽為「元宇宙元年」。

當年輕世代悠遊元宇宙概念的獨立小圈圈,苦於用戶年齡層老化的臉書力圖轉型。臉書創辦人祖克伯(Mark Zuckerberg)說:「從現在起,我們將會是元宇宙優先,不再是臉書優先。」

熱門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的母公司美國遊戲商Epic Games宣布募資10億美元,部分金額將投入元宇宙願景。微軟今年1月斥資690億美元收購美國遊戲巨擘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為元宇宙布局。可以想像,所有已進入或還沒進入元宇宙的網路遊戲商和社群平台,都不打算在這個虛實結合的未來世界缺席。

文章插圖

元宇宙的硬體是表象 打造經濟規模才是真的

「元宇宙」是現年62歲美國作家尼爾.史帝芬生(Neal Stephenson)於1992年創作的小說《潰雪》(Snow Crash)中的一個術語,描繪了人類及其化身在虛擬3D空間交流的可能情境。

30年後的今天,元宇宙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數百萬人每天花好幾個小時網遊的虛擬社群空間。

想更加了解元宇宙,一位熱愛電影的矽谷工程師林博士推薦電影《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劇本根據2011年出版的小說所改編,場景則設定在2045年,人們逃離氣候變遷、戰爭和貧困的現實世界到「綠洲」避難,他們有網路上的角色扮演、在虛擬世界中有數位貨幣。

距離2045年還有23年,改名Meta的臉書計劃著超車電影情節的時間表,並把現有各自獨立的數位虛擬社區整合在一起。人們或許有機會只需要同一個數位分身,就能自由穿梭沒有邊界限制的元宇宙。

在目前臉書標榜實名制的社群,人們到自己的動態牆上傳照片、寫下文字、分享影音;在元宇宙的未來世界,人人會有一個與自己互為「雙胞胎」的3D虛擬空間數位個體,用這個「分身」工作、約會、生活、遊樂和交易。

儘管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有電商、網路遊戲和數位音樂會等,不過目前每個平台都各自獨立,如何讓使用者更仿真地無縫穿梭與移動,需要新的網路通訊協定、科技、創意和不同產業的整合與共襄盛舉。

此外,由區塊鏈驅動的加密貨幣,能讓虛擬世界的用戶購買數位土地、建造數位房屋,以及鑑別數位內容的「價值」,這對元宇宙的交易秩序不可或缺。因為硬體只是表象,技術創新與虛擬貨幣背後的經濟規模才是真的。

支撐元宇宙技術漸到位 10年後AR眼鏡取代手機

認識元宇宙的過程中,不免會看到與「實境」(Reality)掛在一起的科技術語。不妨試著這樣簡化理解:虛擬實境(VR)是假的分身在假的背景;擴增實境(AR)是假的分身在真的背景;混合實境(MR)則是結合真假背景環境,並以延展實境(XR)更廣泛地「集虛實交錯之大成」。

真實與數位的世界早已互相交織,而且無須頭戴裝置,像是叫車服務Uber的軟體告訴搭車者,車子離你還有多遠;影音串流龍頭Netf lix根據用戶看過的影片做後續推薦;iPhone手機上的LiDAR對使用者的環境做3D掃描⋯⋯。

當然,愈來愈多人對模擬真實、甚至超越真實的虛擬世界感興趣,主要還是拜先進科技的到位,科技公司如Meta、微軟和繪圖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等更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當電腦生成的分身圖像更能夠輝映現實世界中的人;當人們有更好、更輕的頭戴裝置,搭配更清楚的影像解析度和聲光效果,擁有超光速的網路速度,都是元宇宙成熟的條件。

市場上許多公司生產頭戴裝置和智慧型眼鏡。例如,Meta旗下的實境實驗室與太陽眼鏡品牌雷朋(Ray-Ban)合作推出可捕捉圖像和收聽音源的智慧型眼鏡。社群平台Snapchat推出Snap眼鏡、搜尋引擎龍頭打造谷歌眼鏡(Google Glass)、印表機大廠愛普生(EPSON)生產MOVERIO智慧眼鏡、微軟主打HoloLens,皆屬於消費者端的AR產品。

蘋果公司也有其元宇宙戰略,包括為新款蘋果手機和iPad開發軟、硬體和眼鏡,為果粉打造全方位的延展實境體驗。

元宇宙可能迎來一個新時代,在那個新時代,人們活在數位空間、虛擬世界的時間可能遠勝於現實世界。

未來10年或許AR眼鏡將無所不在,並有人大膽預言現在人手一台的手機將會被取代。

「10年之後,你戴的太陽眼鏡可能有種能力,可以把你帶入元宇宙的經驗中。」影音遊戲製作公司Unity Technologies執行長里奇蒂耶洛(John Riccitiello)對元宇宙的描繪之一是這樣,「當你經過一家餐館,看著它,菜單就跳到你眼前,而你朋友口中說的東西也會躍然出現眼前」。

「元宇宙將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里奇蒂耶洛認為那種感覺就是「當我們不在一起時仍覺得我們同在一起」。

文章插圖

數位烏托邦降臨? 當心隱私與資安黑洞

《時代雜誌》去年底報導,疫情期間一位美國媽媽哈克(Cathy Hackl)答應為九歲的兒子辦生日派對,不用戴口罩也無需保持社交距離,因為兒子請求的是一場線上生日派對,和朋友們在數位遊戲平台Roblox上以虛擬化身同慶。

雖然派對在虛擬空間舉行,但哈克說:「對我兒子來說這一切很真實。」

自2000年代晚期開始接觸虛擬實境的哈克觀察,許多下一代孩子的成長經歷,正預告著他們未來會有很大一塊時間活在元宇宙。對年輕世代而言,在網遊平台和朋友們邊玩、邊聊天、邊合作,與他們在其他實體活動中的互動都是「一樣」的經驗。

許多看得遠的安全專家開始擔心,元宇宙中的跟蹤、霸凌和不當行為,以及錯誤資訊和深偽技術,還有隱私議題和潛在的危險性,恐怕都遠勝於現在已經讓立法者和監管機構頭疼的社群平台。

元宇宙對於全人類社會是否有利、人們的整體生活會變得更好或更不好,勢必引爆世紀大辯論。不爭的事實是人們逐漸把很多時間移往數位空間。

趁著現在是元宇宙整合發展的初期階段,臉書和Meta有責任與義務「把事情做對」,才能避免重蹈社群媒體的亂象,化解外界對於「元宇宙別只是臉書轉移問題焦點」的擔心。

不在一起仍覺得在一起 虛實體驗您會買單嗎?

美國科技公司的創業者、執行長顯然對未來世界非常有興趣。在新聞報導中,他們不是登上太空,就是以數位分身承諾締造元宇宙。

2021年10月最後一週,「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土耳其海岸的小海灣慶祝66歲生日,私人直升機把他的客人從一艘遊艇送到一處海灘度假村。約50名的賓客中有電商一哥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

在那個生日趴,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沒有出席,那時他很可能留守德州準備SpaceX的火箭發射。臉書執行長祖克柏也沒出席,而在比爾.蓋茲生日聚會後第二天,祖克柏宣布了元宇宙的大計畫。

想像在未來的元宇宙,科技巨頭們只要掛上耳機和頭戴裝備,用虛擬世界的數位分身,就能坐上遊艇到愛琴海島嶼慶生。那和九歲小男生在Roblox的線上慶生模式至少有一點相似,「即使不在一起仍覺得在一起」。

至於一般人想嘗試電動車特斯拉的駕馭感、搭乘藍源火箭進行11分鐘的太空之旅,在元宇宙規劃的未來都不是夢。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間,體驗當富豪的感覺、重塑不一樣的第二人生,就看您要不要買單!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