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也OUT 英國管弦樂團因俄烏戰爭替換曲目

隨著俄烏戰爭持續進行,許多有關俄羅斯的人、事、物成為敏感話題,連已故的俄羅斯藝術家也不例外。最近,有樂團便覺得這個時期演奏由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作的曲子,好像不太恰當。

文章插圖

柴可夫斯基?先不要

由於近期的俄烏戰爭越演越烈,英國威爾斯(Welsh)卡迪夫愛樂樂團(Cardiff Philharmonic Orchestra,CPO,暫譯)取消原定於3月18日將於威爾斯卡迪夫市中心的聖大衛廳(St David's Hall)舉辦的俄羅斯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音樂會,替換成演奏英國經典曲目的音樂會。

反應過度?

隨即,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關注了卡迪夫愛樂樂團取消柴可夫斯基音樂會一事,並引發了各種討論聲浪。有人認為樂團反應過度,有人則是形容樂團的行為「堪比焚書」,有人則是認為柴可夫斯基其實也有烏克蘭血統,因此反過來質疑樂團的決定。

威爾斯保守黨議員瓊斯(Fay Jones)在Twitter上表示,他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才是敵人,俄羅斯不是。

文章插圖

考量的原因很多

卡迪夫愛樂樂團表示,他們認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演奏俄羅斯作曲家的曲目實在是不合時宜,更不用說樂團中還有一名成員的家人也被捲入戰火。除此之外,樂團也擔心原訂的表演曲目《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Op. 17)會冒犯烏克蘭人——這首曲子別名《小俄羅斯》(Little Russian),這個詞彙是烏克蘭的舊稱,現在則多用於貶意,專指沒有民族意識的烏克蘭人。

撇開《小俄羅斯》,這次的演奏曲目原本還包含了兩首軍事相關的作品:一是慶祝俄羅斯帝國參與塞爾維亞和土耳其戰爭而寫的《斯拉夫進行曲》(Marche Slave),二是為了紀念1812年俄羅斯人擊退拿破崙大軍入侵,最終贏得俄法戰爭、使用很多真實炮火聲的勝利曲目《1812序曲》(1812 Overture),兩首曲子中都包含了一段被融入俄羅斯帝國國歌《上帝,保佑沙皇!》(Bozhe, Tsarya khrani!)的旋律。

這次是特例

卡迪夫愛樂樂團說道:「雖然目前還沒有計畫再舉辦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會,但我們夏季和秋季會演奏俄羅斯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和蘇聯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曲目的計畫並沒有改變,因此這次拿掉柴可夫斯基曲目只是一次性的決定而已。」

樂團表示,這是大多數成員皆同意的結果。樂團董事之一的羅賓遜(Linda Robinson)補充,他們將在3月18日的音樂會上演奏烏克蘭國歌,同時募捐給烏克蘭的善款。.

文章插圖

也有其他替換曲目的例子

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中部愛樂樂團(Chubu Philharmonic Orchestra,暫譯)也有類似的舉動,宣布要用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的《芬蘭頌》(Finlandia)替換掉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中部愛樂樂團認為,雖然有些人可以將《1812序曲》當作一首單純的音樂來欣賞,但有些人可能會質疑他們為什麼要演奏一首慶祝俄羅斯勝利的歌曲。

不過它們補充,這並不代表該樂團排斥演奏俄羅斯以及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只是抽換掉不適合眼下局勢的曲目而已。因此在這次的表演中,樂團也新增也新增了柴可夫斯基《胡桃鉗》(The Nutcracker)中的特科帕克舞曲(Trepak)作為附加曲目。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