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在澳洲日益普及,除了對職場生態帶來轉變,更造成澳洲民眾生活版圖重整。
在家工作常態化 疫情趨緩也回不去了
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受COVID-19疫情影響,澳洲不少上班族都已改為在家工作。即使目前疫苗接種普及,疫情對民眾造成的恐慌幾乎全面消退,但上班族在家工作的趨勢並未隨之消失。
總部設於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州工商會」6月10日公布調查數據指出,近七成(69.39%)的墨爾本企業主預料,旗下員工將不會恢復每週五天留在辦公室工作。
對此,「維多利亞州工商會」執行長蓋拉(Paul Guerra)認為,相關數據反映出一個良好現象─大多數企業已成功建立辦公室與在家工作的混合上班模式;企業主在鼓勵員工回到辦公室的同時,亦能顧及員工彈性上班的生活需求。
大城市企業主適應疫後人事管理需求,實乃形勢使然。澳洲新聞網5月16日報導,疫情期間不少大企業形成「在家工作」模式,其中較引人注目的例子,包括電腦軟體產業Atlassian去年4月宣布,只要求員工每年四次前往離家最近的辦公室;設計業的Canva去年9月宣布,員工每年只需前往辦公室八次。跨國企業方面,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勤業眾信(Deloitte)和KPMG的澳洲分公司均承諾員工可以遠距工作。
上班族不願回到辦公室 市中心人流大減如鬼城
澳洲新聞網指出,由於上班族不願回到辦公室,大多數致力爭取繼續在家工作。因此,在澳洲兩大城市雪梨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可能永遠無法解除人流稀疏的「詛咒」─相較於2020年疫情爆發前的熙來攘往,如今猶如「鬼城」;即便解封超過半年,情況仍未有改變。
相較於市區人流大幅減退,郊區人流卻是大幅增加。澳洲新聞網引用Google的人流趨勢數據指出,上班族在家工作的趨勢,在雪梨和墨爾本已經成形,預料未來相關趨勢將會持續下去。
報導提到,就澳洲全國平均情況而言,相較於2020年初疫情爆發之前,民眾往返工作地點移動的數字僅下降8%,但在大城市雪梨和墨爾本,卻分別下降達33%和20%;且兩地市中心的公共交通工具人流,更分別下降達51%和38%。
報導解釋,相關數據除反映「在家工作」趨勢所造成的直接變化─即減少待在位於市中心的辦公室時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連帶影響─民眾過去在市中心吃、喝、玩、樂以及購物的生活習慣,已經一去不復返,人們的生活版圖正在重整。相較於2020年初,雪梨和墨爾本市中心的購物、育樂和餐飲業人流,分別下降達39%和37%。
雪梨和墨爾本市中心不再是澳洲人生活和享樂的首選,住宅區甚至偏遠鄉鎮反而成為更多人的嚮往對象。另外,更有趣的轉變還發生在澳洲第三大城布里斯本。和雪梨及墨爾本有所不同,布里斯本去年並未經歷長時間封城,換言之,疫情並未造成當地民眾不得不長期「在家工作」,卻同樣出現市中心人流下降的情況。這反映出疫後「在家工作」的趨勢,不僅在雪梨和墨爾本出現,而且正在澳洲全國擴散。
遠離城市換取生活品質 推升郊區房價保值抗跌
在家工作趨勢持續,澳洲人生活版圖正在重整,影響所及更牽動房地產市場。雖然近期房貸利息急漲造成市場陰影,導致澳洲全國房地產價格增長放緩,甚至在個別地區出現回落;不過,澳洲郊區房價增長或抗跌能力,仍優於雪梨和墨爾本。
《雪梨晨驅報》6月14日報導,澳洲房仲網站Domain的經濟分析師鮑爾(Nicola Powell)指出,受疫情期間在家工作趨勢影響,澳洲郊區房地產市場已出現「突出的價格增長率」。
報導援引澳洲統計局數據指出,在郊區房價增長帶動下,澳洲今年第一季房地產市值高達10.2兆澳元(約新台幣207.12兆元),較去年第四季增加1.8兆澳元(約新台幣36.55兆元)。
報導提到,自去年第四季至今短短半年內,雪梨和墨爾本的住宅價格中位數分別下跌9.5萬澳元(約新台幣193萬元)和10.5萬澳元(約新台幣213萬元)。但雪梨以外的新南威爾斯州(NSW)郊區和墨爾本以外的維多利亞州(Victoria)郊區,住宅價格中位數僅下跌1萬澳元(約新台幣20萬元)和5,000澳元(約新台幣10萬元),抗跌能力比大城市住宅高出許多。
種種跡象顯示,在家工作激發出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在澳洲,更多的人們捨棄擁擠的高密度城市景觀,選擇接近恬靜的鄉間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