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理花園,存在法國人的DNA裡」法國浪漫園藝文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曾婷瑄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打理花園,存在法國人的DNA裡。」69%的法國家庭都擁有一座花園,即使沒有庭院,也會在陽台或露台打造出自己的小花園。

文章插圖

下班時間人行匆匆,巴黎黃昏最常看到人們手臂上夾了一根棍子麵包,有時空出來的手還會拿著一束美麗的鮮花,無論男女。從前初抵法國時,曾借住在朋友家,偶爾看到男主人帶著一束花回家,詢問是否為特殊節日,朋友父親卻笑著回答:「只是路過花店看到美麗的花,就順手帶回家給老婆。」

送花傳情 也要認明法國製造

法國愛情與浪漫的象徵。根據花卉網購平台2018年底的調查,83%的法國人有買花習慣;2022年調查則顯示,法國人2020年總共買了3,400萬枝花,顯示法國人對花卉的熱愛並未因時代變遷而消失,特別喜歡送人美麗的花束。

尤其是在大巴黎法蘭西島和布列塔尼兩個地區,其中83%的受訪者認為,送花這種向所愛之人展現體貼的小動作仍是一種法式傳統。更有趣的是,59%的民眾透露送花也是道歉的好方法,是求生慾滿點的重要小訣竅。

不過法國人在買花時,還是講求在地與當季。76%受訪者表示,他們堅持購買「法國製造」的花,甚至還有農業部認證的「法國之花」標章。例如情人節送的紅玫瑰80%都從荷蘭進口,因此據調查僅有14%的受訪者會特別在情人節送花,其中部分人認為在寒冷2月購買溫室玫瑰,不是對環境負責的消費選擇。

文章插圖

除了買花,法國人更愛自己動手。如今,「都市園藝」一詞正夯,九成住在城市的法國人,都對動手做園藝有興趣。

從莫內花園到陽台花園 法國人神奇的綠手指

今年6月3至5日,法國文化部舉辦的第19屆「相約在花園」(Rendez vous aux jardins)熱烈展開,超過2,200座大型公園城堡打開大門,與演奏會等不同文化活動搭配、串連,並請來園藝與植物專家為民眾導覽並傳授知識,讓更多人欣賞法式花園,以及保存、修繕和經營花園的重要性。

 從過去法國王公貴族傾巨資打造法式園林造景,到凡爾賽宮精心設計和修剪得宜的樹叢,再到印象派畫家莫內親手打造的花卉天堂「莫內花園」,紫藤花、睡蓮和藍天相映,被畫進了永恆。花藝和法國文化,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文章插圖

不僅在公園庭院,「園藝」可謂是法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法國公眾意見機構(IFOP)2021年「法國人與園藝」民調出爐,69%的法國家庭都擁有一座花園,即使沒有庭院,也會在陽台或露台打造出自己的小花園;而其中幾乎所有人(96%)都會圍出空間,種些花草蔬果,果真如同報告標題所形容:「打理花園,存在法國人的DNA裡。」 

同一份調查還發現,不少法國人和植物感同身受,若盆栽死了,主人必定傷心難過。

園藝成封城生活的重心

2020年11月,記者前往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的法國最大空中農場採訪,一個面顯嚴肅的銀髮族女性在得知訪問緣由後,立刻笑逐顏開,親切地講解每一株植物的狀況與需求,並驕傲地摘下小番茄讓記者試吃,「這個菜圃在封城期間真的救了我,讓我還能感受到生命」。

的確,法國兩年三度封城讓園藝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菜園,栽種不僅紓壓,還能解決封城時一度出現的糧食緊張。85%家中有庭院、天台或陽台的受訪者表示,園藝占據了「封城生活的中心」。2020年5月疫情期間,園藝線上購物平台Promesse de fleurs驚喜地發現,過去兩個月營業額暴漲三倍,網站造訪人數高達400萬人,是平常的兩倍。

蒔花弄草,歲月靜好?不,園藝在法國可不是退休族群專屬,其魅力風靡年輕世代,蔚為流行,例如調查發現,在封城時期栽培綠色小夥伴的,21到40歲族群高達69%;更有81%受訪者從中發現樂趣,表示解封後會繼續他們的綠手指研修之旅。

文章插圖

都市共享花園 充滿活力的社區生態系

即使家中真的沒有空間開疆闢土也沒關係,因為巴黎近年來「共享花園」或「共享菜圃」興起,在政府與民間團體努力下,把舊鐵道旁等的荒廢之地規劃成花園地,由周邊居民認領,在都市生活之餘能享受園藝的樂趣,更有專人帶領協助,新手也不用擔心。

「共享花園」計畫大受歡迎,不僅把原有安全疑慮的幽暗荒蕪之地改造成綠意盎然的綠洲,推動綠化城市減少熱島效應,也能促進地方居民向心力,更讓民眾享受到最新鮮的自耕蔬果。有些收成豐饒的花園,也開始和當地餐廳合作,形成充滿活力的社區生態系。

下次來法國,不妨花點時間在巴黎聖母院旁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花藝市場」逛逛,請店員按照喜好幫你配束當季鮮花,或帶盆法國人家幾乎必備香草回家,藉著拈花惹草,走進法國隱藏版的浪漫文化歷史中。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