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獨居戶數比率不斷升高,截至2021年,在整體家戶數中占比成長至33.4%,在2019年超過三成後續創新高,預計在2050年達到39.6%,其中又以29歲以下族群占19.8%最多;以地區區分,首都圈內的京畿道與首爾市分占21.5%及20.8%最多。隨著獨居青年人數持續成長,瞄準獨居青年族群的共同生活(co-living)住宅近年在韓國逐漸受到關注。
多樣化共享空間:切中居家工作潮流需求
co-living的概念是「與家人以外的他人聚集、生活的共同居住形式」,與過去一般認知的共享住宅(share house)不同,因應注重個人隱私的年輕族群需求,推出共生方案的韓國業者多強調個人與群體居住空間的劃分,也祭出更多寬敞、新穎的共用空間設施作為吸引租客的賣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共生住宅大多不是採取韓國主流、以高額保證金取代月租金的「傳貰」租賃方式,而是以小額保證金的「月貰」(月租)形式出租,每月租金可能落在80萬到150萬韓元(約新台幣2萬至3.7萬元)以上,但人氣不減,顯示相關需求看好。
【延伸閱讀】房東死了怎麼辦?南韓特有「全租房」文化引爭議
一名租客實際試算,指出這類共生住宅多設有健身房、工作空間、交誼空間等,甚至提供洗衣、租車服務,若與一般在外租屋相較,加上跑健身房、皮拉提斯教室、到外面咖啡廳工作的費用等,一個月的花費算下來其實差不多。
此外,韓國自營業者占就業人口約四分之一,在青年求職困難狀況下,選擇帶著一台電腦自己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加上疫情期間居家工作需求增加,會在租屋時考量工作空間的租客成長不容小覷。
實際上,韓國政府在2015年就曾推出共生概念的青年住宅,初期雖因設施簡陋引起負評,但申請入住者仍是大排長龍。相關業者表示,在沒有特別宣傳的狀況下,共生住宅形式的青年住宅現在申請入住仍要等上好幾個月,市場反應不錯。
大集團打開年輕人市場:科技、交誼與創業
業者強調,過去的共享住宅缺乏個人空間的概念,所有東西都必須與他人共享,產生許多不便,且多是個人營運、難以體系化管理,但近年進入市場的業者更注重區分個人及共用空間,且由大型集團主導居多,重新打開共生住宅在韓國的認知度,信賴度與評價都有正面提升。
Local Stitch is a coworking and coliving space that opened its doors in 2015 to provide a combined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both locals and tourists in Korea.Read more: https://t.co/eoIQ8LdDvv#coliving #coworking #seoul #digitalnomads pic.twitter.com/ErImtYwPAQ
韓國大型旅宿業者yanolja旗下品牌heyy,指出,與單純尋求好的住宅環境相比,共生實際上具有更進一步的意義,包括與其他共生住宅居民的網路與社群形成、各種公用空間利用等與一般居住環境不同的特別經驗,在韓國社會對保障個人私生活空間、同時擁有可自由與他人交流的社群居住空間需求抬頭下,市場可望持續成長,且不受大環境房價變化影響。
較晚進入共生住宅市場的heyy, 主打中小型住宅,結合集團推出的不動產科技(Prop Tech)解決方案,將物件定位為展現智慧住宅生活及不動產科技生態系的空間,瞄準20到30歲年輕族群,強調以合理價格享受最新的智慧住宅環境,包括提供租客使用的無人智慧辦公室、無人商店,內部裝置最新型家電與完善設備,獨居女性也能自在生活的安全空間,都是租客選擇入住的原因。
S K 集團旗下不動產公司SK D&D在2020年第一次推出episode系列則是主打大型共生住宅,至今在聖水、瑞草、江南、新村等年輕族群居住熱點都設有分點,每棟建築都有上百戶,主打重視個人生活、小社會及連結價值等概念,最新的episode SUYU 838在推出三個月內入住率就達到七成,新村店則是在開放前預約率就達到七成。
位於商業區江南的江南262則是主打「生活與工作」概念,每層樓都設有共用辦公室,包括會議室及不受他人打擾的單人座位,不只方便在家工作的住戶上工,也能更好地區分工作及休憩空間。
KOLON集團旗下不動產公司Libeto推出的commentown共同生活住宅,以樹屋為概念在江南打造的新型生活空間也相當有利自營業者使用,入住居民有三到四成都是新創業者,對他們而言,除了便利的共用設施,與其他住戶建立的人脈也是共生住宅帶來的好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