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性網路使用(compulsive Internet use)已經成了許多國家重視的心理問題,其中,中國是第一個把這項問題當成「臨床疾病」看待的國家。
軍事化治療
從《網路毒癮》(Web Junkie)紀錄片中,你會看到一群年輕人像是身處軍營或監獄裡一樣,他們一方面過著日夜操課的生活,另方面也接受藥物治療。這些年輕人沒有生病、也不是犯罪者,他們全是因為「非工作學習目的」使用網路超過了6小時,所以被家長送進了位在北京城郊的治療中心
在《紐約時報》擷取出的紀錄片片段中,可以看到中國是怎麼把這些「生了病」的網路成癮青少年給「去程式化」(deprogrammed),被送進「網路成癮治療中心」的青少年們,他們在北京大興區的矯正中心裡面接受軍事化操練和醫藥治療。
不只年輕人,他們的父母也會一同入住到中心內,這些父母聽著講師告訴他們孩子網路成癮的原因,一部分人就是因為「寂寞」所以選擇投身到網路世界中。
柵欄後的生活
這間中心在2004年成立,這也是中國第一間針對網路成癮者所開設的治療中心。如今在中國和南韓境內,光是治療網路成癮的療程就多達上百種。
長達7分多鐘的紀錄片段中,可以看到來自中國各地的年輕人們,大多是男性,被父母強迫送進治療中心,這些年輕人被送進去後,就要開始過著鐵條和守衛圍繞的生活。
兒子上網變得冷酷無情
治療網路成癮的方式包含藥物與療程,整個矯正的過程會持續3到4個月之久,療程有時也會包含年輕人的父母在其中。此外,除了醫藥治療外,這些患者也要接受軍事化操練,他們的睡眠與飲食也被小心翼翼地監控。
種種療程中,有的用在其他行為失常疾患上的方式也會出現在這,目的是要幫助年輕人們回到現實世界中。紀錄片訪問到一對從浙江來到北京的母子,男孩寫信給他的母親說:「媽媽我不是不能上網痛苦,而是寂寞的痛苦…我無聊,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位母親念著兒子的信,並說:「我兒子自從上網以後就變了一個人,變得冷酷無情......」
7成有效?
經過4個月的拍攝,紀錄片《網路毒癮》誕生,但還是有不少關鍵問題仍沒解決:這些孩子們的成癮症狀是正確地診斷嗎?他們的療程有效嗎?在許多案例中,採訪團隊發現這些青少年的父母多半把孩子的社交或是行為等問題怪罪到網路上,這些行為也可能讓治療變得沒效。舉例來說,採訪團隊發現某些患者與家人關係不佳、無法正常社交生活、現實生活缺乏朋友。
治療中心成效如何?根據院長陶然表示,他們的治療成功率高達70%,如果他所言不假,那麼這些看來嚇人的治療方式或許是其他國家該仿效的。目前,世界上對網路成癮的原因還沒有一致的看法,就連這樣的症狀是否真的能從醫學去界定也難有定論。
全球性的流行病
現在要說甚麼是最確定的,就是網路成癮這件事情不只發生在中國,目前就算沒有數十億也有數百萬人有網路成癮的症狀──他們離不開電腦螢幕和電子裝置──科技產品的過量使用已經成了世界各地共有的現象。就算治療方式不同,但人們現在要做的是找出能讓大眾合宜使用科技產品,同時提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求援的管道
《紐約時報》所提供的紀錄片Web junkie是由獨立製片Shosh Shlam 與Hilla Medalia所拍攝,這部紀錄片也將在今年的日舞影展上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