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哩」可說是一道風行全球的料理,從印度起源,一路傳播至東南亞、中東、非洲,再於17世紀由歐洲人送往全球。隨著咖哩廣傳各地,每個地區結合當地飲食特色,演變成各具支持者的日式咖哩、泰式咖哩、南洋咖哩等。而在最近,考古學家在越南南部,發現了一份東南亞地區最早的咖哩食譜。
2017~2019年間,由來自台灣、現為澳洲大學資深研究員洪曉純博士領軍的研究團隊,在越南南部的喔㕭地區(Óc Eo),挖掘出古代的研磨工具,包括石臼、石杵和研磨石板。經過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這些研磨工具上具有米飯以及製作咖哩的特殊香料,推測這可能是2,000年前的咖哩配方。研究結果於21日,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2,000年前,東南亞居民熱愛咖哩
先前,考古學家曾在印度出土的古老鍋子、牙齒遺骸上,發現薑黃、茄子、芒果等食材的痕跡,顯示印度人大約在4,000年前,就已經開始食用咖哩;此次的新研究則發現,咖哩在東南亞也有悠久的歷史。洪曉純博士說明,製作咖哩需要將多種香料仔細研磨,相當耗費時間、人力,藉此可以看出「在將近2,000年前,印度以外地區的人們,也表現出對美味咖哩的強烈渴望。」
研究指出,石磨上發現的香料包括薑黃、薑、凹唇薑、沙薑、高良薑、丁香、肉豆蔻和肉桂等,其中以薑黃和薑最為豐富。且在挖掘過程中,研究人員驚訝地發覺,出土的肉豆蔻碎粒即使經過2,000年,仍然帶有特殊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