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警方指控國會研究員為中國間諜
9月初,在《星期日泰唔士報》一篇報導中,英國警方證實了他們於今年三月,以涉嫌違反「政府機密法(Official Secret Act)」罪嫌,在牛津及愛丁堡分別逮捕兩名英國籍男子;其中一名20多歲的嫌犯,曾於英國國會擔任研究員。警方懷疑他以研究員的身份作掩護,暗地裡為中國從事間諜工作。倫敦警察廳表示,當時除逮捕行動外,亦在兩人的住所,以及一處位於東倫敦的地址進行搜查;兩位嫌犯在接受調查後,已於警方保釋下釋放,保釋效期至今年十月初。
🔺 EXCLUSIVE: A British parliamentary researcher arrested on suspicion of spying for China was able to access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for up to 18 months without any security vetting https://t.co/uQyiVqzLFs
曾在中國生活、常接觸執政黨閣員?研究員嚴正否認控訴
報導指出,這位研究員從事國際政策相關工作,過去也曾在中國居住過一段時間。據稱,保守黨議員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在去年九月被任命為安全事務大臣之前,就曾與該研究員有所接觸——不過,圖根哈特方面則表示,當時雙方的互動有限,且在擔任大臣後就完全沒有交集了。同時,遭拘捕的研究員也透過律師發佈聲明,嚴正否認間諜指控,並說明自己的工作其實就是在「協助與教育大眾如何面對中國的挑戰和威脅」。
英首相蘇納克抗議 中方駁斥稱:反華妄想症
英國首相蘇納克旋即在印度G20峰會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表達英國「將不會容忍」任何試圖干涉英國政治的間諜活動;對於這項指控,中方則稱是「無端指責和惡意汙衊」,甚至表示「英國某些政客已陷入一種令人驚訝的反華妄想症。」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一份來自英國國會國家安全事務委員會(ISC)的報告中,已經對政府示警,指出中國憑藉著「龐大的資源、野心與能力,已成功侵入英國經濟的每個層面」並認為英國政府目前的反應不夠積極。
在這起間諜報導之後,蘇納克與英政府也在14日發表公開聲明,試圖站穩立場,回應ISC報告——強調英國將藉由甫通過的「國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Act)」(以下簡稱「國安法」)採取「所有必要措施」防止外國勢力介入。但,這也表示,英政府目前還不會提高中國的安全層級標示至「威脅」。
最新國安法搭配影響力登記,試圖阻絕惡意干預
今年八月,《泰唔士報》刊載了一篇報導,關於中國情報工作者如何利用 LinkedIn 社群平台,透過大量假名、廣發交友邀請以接觸各方人士,以取得機敏資訊。2021年,英國國安局(MI5)的統計也顯示,在該平台上有超過一萬名英國公民,曾收到來自敵對國家的假帳號聯繫。
英國國安法就是為了對抗外國勢力在英國境內的各種活動,包括間諜行動、政治干預、散佈虛假訊息等行為加強防範,同時也建立了「外國影響力登記計劃(Foreign Influence Registration Scheme, FIRS)」意圖以此機制對外國代理人進行更有效的監管。
美國間諜擴大行動,新設中心專責中國情資
今年年初的「中國間諜氣球」事件,讓中國在美國的間諜活動直接於全球面前曝光;中美雙方的間諜角力早已漸漸加強力道、持續纏鬥。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中情局(CIA)與國防情報局,在中情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的指揮下,設立了全新的中國任務行動中心,專責進行諜報工作,擴大對中國的情資蒐集。
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表示,如今美中之間的間諜衝突,與冷戰時期、美蘇對抗相比,所觸及的範圍更加廣泛,且中國可動員的人口之多、所挹注的資源之大,已讓美國有種「寡不敵眾」之感。
「我認為,這是我們這個世代最大的挑戰。」FBI瑞伊局長說。
知己知彼、知人知面,最難理解領導人的「心」
據報導稱,美中間諜活動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回答兩個困難的問題:對方領導人在想什麼?又擁有多少軍事及技術能力?例如,近期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國防部長李尚福接連失勢,其真實原因為何、背後那位領導人為什麼做此決定?同時,習近平對於台灣的意圖也是關注重點,他已公開宣告要在2027年全面控制台灣,但實際上的時間表與計畫又是什麼?
有時候,領導單位的腦袋與行動也不一定一致。舉例而言,根據美方掌握的情報資料,在間諜氣球飛入美國上空前,習近平與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指揮官,其實對於這項行動一無所知。
中國科技實力大躍進,大幅削弱美國諜報能力
此外,中國全境密佈的電子監控設備,也讓美國間諜行動遭遇許多困難。約莫十年前,中國反間諜部門成功掌握資訊,一舉殲滅了美國在中國的線人資料與情報網絡,迫使美方必須重新佈局。
一位前美國情報官員透露,對中國的間諜任務變得異常艱辛——目前,中國已可使用「步態辨識系統」(Gait Recognition)識破美國特務的各種傳統偽裝,導致他們在中國的行動受限;再者,特務與線人會面,交換情報的難度也隨之提高,需要花更多時間才有辦法擺脫監控。
China is blazing ahead in the field of gait recognition 😱No matter if you conceal your face or walk with a limp, these sensors know exactly who you are as it’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your entire body 👀 pic.twitter.com/oM58rv45sP
擔心境外勢力滲透?中國、英美其實都一樣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他們的顧慮也與上述歐美國家相同:中國相當在意外國勢力在本地的影響,也同樣想知道拜登的腦中在想什麼——他真的會因為台灣出手嗎?這些保證是否有有效期限?而美國又會如何運用他們的軍事武力與全球勢力。
今年上半年,中國曾三番兩次以竊取機密資料、接觸涉密人員為理由,突襲美國企業在北京、上海等地辦公室,拘捕任職其中的中國公民;七月起實施的「反間諜法」,不僅擴大間諜行為定義,包括「針對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者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等的網路攻擊、侵入、干擾、控制、破壞等活動」、「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以及其他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數據、資料、物品」等定義不清、界定模糊和詮釋權過大的規範,也讓中國國安人員,可以更加恣意妄為地展開調查,不管對象是被他們認為有間諜意圖的外國人,甚至是未有積極實際作為以協助國家防止間諜活動的中國人。
根據中央社報導,今年九月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對一家牛肉湯館開罰,理由是提供消費者使用開放式Wi-Fi,只要輸入密碼即可登入,而非實名記錄使用者,被處以行政處罰,原因為「沒有履行網路安全保護義務」。
「反間諜法」成為「全民運動」人人有責、互相舉報
在反間諜法號召下,中國試圖將「防諜」塑造成全民運動,照理應該躲在暗處的中國國安部,甚至大剌剌開設官方微博,高呼「全民動員」並稱群眾參與防諜行動應該「常態化」。官方提供舉報獎金、張貼「築起人民防線」海報,也警告「知情不報」或協助掩蓋罪行的人將可能致罪。
美國及許多歐美國家祭出禁用TikTok或華為產品的建議,中國自然也對於使用iPhone或Android手機用戶提出警告;或如湖南岳陽三荷機場的停車場,立了告示,禁止特斯拉車輛進入停車場,只因擔憂這個美國公司設計的電動車品牌,可能用於從事間諜活動。
特斯拉在中国成常态泄密危险车湖南岳阳三荷机场停车场禁止特斯拉入内,该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确有相关规定,因特斯拉有哨兵模式,“存在泄密的风险”。 pic.twitter.com/a1ppzspt9G
「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最好別跟外國人來往
隨著國家鋪天蓋地的宣傳,搭配深入基層單位、民間企業,學校組織的反間諜教育,使得從今以後,任何「與外國人的接觸,都將引起懷疑」——《紐約時報》在專文報導中將此視為中國政府的成效與目標。例如,原定八月舉辦的「TEDx廣州」,這本來是美國TED公司授權各地團體自由使用其品牌名舉辦演講會議的活動,實際上除了名字之外跟TED公司本身沒有任何關聯,卻也正因為名字帶有美國公司、有涉外疑慮,而被迫取消;許多與外國組織、涉外單位有關的藝文展演、學術交流也一一遭到終止。
可以想見,外國企業與相關人士在中國的經商活動、日常生活也可能變得困難重重。然而,對於持續放緩的中國經濟,這或許不是個樂觀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