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厲的食評
2012年,《紐約時報》駐站美食評論家皮特威爾斯(Pete Wells),在一篇食評裡寫道,
「嘿!你有試過那杯藍色的飲料嗎?像核廢料一樣發光的那杯?西瓜瑪格麗特?為什麼它的味道像是引擎冷卻水和甲醛的綜合體?」
「為什麼你的菜單上為數不多,可以無所畏懼吃的東西——醬烤豬肉三明治,搭配沙拉與黃瓜,居然取名為烤豬肉越南法國麵包?難道就像你跟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一樣,這個三明治和那道料理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對吧?」
整篇食評,威爾斯竭盡所能的嘲諷他所吃到的料理與體驗,而他評論的對象的是美國著名美食主持人蓋菲里(Guy Fieri)在紐約時代廣場開設的美式餐廳——Guy's American Kitchen & Bar。
蓋菲里:「寫負評的人只是想出名」
先不論蓋菲里身為電視名人的爭議性,威爾斯的文章一出後隨即在網路上引發許多討論,現為《浮華世界》(Vanity Fair)特約記者的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餐廳評論」;《Slate》雜誌副主編布萊恩勞德(Bryan Lowder)認為這是一篇「毫不留情的食評的榜樣」。
該篇食評也引來鋪天蓋地的網友留言,有網友批評「為什麼要花時間與版面,批評一個不好的餐廳」,也有網友表示「威爾斯的評論雖然尖銳,卻也失去評論家該有的專業,全篇充滿了娛樂目的性。」
蓋菲里也在食評刊出後,接受MSNBC晨間節目專訪,「這是一篇荒謬至極的食評,寫的人大概只想出名。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從外地來的名廚,大大羞辱一番。」
但不只是威爾斯不喜歡,在美國最大評論網站Yelp上,該餐廳在滿分五顆星的評分中也只拿到2.8顆星。五年過後,Guy's American Kitchen & Bar也宣布關門大吉,而許多人相信這都「歸功」於威爾斯那篇食評。
挑起爭端,學會接受後果
把一家餐廳寫到倒閉,這當然不是威爾斯的初衷,但他認為蓋菲里身為一個名人,利用自己形象和美國鄉土美食做結合,最後選在時代廣場開一間豪華且昂貴的餐廳,卻沒有做好他應盡的義務,
「對於得到這麼多人的討論我的文章,我的確有感到驚訝。雖然有些網友評論帶有惡意,但也正如奶奶常跟我說的,『如果你要挑起爭端,就得學會接受一切的後果。』」
虛心接受指教
2016年,威爾斯再次挑起了爭端,只是他這次選上的是美國名廚湯瑪斯凱勒(Thomas Keller)在紐約的米其林三星餐廳「Per Se」。他在食評中寫道,「以目前的形式和價格,Per Se糟糕到令人失望且乏味。服務生有時會讓你感覺像是在為他們工作,而你的工作就是為自己拿到,你原本想要的東西。」
Thomas Keller, the man behind Per Se and The French Laundry, is opening a new restaurant in Miami https://t.co/Wtz4im6gmO pic.twitter.com/bYNnCwV4sU
面對一餐要價台幣上萬元的高級餐廳,威爾斯將原本對於Per Se的四星評價降至兩顆星。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認同威爾斯的負評,但威爾斯的食評發布後兩週後,Per Se的主廚湯瑪斯凱勒在官網向顧客道歉,「我們很抱歉,讓您失望了。作為一個團隊,我們可能太傲慢甚至是過份的自負。」並表示會做最大的努力改進。
人人都是美食評論家
打開TripAdvisor、Yelp或是Google map,一星評論成了許多使用者們大玩「大家來找碴」的最佳場所。根據2020年Sciencedaily的研究發現,近一半的消費者會參考網路上的評論,三分之一的消費者表示不會光顧評級低於四星級的餐廳。 即使只是一則負評,都有可能影響消費者的想法,甚至是對原本就受歡迎的餐廳產生偏見。
而美食「業配文」,也讓社群網路的美食評論變成一場商業行銷戰。2016年,根據business.com的數據調查,超過1.68億的用戶在Instagram上發布他們的美食體驗;Tik Tok上關於 #food 的標籤更是獲得930億次瀏覽;而成功的美食部落客則是在社群擁有數百萬粉絲追蹤。《紐約時報》的亞當普拉特(Adam Platt)認為,
「這就是美食網紅與專業美食評論家的差別:評論家由他們的出版商支付酬勞,而不是由餐廳支付。」
因此,當「假評論」開始充斥評分系統時,許多人開始轉而參考社群媒體上,看起來更為「真實」的網友推薦以及說話更具影響力的自媒體。
近年,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從綜合格鬥選手,成功轉型成Tik Tok美食評論家的凱思李(Keith Lee)。
凱思在哪,排隊人潮就在哪
凱思李只花了三年的時間,成功在TikTok和Instagram積累超過1700萬粉絲,與多數「傳統」美食評論家一樣,凱思不接受「業配」,經常派家人去取餐以保持匿名性。他常在影片中說,
「重要的是獲得與大家相同的體驗。我只是一個記錄自己吃東西的人,」
不同於其他的創作者,凱斯往往會避開知名的餐廳,專注尋找默默無聞,或是由有色人種經營的地區小餐廳。2023年,凱斯收到一間美國餐廳Frankensons員工的電子郵件,因為生意慘淡、幾乎快交不出房租,希望凱斯能為他們拍一則影片。最後凱斯在不收一毛錢的情況下自掏腰包,一邊吃著炸雞一邊錄影評分,
「能吃到這樣的食物,就是我一開始想拍美食評論的原因。」
在凱斯給了餐廳9.8分的好評後,Frankensons餐廳的電話聲幾乎沒有停下來過。老闆法蘭克斯蒂爾(Frank Steele)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兩天炸的雞翅,遠遠超過他開店四個月以來的數量。」
因誠實的美食評論,凱斯成為許多人們尋找美食的依據,甚至在美國引發一股凱斯李效應,每間餐廳都戰戰兢兢地等待,深怕有一天會收到凱斯「不太推薦」的評價;或者是成為下一間人滿為患的爆紅餐廳。
美食評論的重量
1962年,《紐約時報》首位駐站美食評論家克雷格克萊伯恩(Craig Claiborne)在其回憶錄寫道,
「我討厭自己擔任美食評論家的權力。因為我知道一家餐廳會大排長龍抑或是關門大吉,可能都取決於《紐約時報》中的褒或貶。」
近年,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讓美食評論變得不再是菁英主義下的產物,但因為自媒體的興起,一位部落客或是YouTuber隨口的一句評論,都可能決定一間餐廳的命運。
同為美食評論家的露絲雷克爾(Ruth Reichel)也同意,這份工作其實是一項沉重的責任,
「你不僅僅是寫給讀者,更是寫個整個社會。身為一個評論者,你必須了解道自己身為思想領袖(Thought leader)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