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陷反壟斷風暴 美國15州聯合提告,歐盟罰款18億歐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數位時代文/ 陳建鈞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俗話說禍不單行,而這正是蘋果當前的窘境。蘋果還沒從歐盟一連串的新規範、壟斷審查中脫身,美國政府也發起了反壟斷訴訟,要讓蘋果更開放自家生態系,提供對手參與競爭的機會,他們又各自盯上蘋果的哪些問題?

美國15州、華盛頓特區及司法部門聯合告上蘋果,控訴科技巨頭透過讓競爭對手難以進入iPhone用戶的市場,進而提高了消費者取得服務的價格。美國司法部長梅瑞克.賈蘭德(Merrick Garland)直言, 「蘋果能一直維持地位,不是因為他們更優秀,而是靠非法的排除行為。」

面對這樣的指控,蘋果沒有保持沉默,出面強調這種訴訟無論在法律或實務上都是錯誤的,還會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

「它會阻礙我們創造人們期待蘋果提供的技術──硬體、軟體及服務交織的技術。」

無獨有偶,在美國政府發難之前,歐盟也早已對蘋果展開一系列的審查與訴訟,甚至在今年3月初重罰蘋果18億歐元(約新台幣622億元)。過去為蘋果塑造圍牆花園、鞏固霸主地位的作法與生態,現在似乎讓歐美政府越看越不順眼。

那麼,美國及歐盟又是對蘋果哪些規範及作法感到不滿?

歐美共同指控:行動支付

歐盟曾在2022年5月指控蘋果獨厚Apple Pay,限制第三業者使用iPhone的NFC支付功能,是一種濫用主導地位的作法。而美國政府這次的訴訟中,同樣提及蘋果透過限制NFC功能對行動支付的把持,讓第三方業者無法使用如同刷卡機般感應支付的Tap to Pay功能。

蘋果今年1年時向歐盟讓步,宣佈將在歐洲開放NFC技術,同時用戶可以更改預設的支付服務,並為競爭對手提供Face ID等身份驗證功能。如今美國的施壓可能讓蘋果進一步在更多國家地區開放該功能。

文章插圖

美國數十州聯手控告蘋果,指控如下:

打壓雲端遊戲服務

Meta曾經向外界控訴,蘋果以違反平台規範為由,多次駁回其Facebook Gaming App的上架申請,讓他們無法提供iPhone用戶與Android平台上相同的遊戲平台,最終取消了遊戲功能才得以上架。

遭遇類似困境的不只Meta,當時串流遊戲蔚為潮流,Google微軟、輝達都研發自家的串流遊戲服務,然而在上架App Store時,同樣受到蘋果巨大的阻力,部份公司不得不取消非自家的遊戲,換取蘋果點頭。

美國政府在訴狀中指出, 蘋果將雲端遊戲視為威脅,因為這些遊戲不必高價的設備就能輕鬆遊玩 ,可能導致消費者改為選擇更便宜的手機

限制跨平台通訊服務

美國政府認為,蘋果對iMessage的限制也是出於和雲端遊戲類似的理由,倘若用戶不必使用iPhone,也能和iPhone用戶順暢無礙地溝通,就會導致許多消費者改用其他品牌的手機。

先前曝光的蘋果內部信中,蘋果前行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就表示,把iMessage搬上Android會有負面影響,「iMessage是人們難以離開蘋果應用生態的最大原因……iMessage牢牢鎖住了用戶。」

文章插圖

打壓超級App

網羅多種面向服務的超級App,如今是許多企業的發展方向,馬斯克(Elon Musk)買下推特時,就聲稱要把這個平台改造成超級App「X」。

不過美國政府指出,蘋果已開始百般阻撓超級App發展,並提到一位蘋果經理曾說,倘若允許超級App成為人們玩遊戲、買車、支付等服務的主要入口,「會把野蠻人放進來。」言下之意便是指,若放任不可控的超級App自由生長,可能一不小心引狼入室招致禍害。

歐盟也盯上蘋果,揭露哪些問題?

對串流媒體不公平競爭

歐盟在今年3月初,對蘋果開出18億歐元的罰單,背後原因便是Spotify在2019年向歐盟檢舉蘋果在App Store的非法競爭,促使歐盟盯上蘋果展開調查。

當時Spotify指控,蘋果設下高額的抽成迫使他們提高價格,又不讓業者通知消費者有其他的購買管道,這種作法讓他們與蘋果同類產品的競爭上處於劣勢,最終被歐盟認為是不公平的競爭手段。

壟斷用戶下載App管道

另外,歐盟也透過今年正式上路的《數位市場法》,要求蘋果讓用戶可以從App Store以外的地方下載App。

蘋果雖然順應開放,卻加徵了新的蘋果稅,任何超過100萬次下載的App都必須為每次額外安裝、每年向蘋果支付0.5歐元的安裝費。第三方應用程式商店同樣需要為每次安裝支付0.5歐元,卻沒有100萬次下載的緩衝。

邁入2024年以來,蘋果的股價已經下跌近8%,也是在今年將市值第一高公司的寶座讓給了微軟。在iPhone銷售減速的近年,服務收入是蘋果維持營收表現的重要引擎,不過現在歐美兩方的反壟斷夾擊,也為蘋果今年服務業務的表現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數位時代 logo

數位時代

長期聚焦於全球、台灣與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創業、數位行銷等議題的動態及趨勢。受到企業領袖與新世代菁英的喜愛,更引領台灣社會對「新商業」的關注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