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選中國或美國?」調查:東協人民過半傾中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陳亦偉 (中央社編譯組長) 

新加坡智庫調查顯示,若東協人民必須選邊站,50.5%的受訪者會選擇中國,49.5%傾向美國,這是2020年調查以來,中國首度超越美國,反映北京對東南亞影響力日增。

文章插圖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將印太戰略提升至美國外交政策核心,以遏制中國地緣影響力上升,然而三年半以來僅部分達預期目標。拜登政府在菲律賓越南新加坡等國得分,卻未能使泰國汶萊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成為印太戰略發力點。另據澳洲智庫去年一份報告稱,近五年來中國整體對東南亞的影響力高於美國,且雙方差距正擴大。

兩強選邊:東協民眾首度捨美就中

新加坡智庫「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4月初彙整「2024年東南亞態勢」調查報告,發現若東協(ASEAN)人民必須選邊站,50.5%的受訪者會選擇中國,49.5%傾向美國;去年則是61.1%受訪者選擇美國,38.9%選擇中國,這是該所2020年調查以來,中國首度超越美國,反映北京對東南亞影響力日增。

東協10個成員國中,馬來西亞受訪者選擇與中國結盟的比例最高,為75.1%,其次是印尼和寮國,分別為73.2%和70.6%。這些國家都受益於「一帶一路」和與中國貿易。美國則獲菲律賓和越南力挺,選擇與美結盟的受訪者比例分別是83.3%和79%,部分反映出兩國與中國在南海主權爭議的摩擦。

菲越星印尼與拜登政府交好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高級國防分析師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今年2月撰文「拜登在東南亞的優勢與劣勢」(The Good and the Bad for Biden in Southeast Asia),分析拜登政府在東南亞的得失。

過去一年拜登政府在東南亞最大亮點莫過於大幅升溫與菲律賓關係。2023年2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訪菲期間,菲國宣布在既有國防合作協議基礎上,向美國再開放四個軍事基地,讓美國在菲軍事基地達九個之多。菲律賓在換成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政府後,一改前朝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政府擱置南海爭議、與北京友好的立場,在南海與北京叫陣,使中菲關係驟降。

越南部分,拜登2023年9月到訪,隨後美越宣布將雙邊關係由全面夥伴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成為繼中國後第二個與越南建立最高層次友好關係的國家。隨後美國和印尼也宣布將兩國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在2023年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期間,與印尼簽署國防合作安排諒解備忘錄。

位於麻六甲海峽出入口、控制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戰略位置的新加坡,美國在當地有樟宜等海空軍基地。新加坡也一直支持區域內以美國為首、目標針對中國的多邊組織,如「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美英澳AUKUS聯盟。

拜登在東南亞戰略瓶頸

然而,在發展與泰國、汶萊、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緬甸的雙邊關係上,拜登政府卻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2年美國與泰國簽署深化兩國戰略聯盟和夥伴關係的公報,但至今只停留在紙上階段,尚未落實到具體層面。根本原因在於兩國對中政策的分歧:美國視中國為戰略對手,而泰國則視中國為合作夥伴。

多年來,汶萊與美國一直保持戰略合作關係,但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推進,中國在汶萊的影響力得到大幅增強。而鑑於柬埔寨和寮國一向親中,拜登政府不熱衷與兩國深化外交關係,無疑錯失削弱中國周邊影響力的良機。

馬來西亞並非當前拜登政府的東南亞重點,關鍵原因是馬來西亞希望在美中之間保持中立,馬來西亞曾公開反對美英澳的AUKUS聯盟,憂心加劇區域軍備競賽。緬甸因2021年軍方政變推翻民選政府,美國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促使緬甸更加深與中國的經濟聯繫。

葛羅斯曼認為,美國既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也不在由東協與中國主導、世界最大多邊貿易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列,只在2021年提出「印太經濟架構」(IPEF),對東南亞國家的吸引力遠不如CPTPP和RCEP。

中美競逐東南亞 專家籲華府更積極表態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去年4月的《亞洲強權簡介:中國和美國相遇東南亞》(Asia Power Snapsho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Southeast Asia)報告,為美中對東協10國的經濟、國防、外交及文化影響力四項領域上的表現評分,每一類別滿分100。

文章插圖

報告指出,中國2022年對東南亞整體的經濟影響力達70分,而美國只有30分,且中國與東協所有國家的經濟關係都優於美國。中國對東南亞的外交影響力也力壓華府,在東協10國的外交影響力達63分,美國僅37分,且在東協每個國家的得分都低於中國。美國只在國防影響力以72分贏過中國的28分,文化影響力美國52分,中國48分,算是旗鼓相當。

報告分析,中國雖是東協最重要經貿夥伴,但若讓當地感覺經濟脅迫,雙邊關係恐倒退,建議美國應一面強化與東協經貿往來,更積極打入當地,獲得更多公眾支持,並在社群媒體占據主導地位,宣揚華府理念。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