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假新聞?使用者有責」Meta宣布廢除第三方事實查核,改用社群註釋審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文/ Sisley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Meta,也就是臉書(Facebook)、Instagram的母公司,最近宣布了一項重大政策轉變,引發各界關注。簡單來說,他們要取消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的fact-checking事實查核機制,改用類似X平台(以前的 Twitter)上的「社群註釋」(Community Notes)模式。

Meta:管理社群,使用者有責

這代表什麼呢?未來臉書和Instagram等平台上的內容真假,將不再由專業的第三方查核機構來判斷,而是交給一般使用者透過「社群註釋」功能來標註和評價,這有點像「網路鄉民自己審查」的概念,等同於Meta將清除Facebook、Instagram、Threads和WhatsApp上的假消息的責任轉移給使用者。

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強調,現在的錯誤和審查太多,言論自由被壓抑,所以要回歸根本,減少錯誤、簡化政策,並恢復平台上的言論自由。他還批評第三方事實查核機構太政治偏頗,破壞了信任,更表示在12月刪除的每10則貼文中就有1到2條是誤刪的。而該公司是在2016年啟動這項審查計畫的。

Meta官方聲明中列出了以下「社群註釋」機制的優點,包括:

  • 社群力量決定內容真偽:Meta認為「社群註釋」機制能讓社群使用者共同決定哪些內容具有誤導性並需要更多資訊補充,而非由單一機構或平台方判定。

  • 減少偏見:「社群註釋」機制要求來自不同觀點的使用者達成共識才能顯示註釋,Meta認為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單一觀點或偏見影響判斷。

  • 提升資訊透明度:Meta計畫公開不同觀點如何影響「社群註釋」的顯示方式,讓使用者更清楚了解註釋背後的形成過程。

也就是說,Meta相信「社群註釋」機制能更有效地提供使用者所需的資訊,並且比第三方事實查核機制更不容易受到偏見影響。

文章插圖

外界:是為了討好川普吧

這個決定背後,其實牽涉到Meta和美國政壇錯綜複雜的關係。共和黨長期以來一直指責臉書等社群平台審查保守派言論。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更曾在2021年國會暴動後被Meta禁言兩年,直到最近才解禁。

這次Meta大動作調整政策,外界解讀是在向川普示好,尤其Meta最近任命共和黨遊說者卡普蘭(Joel Kaplan)為全球事務主管,還讓川普好友、終極格鬥冠軍賽(UFC)執行長懷特(Dana White)加入董事會,更增添了這種猜測。

▲最近被任命為Meta全球事務主管的卡普蘭,日前才受邀參與川普、凡斯參觀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行程。

卡普蘭在共和黨內人脈深厚,曾擔任小布希總統的白宮副幕僚長,也曾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史卡利亞(Antonin Scalia)的法律助理,和川普陣營關係密切,甚至參與了副總統當選人凡斯(JD Vance)和川普參觀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行程。

至於懷特,他與川普的交誼可追溯到1990年代,當時懷特還是個默默無聞的拳擊推廣人,而川普的賭場則是他早期賽事的舉辦場地。懷特一直公開支持川普,並稱他是「很棒的朋友」。

文章插圖

可能導致假訊息滿天飛

卡普蘭在接受福克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表示,他們認為X平台上的「社群註釋」系統運作得「非常好」。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Elon Musk)一直以來都是川普(Donald Trump)的線上支持者,並曾捐款數百萬美元給他的競選活動。自從川普當選後,馬斯克也與他保持密切聯繫。

由此可見,Meta對於X的言論審查機制表達讚賞,可能也與其背後與川普陣營的關係有關。

不過,國際事實查核網路(IFCN)總監安吉·霍蘭(Angie Drobnic Holan)警告,Meta放棄第三方事實查核可能會讓假消息和仇恨言論在網路上蔓延,甚至影響到現實世界。

文章插圖

以下列出Meta新政策可能造成的影響:

  • 假消息更容易傳播:少了專業的事實查核把關,氣候變遷、乾淨能源、公共衛生風險等議題的錯誤資訊更容易散播,甚至可能助長對特定族群的仇恨和暴力。

  • 使用者承擔更多責任:Meta基本上是把辨別真假的責任丟給使用者,但「社群註釋」機制是否有效還有爭議,這是因為使用者不一定想在社群媒體上花時間查證每件事,而錯誤資訊的快速傳播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 仇恨言論增加:Meta同時也修改了仇恨言論政策,移除了一些原本禁止的內容,像是針對跨性別者和女性的非人化言論。(例如在女性言論下方留言:「洗碗機怎麼會說話?」或者稱跨性別者是「精神病患者」等。)這讓倡議團體擔憂,網路霸凌和仇恨言論會更加猖獗。

反對數位仇恨中心(Center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CCDH)創辦人兼執行長伊姆蘭·艾哈邁德(Imran Ahmed)也對Meta的新政策表示擔憂,認為這是一個「在網路安全、透明度和問責制方面的大倒退」,並可能「導致線下傷害等可怕的線下後果」。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對X的「社群註釋」功能抱持批評態度。以太坊創辦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就曾在2023年對這項功能發表評論,稱其具備「加密價值」,並且能防止兩極分化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