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再次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努(Sébastien Lecornu)為總理。前一次的政府組閣維持不到24小時便瓦解,如今新內閣上路,仍需面對預算期限、國會僵局與社會不滿的多重壓力考驗。輿論批評「勒科努二世」(Lecornu II)簡直是一場「政治爛笑話」,更有人呼籲馬克宏應該解散國會或乾脆辭職。這場危機,暴露了法國總統權力的極限,也讓馬克宏的政治孤立達到高峰。
在巴黎深夜的愛麗舍宮(Élysée Palace),總統馬克宏再次做出一項讓法國輿論譁然的決定——他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努再度出任總理。這是法國史上罕見的情況:一位總理在短短一週內兩度受命組閣,而第一次政府僅存活了836分鐘。這場政治鬧劇,讓外界開始懷疑馬克宏是否已陷入「孤立與固執的死循環」。
重組的新內閣,未解的大危機
10月12日,勒科努正式公布新一輪的內閣名單:新政府結合了馬克宏陣營的中間派與部分保守派,也吸納少數來自政治圈外的人選。其中最受矚目的變動包括:
卡崔娜‧沃特蘭(Catherine Vautrin) 出任國防部長,將負責法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及應對俄羅斯在歐洲構成的安全威脅;
羅宏‧努涅茲(Laurent Nunez),前巴黎警察局長,接任內政部長,這位在 2024 年巴黎奧運負責維安的高層,將主掌全國治安;
羅朗‧雷屈爾(Roland Lescure) 出任財政部長,面臨控制高達 4 兆美元公共債務與貧困上升的艱鉅任務;
讓–諾埃爾‧巴洛(Jean-Noël Barrot) 留任外交部長,隨同馬克宏前往埃及(Egypt)出席加薩(Gaza)停火國際儀式。
然而,法國國會如今被撕裂成三大陣營——極右派、左派與中間派。馬克宏的陣營不再擁有多數席次,而勒科努若無法尋求跨陣營合作,恐怕將在短時間內面臨不信任投票。因此,即便新內閣看似成形,外界卻仍普質疑:這個政府究竟能撐多久?
馬克宏的政治固執與孤立
法國極右翼「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主席喬丹‧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痛批:
「這簡直是個爛笑話,是民主的恥辱,也是對法國人民的侮辱。」
他與國民聯盟的領袖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共同要求馬克宏立即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綠黨(Les Écologistes)主席通德里耶(Marine Tondelier)則也形容:「人們感覺到他越孤立,就越固執於自己的想法。」這句話,點出了當前馬克宏政治困境的核心。
民調機構 Elabe 為《回聲報》(Les Échos)所做的最新調查顯示,馬克宏的支持率已跌至 14%,創下他執政以來最低紀錄,也成為法國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之一。
儘管如此,馬克宏依然拒絕與左派合作。他擔心自己的經濟改革會因此被推翻,包括提高退休年齡與降低企業稅率等政策。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政治評論家阿蘭‧迪阿梅爾(Alain Duhamel)警告,法國正「在政治危機與體制危機之間搖擺」,不論是脆弱政府還是重新選舉,都可能讓極右派奪權。
前總理加布里埃爾‧阿塔爾(Gabriel Attal)也罕見公開批評馬克宏,直言:「我已不再理解總統的決策。這些選擇反映出一種瘋狂地維持權力的執念。」
一日政府的荒謬前章
這場政治混亂的起點,是勒科努「第一次」政府的戲劇性崩潰。當時,馬克宏堅持任命前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為國防部長,認為其與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茲(Friedrich Merz)關係密切,有助於歐洲防務整合。然而,這項人事決定激怒了右翼內政部長布魯諾‧赫泰約(Bruno Retailleau),隨即引發內閣連鎖反彈。
結果,勒科努苦心籌組近一個月的政府,在成立不到一天就宣告瓦解。這個存活不到 24小時的政府,不啻為法國政治荒誕劇。
政治權力的臨界點?
馬克宏的執政已進入最後18個月,其總統任期將於2027年屆滿。檢管他仍握有解散國會與任命總理的權力,但卻已失去能確保政策通過的議會多數。更糟的是,他的政黨聯盟鬆散,昔日的「馬克宏主義」(Macronisme)——以改革為名的中間路線——如今幾乎名存實亡。
法國公法學者丹尼‧巴蘭哲(Denis Baranger)與奧利維耶‧博(Olivier Beaud)在《世界報》(Le Monde)撰文指出:「馬克宏並未理解一個現實,他需要國會多數支持。正因為他不願直視這件事,現如今他已完全孤立,並將國家推入前所未有的制度僵局。」
接下來,勒科努的新政府必須在短時間內提出年度預算案,若未能在年底前通過,法國將面臨財政失序與政府癱瘓的危險。
八十年來的禁忌陰影:維琪政府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法國社會一直以「拒絕極右派掌權」為政治底線——那是對維琪政府(Vichy Government)曾與納粹合作的歷史羞恥的反省。然而,如今的政治動盪,正逐步削弱這道防線。
馬克宏若選擇解散國會,很可能開啟一場令極右派勝出的選舉。若不解散,他則必須帶領一個隨時可能垮台的政府走完任期。這是他無法迴避的兩難。
綠黨黨主席通德里耶語重心長地說:「這樣下去,不會有好結果。」
一場看似無盡的荒謬循環
從「836分鐘政府」到「勒科努二世」,法國政壇正陷入一場看似無盡的荒謬循環。這不只是一次人事失誤,而是一場制度危機的縮影——顯示法國總統制在多黨分裂時的脆弱性。
馬克宏或許仍希望以理性與強勢來維繫秩序,但現實卻逼著他面對民意的疏離與制度的極限。
勒科努的新內閣能否順利完成預算考驗、安撫各方立場的不滿,仍是未知數。但法國的下一步,仍難以預測。馬克宏能否在制度的裂縫中重建穩定,將決定法國第五共和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