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熱愛文學,但有時候我們熱愛那些作者勝過他們的作品!歷史上許多文學家用個人特質創造了整個時代的氣質,他們未必像明星讓你永遠追逐潮流,但是他們讓你想追逐自己的模樣。
女人迷的#womanywednesday週三女人日 ,帶大家看這三位引領我們與自己對話的的文學偶像,他們是當時思想的前衛者,留下的作品與形象也不斷激勵我們成為自己!
女人迷的#womanywednesday週三女人日 ,帶大家看這三位引領我們與自己對話的的文學偶像,他們是當時思想的前衛者,留下的作品與形象也不斷激勵我們成為自己!
圖片來源:來源
吟唱詩人 佩蒂・史密斯
在音樂界享富盛名的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被稱為龐克女詩人,她是一個很龐大的藝術綜合體,在搖滾樂的歷史畫下嶄新一頁、也視文學及繪畫為一生摯愛。
「我自認為是個作家。如果我們規定我只能做一件事,那我會選擇寫作。」
我們知道佩蒂自幼著迷於法國詩人韓波的詩,因為嚮往自己能在文學藝術上有所發展於是隻身從紐澤西到紐約,一邊在書店和玩具店打工,一面積極從事劇場演出,在滾石樂隊的雜誌撰寫樂評,認真地作畫並且讀詩、寫詩。她在紐約窮困地生活着,卻無比貪婪地吸收城市的各種養分,用藝術灌溉自己,也認識了她一生最重要的朋友情人——羅柏・梅普索(Robert Mapplethorpe)。
吟唱詩人 佩蒂・史密斯
在音樂界享富盛名的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被稱為龐克女詩人,她是一個很龐大的藝術綜合體,在搖滾樂的歷史畫下嶄新一頁、也視文學及繪畫為一生摯愛。
「我自認為是個作家。如果我們規定我只能做一件事,那我會選擇寫作。」
我們知道佩蒂自幼著迷於法國詩人韓波的詩,因為嚮往自己能在文學藝術上有所發展於是隻身從紐澤西到紐約,一邊在書店和玩具店打工,一面積極從事劇場演出,在滾石樂隊的雜誌撰寫樂評,認真地作畫並且讀詩、寫詩。她在紐約窮困地生活着,卻無比貪婪地吸收城市的各種養分,用藝術灌溉自己,也認識了她一生最重要的朋友情人——羅柏・梅普索(Robert Mapplethorpe)。
圖片來源:來源
超越愛情的真愛
「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羅柏答。
佩蒂和羅柏從一開始的愛侶關係,到羅柏「發現」自己的同志性向,幾經掙扎而至坦然面對,他們始終相互陪伴,相互理解。這份生死與共的情感,即使後來兩人生活軌跡漸行漸遠,仍然緊密相繫,成為創作上、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伴侶,直至羅柏因愛滋死亡。
知道羅柏的性向後佩蒂在書裡寫下:「我知道羅柏不再以愛情的方式愛我,但我還是會盡可能地用我所可以給的去愛他。」
從佩蒂對羅柏的愛我們似乎看到了感情超越愛情的可能,他們精神上的依賴對方,並且無論如何都想看到對方幸福。
佩蒂和羅柏的作品都太經典,我們以為他們生來便該是那模樣,其實兩位藝術家的養成,充滿了意外與曲折。他們窩身在紐約雀兒喜飯店最小的房間極力創作,羅柏起初全心投入繪畫和裝置藝術,對攝影毫無興趣。他之所以拿起相機,是為了自製拼貼材料。佩蒂則專心致志寫詩作畫,這個內向的女孩原本壓根兒沒想過公開表演。她之所以組團,最早只是為了在詩歌朗誦的場合添一把電吉他,增加戲劇張力。一連串的意外,讓羅柏變成了名滿天下的攝影大師,佩蒂則變成了「龐克教母」。
超越愛情的真愛
「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羅柏答。
佩蒂和羅柏從一開始的愛侶關係,到羅柏「發現」自己的同志性向,幾經掙扎而至坦然面對,他們始終相互陪伴,相互理解。這份生死與共的情感,即使後來兩人生活軌跡漸行漸遠,仍然緊密相繫,成為創作上、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伴侶,直至羅柏因愛滋死亡。
知道羅柏的性向後佩蒂在書裡寫下:「我知道羅柏不再以愛情的方式愛我,但我還是會盡可能地用我所可以給的去愛他。」
從佩蒂對羅柏的愛我們似乎看到了感情超越愛情的可能,他們精神上的依賴對方,並且無論如何都想看到對方幸福。
佩蒂和羅柏的作品都太經典,我們以為他們生來便該是那模樣,其實兩位藝術家的養成,充滿了意外與曲折。他們窩身在紐約雀兒喜飯店最小的房間極力創作,羅柏起初全心投入繪畫和裝置藝術,對攝影毫無興趣。他之所以拿起相機,是為了自製拼貼材料。佩蒂則專心致志寫詩作畫,這個內向的女孩原本壓根兒沒想過公開表演。她之所以組團,最早只是為了在詩歌朗誦的場合添一把電吉他,增加戲劇張力。一連串的意外,讓羅柏變成了名滿天下的攝影大師,佩蒂則變成了「龐克教母」。
圖片來源:來源
改變搖滾的佩蒂式詩歌
佩蒂首先將她的詩作結合音樂,與吉他手藍尼·凱(Lenny Kaye)搭檔演出,以吟唱式的朗讀做為一種新式的呈現,將詩的精神結合音樂途徑,佩蒂史密斯組織的「電視樂團」重新定義了搖滾的界限,人們稱這種新式的音樂為龐克。
在詩歌上,佩蒂史密斯表現她佩蒂式的狂想氣質。 她敏感頽廢和暴躁的藝術性格在當時十分引人注目,她的表演完全無視音樂演奏的合理性,神經質的嗓音在簡單的鋼琴映襯下,從她軟性的嗓子裡不可思議地爆發。
改變搖滾的佩蒂式詩歌
佩蒂首先將她的詩作結合音樂,與吉他手藍尼·凱(Lenny Kaye)搭檔演出,以吟唱式的朗讀做為一種新式的呈現,將詩的精神結合音樂途徑,佩蒂史密斯組織的「電視樂團」重新定義了搖滾的界限,人們稱這種新式的音樂為龐克。
在詩歌上,佩蒂史密斯表現她佩蒂式的狂想氣質。 她敏感頽廢和暴躁的藝術性格在當時十分引人注目,她的表演完全無視音樂演奏的合理性,神經質的嗓音在簡單的鋼琴映襯下,從她軟性的嗓子裡不可思議地爆發。
圖片來源:來源
1975年佩蒂出了首張專輯《Horse》。它提出一個前衛的、詩歌結構上繁複、超現實主義的新美學想像。削瘦的佩蒂穿著白襯衫,打黑領帶,肩上披掛着黑色西裝外套,她曖昧中性、孤傲不馴的形象在專輯的封面上成為經典,徹底顛覆傳統女歌手所要求的性感形象,這張照片也是佩蒂的摯友羅柏所拍攝。佩蒂走紅後,她卻安靜的離開樂壇,因為那時的她認為找到了一生的伴侶——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
「當初我進入搖滾世界,是因為想創造一些空間讓少數的聲音可以出來——不論你覺得自己是個怪胎,無論是黑人、同志、小偷或女人。現在我知道我們已經帶來一些改變,已經對人們造成一些正面的影響。我們是要創造空間然後讓別人來參與,而不是舉著旗子說:這是我們的。我們一開始就不是為了名利而來的。所以現在離開是很光榮的。」
1975年佩蒂出了首張專輯《Horse》。它提出一個前衛的、詩歌結構上繁複、超現實主義的新美學想像。削瘦的佩蒂穿著白襯衫,打黑領帶,肩上披掛着黑色西裝外套,她曖昧中性、孤傲不馴的形象在專輯的封面上成為經典,徹底顛覆傳統女歌手所要求的性感形象,這張照片也是佩蒂的摯友羅柏所拍攝。佩蒂走紅後,她卻安靜的離開樂壇,因為那時的她認為找到了一生的伴侶——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
「當初我進入搖滾世界,是因為想創造一些空間讓少數的聲音可以出來——不論你覺得自己是個怪胎,無論是黑人、同志、小偷或女人。現在我知道我們已經帶來一些改變,已經對人們造成一些正面的影響。我們是要創造空間然後讓別人來參與,而不是舉著旗子說:這是我們的。我們一開始就不是為了名利而來的。所以現在離開是很光榮的。」
佩蒂和弗雷德,圖片來源:來源
佩蒂2012年發行了撰寫與摯友羅柏的故事——《只是孩子》,她曾在羅伯死前答應要寫下他們永恆的青春,二十多年後佩蒂做到了。《只是孩子》出品後更多世人看見了他們之間的故事、看見佩蒂不只是我們想像的搖滾女歌手,本質上她就是一位詩人,她朗讀人權、吟唱平等。
「我們明白,我們索求的太多。我們也只能夠從「我們是誰」和「我們有甚麼」的角度去給予。」——《只是孩子》
佩蒂的政治意識:人權應該被世界聽見
佩蒂史密斯近年積極推動搖滾樂結合人道關懷、政治關懷,在2004年「我的世代」演唱會上她說:
「我們要記住,音樂人不是來這裏服務媒體的;媒體也不是來服務音樂人的。如果他們兩者真的有服務的對象,那就是人民」
佩蒂2012年發行了撰寫與摯友羅柏的故事——《只是孩子》,她曾在羅伯死前答應要寫下他們永恆的青春,二十多年後佩蒂做到了。《只是孩子》出品後更多世人看見了他們之間的故事、看見佩蒂不只是我們想像的搖滾女歌手,本質上她就是一位詩人,她朗讀人權、吟唱平等。
「我們明白,我們索求的太多。我們也只能夠從「我們是誰」和「我們有甚麼」的角度去給予。」——《只是孩子》
佩蒂的政治意識:人權應該被世界聽見
佩蒂史密斯近年積極推動搖滾樂結合人道關懷、政治關懷,在2004年「我的世代」演唱會上她說:
「我們要記住,音樂人不是來這裏服務媒體的;媒體也不是來服務音樂人的。如果他們兩者真的有服務的對象,那就是人民」
圖片來源:來源
2006年佩蒂針對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小鎮與美國拘留戰俘的拘留營發表兩首詩,她說:「我覺得這些事件很殘暴,因此創作這兩首歌。那些孩子和監禁的年輕的人沒有被公平對待。我是一個美國人,我繳了稅,而他們正把大把大把美元給以色列這樣的國家和無數的炸彈,這些炸彈轟炸的是卡納的平民。這可真是糟糕,是侵犯人權。」
她也沒有停止過傳遞理念和創作,除了不定期在各大展覽能看到佩蒂的藝術創作,也持續參與音樂演出、延續她的人權理念。對於峰迴路轉藝術之路佩蒂曾說:「我的夢想一直是希望成為畫家與詩人。然而我的政治意識讓我走上搖滾樂的路上。展覽是與大眾分享我的世界,我的美學世界的機會。擁有政治信念是重要的,但那和藝術並不一樣,之於創作,我只希望做出好的作品,成名或財富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2006年佩蒂針對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小鎮與美國拘留戰俘的拘留營發表兩首詩,她說:「我覺得這些事件很殘暴,因此創作這兩首歌。那些孩子和監禁的年輕的人沒有被公平對待。我是一個美國人,我繳了稅,而他們正把大把大把美元給以色列這樣的國家和無數的炸彈,這些炸彈轟炸的是卡納的平民。這可真是糟糕,是侵犯人權。」
她也沒有停止過傳遞理念和創作,除了不定期在各大展覽能看到佩蒂的藝術創作,也持續參與音樂演出、延續她的人權理念。對於峰迴路轉藝術之路佩蒂曾說:「我的夢想一直是希望成為畫家與詩人。然而我的政治意識讓我走上搖滾樂的路上。展覽是與大眾分享我的世界,我的美學世界的機會。擁有政治信念是重要的,但那和藝術並不一樣,之於創作,我只希望做出好的作品,成名或財富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圖片來源:來源,來源
永遠的少女 莎岡
法蘭絲瓦·莎岡(Françoise Sagan)出生於1935年法國的富商之家,19歲時她的第一本作品《日安・憂鬱》獲得法國「文評人獎」一鳴驚人,四年內全球銷量五百萬冊,使得世界文壇形成了「莎岡現象」。莎岡現象一直燃燒到現在,只不過現在的我們看到的不止是這位天才女作家,而是整個時代的文學解讀——人們的內心有多麼寂寞。
「莎岡式」的時代標籤
莎岡的作品多描寫經濟富裕的中產階級,她形容角色是不問道德的享樂主義者,好比她自我的寫照:內心孤獨、空虛,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一生享受富裕的物質,崇尚名流的生活,莎岡更有豪賭、賽跑車的冒險特質,直到老年因為吸食過多毒品與酒精、欠下賭債,真正體會到貧窮。
是什麼使這樣的女人吸引我們?莎岡筆下的才華和她為人的率真享富盛名,出版一本經典作後莎岡沒停止過創作,朝聖莎岡作品更變成當時的流行,她的文字溫柔細緻,飽滿的安慰了每個空虛的靈魂。作品更反映了二戰後各種形式的虛無主義盛興,失去生活目標的人們盲目追求享樂卻換來內心的空虛孤獨。叛逆思想和玩世不恭的處世態度吻合了時代的精神氣息,莎岡因此成為「做自己」的時代標籤。
永遠的少女 莎岡
法蘭絲瓦·莎岡(Françoise Sagan)出生於1935年法國的富商之家,19歲時她的第一本作品《日安・憂鬱》獲得法國「文評人獎」一鳴驚人,四年內全球銷量五百萬冊,使得世界文壇形成了「莎岡現象」。莎岡現象一直燃燒到現在,只不過現在的我們看到的不止是這位天才女作家,而是整個時代的文學解讀——人們的內心有多麼寂寞。
「莎岡式」的時代標籤
莎岡的作品多描寫經濟富裕的中產階級,她形容角色是不問道德的享樂主義者,好比她自我的寫照:內心孤獨、空虛,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一生享受富裕的物質,崇尚名流的生活,莎岡更有豪賭、賽跑車的冒險特質,直到老年因為吸食過多毒品與酒精、欠下賭債,真正體會到貧窮。
是什麼使這樣的女人吸引我們?莎岡筆下的才華和她為人的率真享富盛名,出版一本經典作後莎岡沒停止過創作,朝聖莎岡作品更變成當時的流行,她的文字溫柔細緻,飽滿的安慰了每個空虛的靈魂。作品更反映了二戰後各種形式的虛無主義盛興,失去生活目標的人們盲目追求享樂卻換來內心的空虛孤獨。叛逆思想和玩世不恭的處世態度吻合了時代的精神氣息,莎岡因此成為「做自己」的時代標籤。
圖片來源:來源
用人生作為快樂的籌碼
莎岡:「讓自己幸福,是唯一的道德。」
有人說莎岡的字典裡只有「快樂」兩個字,莎岡酷愛名牌跑車,喜愛打赤腳飆車兜風。1957年的一場車禍幾乎要了她的命,療傷用的嗎啡更令她陷入無法擺脫的藥癮。她也鍾情賭博,且一擲千金。莎岡的作風在當時的法國是十分大膽的,她一點也不在社會說的那一套父權制、不在乎媒體怎麼規範她的道德,她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在做一個女人,莎岡是一個極度揮霍當下的即時主義者,她要作為一個真真實實享受快樂的人。
用人生作為快樂的籌碼
莎岡:「讓自己幸福,是唯一的道德。」
有人說莎岡的字典裡只有「快樂」兩個字,莎岡酷愛名牌跑車,喜愛打赤腳飆車兜風。1957年的一場車禍幾乎要了她的命,療傷用的嗎啡更令她陷入無法擺脫的藥癮。她也鍾情賭博,且一擲千金。莎岡的作風在當時的法國是十分大膽的,她一點也不在社會說的那一套父權制、不在乎媒體怎麼規範她的道德,她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在做一個女人,莎岡是一個極度揮霍當下的即時主義者,她要作為一個真真實實享受快樂的人。
圖片來源:來源
波西米亞式的遊牧愛情
「我覺得愛情就像是一種疾病,一種吸毒狀態。有時候,可以為期三、四年,但不會更久。情侶們幸福相守的時間已比我預期地更久,但我始終不信永永遠遠。」
1958年,莎岡嫁給《日安憂鬱》的出版商,旋於翌年離婚。1962年,她和一位美籍雕刻家再婚,生下一子,又在隔年離婚。此後她長年維持雙性戀的同居生活。二段婚姻之後,莎岡的情史變得多采多姿,與許多媒體娛樂界知名人物傳出同性情,像是 70年代法國雜誌《花花公子》主編 Annick Geille、好萊塢當時的第一美女艾娃嘉納。她在愛情裡流浪追逐,直到遇見時裝造型師佩姬・羅奇(Peggy Roche)這位她末生的生活伴侶,莎岡的感情才下了最後的註解。
波西米亞式的遊牧愛情
「我覺得愛情就像是一種疾病,一種吸毒狀態。有時候,可以為期三、四年,但不會更久。情侶們幸福相守的時間已比我預期地更久,但我始終不信永永遠遠。」
1958年,莎岡嫁給《日安憂鬱》的出版商,旋於翌年離婚。1962年,她和一位美籍雕刻家再婚,生下一子,又在隔年離婚。此後她長年維持雙性戀的同居生活。二段婚姻之後,莎岡的情史變得多采多姿,與許多媒體娛樂界知名人物傳出同性情,像是 70年代法國雜誌《花花公子》主編 Annick Geille、好萊塢當時的第一美女艾娃嘉納。她在愛情裡流浪追逐,直到遇見時裝造型師佩姬・羅奇(Peggy Roche)這位她末生的生活伴侶,莎岡的感情才下了最後的註解。
莎岡與佩姬,圖片來源:來源
「愛,讓人免於孤獨;而明白人不能無愛而活,才是真正的悲哀。」
乖劣的迷人小魔鬼
1971年,她和西蒙.波娃等人抗議反墮胎法,之後又陸續遭控吸食古柯鹼、逃漏稅,但小說、劇本的創作仍未間斷。莎岡因心臟衰竭而病逝,享年六十九歲。隔年被法國 Elle 雜誌選為世界六十位傑出女性之一。
莎岡被後世稱為「迷人的小魔鬼」、「不滅的青春之神」,因為她似乎永遠是個女孩,活到老玩到老,一個太任性的女人,一個不及格的母親,她擁有情人、丈夫、姐妹、女性知己,還有她想要的小孩,卻始終感到人到末了終歸是孤獨的,她一直走在流行的話題中,她支持女性墮胎運動,而她同情學運也像是一種不假思索的浪漫,比別人更多些孩子氣,莎岡終其一生都在自己敘寫的虛無裡。
「愛,讓人免於孤獨;而明白人不能無愛而活,才是真正的悲哀。」
乖劣的迷人小魔鬼
1971年,她和西蒙.波娃等人抗議反墮胎法,之後又陸續遭控吸食古柯鹼、逃漏稅,但小說、劇本的創作仍未間斷。莎岡因心臟衰竭而病逝,享年六十九歲。隔年被法國 Elle 雜誌選為世界六十位傑出女性之一。
莎岡被後世稱為「迷人的小魔鬼」、「不滅的青春之神」,因為她似乎永遠是個女孩,活到老玩到老,一個太任性的女人,一個不及格的母親,她擁有情人、丈夫、姐妹、女性知己,還有她想要的小孩,卻始終感到人到末了終歸是孤獨的,她一直走在流行的話題中,她支持女性墮胎運動,而她同情學運也像是一種不假思索的浪漫,比別人更多些孩子氣,莎岡終其一生都在自己敘寫的虛無裡。
圖片來源:來源
「最困難的是要繼續走下去,但令人吃驚的是,無論如何你都走得下去。」
莎岡晚年失去了摯愛佩姬,又因為生活不健康身體上有許多疾病,最後只落得一個僕人陪著她,身邊的好朋友也相繼離世,而人終究是要一個人努力走完自己的人生,莎岡最後孤單的離開這個世界,有人說她晚年淒涼,因為她不再擁有年輕時享受媒體群眾圍繞的特權,你能說這樣的她很淒慘嗎?我們覺得不,莎岡已經預支了人一生中快樂的最大極限,她用盡了力,活完一整個精彩的人生。
「最困難的是要繼續走下去,但令人吃驚的是,無論如何你都走得下去。」
莎岡晚年失去了摯愛佩姬,又因為生活不健康身體上有許多疾病,最後只落得一個僕人陪著她,身邊的好朋友也相繼離世,而人終究是要一個人努力走完自己的人生,莎岡最後孤單的離開這個世界,有人說她晚年淒涼,因為她不再擁有年輕時享受媒體群眾圍繞的特權,你能說這樣的她很淒慘嗎?我們覺得不,莎岡已經預支了人一生中快樂的最大極限,她用盡了力,活完一整個精彩的人生。
圖片來源:來源
她離開也留下了法國永存的文學信仰,因為她法國文法裡多了一個形容詞:saganesque(莎岡式的),意思是:懷舊的,奇特的。莎岡一輩子都在叛逆,人們說她是永恆的文學少女,因為她不可置信充滿驚奇的人生,太濃豔、太亮麗、太戲劇化,也太荒唐,種種不可思議的荒謬卻更證明了她的真實性 — 若非如此真實的性格,怎麼能令生命綻放如此奇異的花朵,燦爛而早謝。
她離開也留下了法國永存的文學信仰,因為她法國文法裡多了一個形容詞:saganesque(莎岡式的),意思是:懷舊的,奇特的。莎岡一輩子都在叛逆,人們說她是永恆的文學少女,因為她不可置信充滿驚奇的人生,太濃豔、太亮麗、太戲劇化,也太荒唐,種種不可思議的荒謬卻更證明了她的真實性 — 若非如此真實的性格,怎麼能令生命綻放如此奇異的花朵,燦爛而早謝。
圖片來源:來源
躁鬱情人 莒哈絲
人們愛她筆下懸而未決的激情,她寫作女人零碎、曖昧的游離愛情,狂熱的愛情與大膽的情慾是她不變的主題,等待和死亡是她最喜歡的題材,她是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法國作家。
筆外的愛情更精彩
1914年生於法屬殖民地的越南,四歲父親死後莒哈絲的母親便靠著微薄的教師薪資獨養三兄妹,她的童年充滿貧窮與被母親兄長虐打的記憶,莒哈絲半自傳作品《情人》描寫童年時期的愛慾情仇,成為文壇經典。18歲後回到法國的莒哈絲卻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異鄉人」,疏離的用筆觸把人世間愛恨的痛苦化成文學上的美感經驗。
「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頹敗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躁鬱情人 莒哈絲
人們愛她筆下懸而未決的激情,她寫作女人零碎、曖昧的游離愛情,狂熱的愛情與大膽的情慾是她不變的主題,等待和死亡是她最喜歡的題材,她是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法國作家。
筆外的愛情更精彩
1914年生於法屬殖民地的越南,四歲父親死後莒哈絲的母親便靠著微薄的教師薪資獨養三兄妹,她的童年充滿貧窮與被母親兄長虐打的記憶,莒哈絲半自傳作品《情人》描寫童年時期的愛慾情仇,成為文壇經典。18歲後回到法國的莒哈絲卻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異鄉人」,疏離的用筆觸把人世間愛恨的痛苦化成文學上的美感經驗。
「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頹敗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圖片來源:來源
回到法國的莒哈絲,一生經歷著情慾的糾纏,二戰時甚至為拯救丈夫而成為敵方高層的情婦,在一個風氣還相當保守的時代,莒哈絲對於「性」的觀念已極其開放不受束縛。她最為人所知的兩段戀情:一是15歲在越南時愛上的中國男人,二是66歲晚年遇見一個深愛她的讀者,那是她最後的情人——洋・安德烈,足足小了她三十多歲,也同時是一個同性戀者。
「情人,微不足道。愛情是永存的,哪怕沒有情人,重要的是,要有這種對愛情的癖好。」
回到法國的莒哈絲,一生經歷著情慾的糾纏,二戰時甚至為拯救丈夫而成為敵方高層的情婦,在一個風氣還相當保守的時代,莒哈絲對於「性」的觀念已極其開放不受束縛。她最為人所知的兩段戀情:一是15歲在越南時愛上的中國男人,二是66歲晚年遇見一個深愛她的讀者,那是她最後的情人——洋・安德烈,足足小了她三十多歲,也同時是一個同性戀者。
「情人,微不足道。愛情是永存的,哪怕沒有情人,重要的是,要有這種對愛情的癖好。」
莒哈絲與安德烈,圖片來源:來源
莒哈斯曾剖析愛情:「所有愛的本質都既深刻又矛盾:『你殺我,我覺得好舒服。』」
他們懸殊的年齡和社會角色在當時社會是十分令人震驚的。有人說他們談的是文學的愛情,安德烈因為瘋狂的陷入莒哈絲文字的迷宮不可自拔的愛上她藝術的靈魂,他們的愛情是超越肉慾的,也是幾近暴烈的占有。
「愛是唯一真正具有重要性的東西。想將愛侷限成為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故事,這麼做很愚蠢。」
她不諱言曾經有過多段親密深刻的女同性戀情,但跟男人在一起才轟雷掣電。只是她交往過的男人都想要她隨伺在側,每一個都要她寫出一本大賣的暢銷書,她是這麼形容男人的:「他們脆弱,面對痛苦時措手不及。」
莒哈絲:「女人不需要被定義」
「我就是一個作者,就這樣,超越女人這個角色的天賦異稟。」
莒哈斯曾剖析愛情:「所有愛的本質都既深刻又矛盾:『你殺我,我覺得好舒服。』」
他們懸殊的年齡和社會角色在當時社會是十分令人震驚的。有人說他們談的是文學的愛情,安德烈因為瘋狂的陷入莒哈絲文字的迷宮不可自拔的愛上她藝術的靈魂,他們的愛情是超越肉慾的,也是幾近暴烈的占有。
「愛是唯一真正具有重要性的東西。想將愛侷限成為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故事,這麼做很愚蠢。」
她不諱言曾經有過多段親密深刻的女同性戀情,但跟男人在一起才轟雷掣電。只是她交往過的男人都想要她隨伺在側,每一個都要她寫出一本大賣的暢銷書,她是這麼形容男人的:「他們脆弱,面對痛苦時措手不及。」
莒哈絲:「女人不需要被定義」
「我就是一個作者,就這樣,超越女人這個角色的天賦異稟。」
圖片來源:來源
莒哈絲曾與西蒙波娃、莎岡等法國女性主義領銜者共同簽署了一份「343宣言」,為曾受強暴的女孩辯護、爭取墮胎權。共有343位女性具名連署,她們全部聲稱自己做過人工流產手術,這在當時是會被處以重罪的。當時她們這群女人開放的思想與特立獨行的作風被視為當時法國婦女解放的先驅。即使莒哈絲前衛形象鮮明,卻逃避「女性主義」、「女性作者」標籤,她說:「我就是一個作者,就這樣,超越女人這個角色的天賦異稟。」
「有的人就是不能理解,一個人是可以做一些明明知道不值得做,但卻還是會去做的事。」
莒哈絲曾與西蒙波娃、莎岡等法國女性主義領銜者共同簽署了一份「343宣言」,為曾受強暴的女孩辯護、爭取墮胎權。共有343位女性具名連署,她們全部聲稱自己做過人工流產手術,這在當時是會被處以重罪的。當時她們這群女人開放的思想與特立獨行的作風被視為當時法國婦女解放的先驅。即使莒哈絲前衛形象鮮明,卻逃避「女性主義」、「女性作者」標籤,她說:「我就是一個作者,就這樣,超越女人這個角色的天賦異稟。」
「有的人就是不能理解,一個人是可以做一些明明知道不值得做,但卻還是會去做的事。」
圖片來源:來源
她一生除了寫作,也寫劇本、拍電影,作品《情人》與《廣島之戀》也都被搬上了大螢幕。莒哈絲與法國大導楚浮、高達等人同為60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推手,實踐新浪潮運動中「導演之眼如同作家之筆」的理念,也就是推廣個人主義的導演電影。曾有人批評她的電影太過艱澀難懂,質疑她不該拍電影,但她卻說,自己的電影拍的是內心時間,不能用一般的電影敘事去看它。
「好像有誰對我講過時間稍縱即逝,在一生最年輕的歲月、最可讚嘆的年華,在這樣的時候,那時間來去匆匆,有時會突然讓你感到震驚。衰老的過程是冷酷無情的。」——《情人》
她一生除了寫作,也寫劇本、拍電影,作品《情人》與《廣島之戀》也都被搬上了大螢幕。莒哈絲與法國大導楚浮、高達等人同為60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推手,實踐新浪潮運動中「導演之眼如同作家之筆」的理念,也就是推廣個人主義的導演電影。曾有人批評她的電影太過艱澀難懂,質疑她不該拍電影,但她卻說,自己的電影拍的是內心時間,不能用一般的電影敘事去看它。
「好像有誰對我講過時間稍縱即逝,在一生最年輕的歲月、最可讚嘆的年華,在這樣的時候,那時間來去匆匆,有時會突然讓你感到震驚。衰老的過程是冷酷無情的。」——《情人》
圖片來源:來源
莒哈絲的人生就是一本富饒的小說,充滿著愛情裡的失語和對話,流星般不斷墜落的的情慾劃過她的一生。她是溫柔也是暴躁的,她的書寫讓人瘋狂身陷泥淖,有人說失意的人絕不能讀莒哈絲,因為她的文字是那麼的瀕臨墜落的邊緣,莒哈絲晚年沈迷酒精、甚至酒精中毒,不羈的一生塑造了她成為書迷心中的傳奇女作家,在封閉的年代裡她坦然敘寫自己的情慾,她不斷渴求愛與死之間的原慾,一生也算是愛足了世間的靈魂,得到飽滿的愛情。
延伸閱讀:《愛相隨 義籍女議員帶著寶寶闖政壇》
《女性躍上前線殺敵 美國開放更多軍職歡迎女大兵》
《難民們的天使 東非「哈瓦媽媽」的故事》
推薦女人迷網站文章:《女人,可以不一樣:柯夢波丹傳奇總編輯海倫布朗傳奇的一生》
《15個替女人爭一口氣的珍貴瞬間!》
《凝觀自己的女性藝術家 芙烈達‧卡蘿》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女人迷 womany------
女人迷網站
女人迷網站,華人第一女性全方位生活網站,最有女性意識的女性網站,我們為女人而生,也為女人而寫,致力於 Empower woman ,提供時尚、心靈、健康、職涯、藝術生活等內容照顧女性需求,讓每個女人知道自己可以活出最想要的樣子。我們想對你說 women are many,you are the only. http://womany.net/
莒哈絲的人生就是一本富饒的小說,充滿著愛情裡的失語和對話,流星般不斷墜落的的情慾劃過她的一生。她是溫柔也是暴躁的,她的書寫讓人瘋狂身陷泥淖,有人說失意的人絕不能讀莒哈絲,因為她的文字是那麼的瀕臨墜落的邊緣,莒哈絲晚年沈迷酒精、甚至酒精中毒,不羈的一生塑造了她成為書迷心中的傳奇女作家,在封閉的年代裡她坦然敘寫自己的情慾,她不斷渴求愛與死之間的原慾,一生也算是愛足了世間的靈魂,得到飽滿的愛情。
延伸閱讀:《愛相隨 義籍女議員帶著寶寶闖政壇》
《女性躍上前線殺敵 美國開放更多軍職歡迎女大兵》
《難民們的天使 東非「哈瓦媽媽」的故事》
推薦女人迷網站文章:《女人,可以不一樣:柯夢波丹傳奇總編輯海倫布朗傳奇的一生》
《15個替女人爭一口氣的珍貴瞬間!》
《凝觀自己的女性藝術家 芙烈達‧卡蘿》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女人迷 womany------
女人迷網站
女人迷網站,華人第一女性全方位生活網站,最有女性意識的女性網站,我們為女人而生,也為女人而寫,致力於 Empower woman ,提供時尚、心靈、健康、職涯、藝術生活等內容照顧女性需求,讓每個女人知道自己可以活出最想要的樣子。我們想對你說 women are many,you are the only. http://woman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