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讓你左右腦並用
你知道嗎?說中文的人其實是愛動腦一族,最新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指出,使用像是中文這樣有抑揚頓挫音調的人,他們大腦會展現出不同於其他語言使用者的反應,也就是說,說中文者的大腦在處理資訊時,會呈現同時使用左右腦的狀態,這與過去認為「左腦是主要處理語言區」的發現相當不同。
這份研究是由北京大學及其他大學共同進行,學者們發現不論母語是中文或是英文,兩個族群的左腦在處理資訊時都出現反應,特別的是,中文母語者的右腦也一樣顯現出反應,尤其在有關音樂、音調等區塊的活動特別顯著,這裡在過去被視為與處理語言無關的區塊。
中文 泰文 粵語 越南話
1950年代後期,神經語言學界的學者們就開始探索語言是怎麼影響人們的認知和生理行為,而最新的學習理論(connectionism,亦稱聯結論)就支持某些語言在處理訊息時必須動用到左右兩腦;這次的研究發現,其重要程度不只是讓醫界在進行語言相關的腦部手術時有更多依據,也更能幫助學界了解語言的組成和學習是從何而來。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彭剛教授(Gang Peng)表示,「(大腦)處理音調的過程對理解音樂相當重要,這對語言中的音調也是同等重要。根據目前研究發現,我們可以合理推斷所有涉及到語音抑揚頓挫的語言,都會使用到左右半腦。」除了中文外,其他也會根據不同語音區分意思的語言諸如越南話、粵語以及泰文。
語調 v.s. 音調
根據學者研究,中文和英文母語者的左半腦在處理訊息時都出現活動,分別是左腦的前額葉腦迴區(inferior frontal gyrus,圖中標記F)、顳葉前區上迴(the an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gyrus,圖中標記A)以及顳葉後區中迴(the posterior middle gyrus,圖中標記P)等三區塊。
特別的是,中文母語者在顳葉顳上迴(superior temporal gyrus,圖中標記R)也出現活動狀態。
編註:中文可以用語音不同來區別意義,例如一、宜、以、億;英文則是輕重音表達說話者的態度,例如「Yes?」或是「 Yes.」。
絕對音準表現優異
這樣的語言特質會讓人出現甚麼差異嗎?根據彭剛教授,他表示使用抑揚頓挫語言的人們,可能會在辨別精準音調上表現優異,過去已經有研究指出,使用這類語言的人們在音樂學習上會有特別優秀的表現。
至於正在學習中文的人來說,例如臉書創辦人祖克伯或是正在出訪中國的威廉王子,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會發現想要拆解抑揚頓挫來辨別不同意思是相當費力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