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俄與中國結盟抗西方

從去年開始,俄國就受到歐美國家的制裁,使得國內的經濟大受影響。為了突破制裁,俄國開始一步步靠近中國這個口袋深實力也堅強的國家,《半島電台》記者就分析了俄國的行動,帶我們來一探俄國與中國之間小心翼翼的合作關係。

文章插圖

怕中國殖民俄國

在莫斯科的東南區有個秘密市場只有中國華僑和莫斯科老饕才知道。這家叫做薩多佛(Sadovod)的批發市場裡,有 24家商店可以買到來自中國的香料、醬汁和蔬菜。有些市場小販會說一點俄文,但所有的人都拒絕接受拍照,他們會這麼小心是有道理的,因為俄國人害怕中國移民會成為「殖民者」,殖民俄國。

現在,俄國土地大約是一個美國再加上一個澳洲,總人口 1.43億,人口正在逐漸減少。俄國跟中國相交的邊界長達 4,200公里,1969年的時候兩國還差點為了一個小小的島嶼爆發全面戰爭(註)。

越來越近的中、俄

雖然當時差點開戰,現在的俄國已經開始把中國當成新的策略夥伴,並決定背對原本吸引它的西方國家。因為俄國的政治野心、文化影響和石油出口等因素,俄國一直想要靠近西方國家,卻不得其門而入。

有些分析師預測,中俄的結盟代表了未來歐亞大陸局勢的大變動,也挑戰了美國在冷戰後統治世界的霸權。卡內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分析師崔寧(Dmitri Trenin)就說:「比起柏林,莫斯科現在跟北京的關係更近。」

崔寧在 4月時寫道:「對中國來說,用和平手段增加它在歐亞大陸的卓越地位,可以讓它更能夠在這個世界奪取正當地位。美國在 15-20年前左右,可以說是歐亞大陸的霸主,但這次他們會站在旁邊看。」

中國和俄國已經達成史上最大的能源交易之一,也在中國的東海跟地中海兩個地方進行海軍聯合訓練,並發誓要打擊中亞和中國新疆的恐怖主義。此外,俄國也把先進武器賣給中國,中國的太空船神舟號也是以俄國的聯合號太空船(Soyuz)為基礎設計的。

編註:根據《維基百科》,這裡指的是 1969年的珍寶島事件,珍寶島位在中國、蘇聯邊界的烏蘇里江上,當時的中國和蘇聯因為邊界問題,多次在珍寶島上爆發衝突,差點引起全面戰爭,這場衝突也終結了中蘇 20年的盟約。

文章插圖

歐洲向俄國說NO

好幾個世紀以來,俄國一直試著要讓「歐洲大家庭」接納它,1991年蘇聯瓦解之後,俄國就找上德國,想要組成地緣戰略上的夥伴,藉由俄國的資源和德國的技術來抵制美國霸權。

不過,西方國家在去年(2014)為了烏克蘭問題,對俄國實施經濟制裁,凍結俄國官方人士的資產,也禁止部分技術輸入到俄國。另外,國際油價的下跌衝擊俄國貨幣盧布,打擊了俄國的經濟成長。

俄國了解到,如果他們想利用本身「能源巨人」的優勢,藉由威脅關閉天然氣供應,來把它們的政治意圖強加在歐洲或是前蘇聯國家身上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西方國家就成為了一個催化劑,推動俄國轉向中國的懷抱。

強硬的談判家

莫斯科遠東研究中心(Far East Institute)的中國研究專家伯格(Yakov Berger)說:「到目前為止,(雙方)已經設下了一個限制──那就是俄國跟中國都不想要結成完全的同盟關係來對抗西方跟美國。」

俄國好幾次威脅歐盟,說要把石油跟天然氣導到遠東地區,忽略了自己的口袋不夠深,資金不夠做這件事。

不過,中國是個口袋夠深的客戶。

中國擁有足夠的資金,但同時也是個挑剔的客戶,數十年來俄國賣石油給多達 24個國家,這次得要面對一個擁有發言權的挑剔客戶。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製造商聯盟(Union of Oil and Gas Producers of Russia)負責人席莫(Gennady Shmal)說:「中國人是很強硬的談判家。」

文章插圖

簽下 12兆的協議

6月的時候,俄國超越沙烏地阿拉伯和安哥拉,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商。現在,俄國每年出口超過 3千萬噸的原油到中國,這大約是俄國生產的 15%,交易的時候用的是人民幣,而不是美元。接著,俄國再從中國輸入用來生產石油的設備和材料。

席莫說:「考慮到經濟制裁,中國是供應設備和材料的國家裡,最讓人感興趣的一個。」

去年 5月,俄國和中國達成一個 4千億美元(折台幣 12兆)的協議,俄國負責在接下來 30年內,每年供應將近 38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給中國。值得注意的是,比起俄國天然氣公司(Gazprom)在 2014年賣到國外的 1,60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大部分賣給歐洲),給中國的 38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佔不到四分之一。

4千億美元的協議遭到批評,因為這份協議要花上將近 700億美元(折台幣 2.17兆)蓋天然氣管,一路延伸到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諷刺的是,黑龍江省正是俄國、中國在 1969年時曾經吵到差點要全面開戰的地方。

文章插圖

是敵人也是朋友的中亞

俄國在賣石油到中國的時候,還必須跟中亞地區的國家競爭。現在,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已經透過三條中國打造的管線賣出國內產的天然氣;哈薩克也從 2006年開始,把裏海產的石油送進中國西北部。

另一方面,中亞也是俄國和中國爭奪的地方,俄國到現在還是認為,中亞是俄國「脆弱柔軟的肚子」;中國則是認為中亞是中國的「野蠻西方」,也是石油跟天然資源的產地以及一個超過 5千萬人的市場。

令人驚訝的是,根據分析師所說,俄國跟中國在中亞的競爭關係,反而促成了中俄的結盟。

政治分析師穆欣(Alexei Mukhin)說:「中俄會開始結盟是因為競爭上的矛盾,甚至是因為他們在中亞的位置引發的衝突已經開始浮現。不過,俄國和中國靠著成為同盟,解決了這些衝突。」

文章插圖

歐亞經濟共同體 VS 新絲路

中亞不但是俄國最有野心的計畫「歐亞經濟共同體」的重心,同時也是中國重要計畫「新絲路」的中心。

以俄國為首的歐亞經濟共同體(Eurasian Economic Union) 大多被認為是蘇聯的化身,成員包括了中亞的哈薩克跟吉爾吉斯。

中國龐大的新絲路計畫也會經過中亞,這項計畫要越過原本的絲路路徑,透過建造新鐵路、高速公路、天然氣管線以及從巴基斯坦到波蘭的邊界管制站,近一步拓展絲路的影響範圍。

7月中的時候,金磚五國(註)在俄國烏法市(Ufa)舉辦高峰會,在會議上俄國和中國的官員發誓要「連接」歐亞經濟共同體跟新絲路計畫,創造一個「全新的重要地帶」。

上海合作組織

在冷戰結束後,中亞也成為全球最有野心的地緣政治團體眼中的焦點。舉例來說,跟金磚五國高峰會在同一時間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SCO)的會議也值得注意。

2001年的時候,俄國、中國和四個中亞國家為了解決邊界衝突,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這個組織很快地變成一個橫跨五分之三歐亞大陸以及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安全集團。而且,佔了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在金磚五國會議上同意要加入這個團體。

編註:所謂的金磚五國集團是由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所組成,再以這五國的英文國名首字字母縮寫來組成金磚五國的名稱。

文章插圖

俄國不再是「老大哥」

目前,俄國和中國雖然已經公開握手合作還談好了協議,雙方的合作關係卻是離平起平坐還很遠。中國現在並不急著要從各方面抵抗或是支持俄國,舉例來說,中國雖然反對西方制裁俄國,但他們也不認同俄國吞併克里米亞的行動。

另一方面,俄國也反對中國說要建立上海合作組織銀行的提議,並且把成員國都轉進歐亞經濟共同體的自由貿易區,擔心中國的行動會傷害到俄國的企業和出口商。

中國的愛國主義者,也一直對 150年前俄國奪走滿清時代的領土這件事耿耿於懷。還有,中國雖然是俄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但俄國在中國的總體貿易裡佔不到 3%。

不意外的是,俄國沒辦法再當「老大哥」,也很難在這場中俄的雙人舞中扮演領導的角色。

研究中國的專家伯格說:「(俄國)會同意當一個服從的角色嗎?這個角色又會是什麼樣子呢?這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國還有西方國家的行動來決定。」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