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網上「曬小孩」 專家告訴你有風險

你的寶寶剛剛一覺到天明,身為家長的你拍下他的睡姿放上Instagram。

你的寶寶剛剛不小心吐了,身為家長的你拍下他病懨懨的樣子,放上Facebook求助。

這些都是人們常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照片,這種「家長曬娃」(sharenting)的行為,有時是因為自家孩子太可愛,忍不住想放上網跟大家一起分享,有時則是希望尋求網友們的經驗,為焦頭爛額的爸媽指點迷津,然而,這種行為卻為孩子帶來無形的威脅。

文章插圖

還在肚子裡就被曬

根據統計數據,家長們在第一個小孩長到五歲前,平均會在社群媒體上PO出 1,000張「曬娃照」。

在美國,一份 2010年的調查顯示,平均有 90%的兩歲孩童,早就有自己的網路身分,有 80%小於兩歲的孩子身分和照片已經出現在社群媒體上。許多孩子更是在母親肚子裡時,就已經以一張超音波照登上網路。

曬娃好處多  但也有風險

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孩子的照片和消息,除了可以讓遠方的家人參與育兒的過程,也可以跟經驗老道的父母請教,然而,這些好處的背後是對孩子身分還有自主權的威脅。

有PO才能享天倫

家庭心理學家洛德金(Angharad Rudkin)說:「許多家長不能只是和他們的孩子共享天倫,還得PO在Facebook上。如果你因為PO上天倫照才能享受和孩子共處的時光,那麼是時候重新思考了。」

文章插圖

家長PO文自由 vs 孩童隱私權

孩子們過了牙牙學語的時期,或許會發現自己在網路上被家長形塑的身分。有鑑於網路的可搜尋性、分享性還有永久性,家長和貼文者的雙重角色受到孩童隱私、同意權還有親子關係的挑戰。

因此,研究人員、小兒科醫生還有兒福人員希望大眾關注這一塊,深入了解父母PO文的自由和兒童隱私權間的衝突。

早就幫寶寶創好帳號

「等到孩子夠大可以自己使用社群媒體時,許多人早就有家長幫他們創設的數位身分,」密西根大學兒科研究人員克拉克(Sarah J. Clark)接著說:「一方面,社群媒體提供現代父母一個他們覺得超有用的出口。另一方面,有的人開始擔心過度曬娃會對孩子的安全和隱私造成威脅。」

家長曬娃沒惡意

佛羅里達大學法學院教授兼兒童與家庭中心副主任史坦柏(Stacey Steinberg)說:「很少家長是基於惡意才曬娃,但他們還沒體認到他們貼出的資訊可以在網路上流傳多久和多遠。」

文章插圖

隨時PO孩子在哪  現實世界恐遭綁

典型的曬娃貼文常常會包含孩子的名字與生日,他們的身分會受到威脅,孩子的照片也有可能被其他人利用,在網路上假裝成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甚至會即時PO出孩子的所在地點,虛擬世界的綁架可能過渡到實體世界中,讓他們的人身安全大打折扣。

遭戀童癖網站盜用

在史坦柏教授即將出版的論文《曬娃:社群媒體時代的孩童隱私》(Sharenting: Children’s Privacy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一文中,她寫到有一名部落客在網上公開她在訓練雙胞胎大小號的照片,「隨後她發現有陌生人取用那些照片,下載修圖後把它們散播到戀童癖網站上」,「這名母親警告其他家長不要把孩子的裸體照放上網,用Google搜尋功能找一下任何在網路上分享的圖片,還有重新考慮經營親子部落格的興趣」。

母親:我只能怪自己

我是那個要負責的人,我拍下了照片然後分享,我無法怪任何人只能怪自己。媽媽部落客

文章插圖

PO在私人社團也危險

即使家長將孩子們的照片PO在私人Facebook社團或私密Instagram帳戶中也有危險,因為這些私人社團裡的成員不一定彼此認識,對保護兒童隱私有共識。家長在曬娃時得信任私人社團的成員,還得信任這些成員在社群媒體上的隱私設定,否則小孩的照片一樣會外流。

美國「聖誕卡事件」

舉例來說,2015年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發生了所謂的「聖誕卡事件」。

當時,強生(Johnson)一家做了一張專屬聖誕卡寄給親朋好友,這張聖誕卡上媽媽和兩個女兒的嘴巴都被貼上綠色膠帶,爸爸手舉寫著「地球和平了」字樣的小黑板,兒子則對著鏡頭比出大拇指。原本,這張照片只是家裡人間的玩笑,想不到在網上瘋傳,強生一家也遭到網友的瘋狂批評,認為這張照片中帶有濃濃的性別歧視。然而,也有其他網友認為,每一家的聖誕卡想怎麼設計,輪不到外人指手畫腳。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無論你站在哪一邊,這起聖誕卡事件都凸顯出曬娃的危險,這張照片中的三個孩子永遠無法消除網路上有關他們的痕跡。

文章插圖

抓不到明確的界線

史坦柏教授表示,對家長而言,什麼時候還有如何曬娃才適合沒有「明確的界線」,然而,家長無形中形塑了孩子的身分,而且這種身分很難在虛擬世界中移除,恐對孩子的自我實現有害。

家長都想打造mini me 

喬治城大學法律系教授謝爾曼(Jeffrey Shulman)表示:「家長很自然地想要孩子擁抱他們的價值觀,相信他們的信仰,但是,給家長過多的自由,讓孩子沒有真正的機會去擁抱其他價值還有相信其他信仰,到最後會變成專制。」

文章插圖

孩子有隱私  成年表現佳

史坦柏教授也持類似的看法,她說:「的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隱私權和支持且不專制的父母,他們在人生的表現上較好。研究顯示這些孩子總體健康佳,也比那些童年較少自主權的孩子,在成年時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孩子得在年輕時培養自己的身分認同,還有讓自己在公私領域的自我蓬勃發展,成年時也相同。」

給孩子說「不」的權利

讓孩子有說「不,別把照片和文字PO上網」的權利很重要,史坦柏教授補充道:「等到孩子長到四歲,他們就有自我意識」、「常常在網上PO出孩子狀態的家長,應該問孩子願不願意親朋好友知道他要被分享的資訊。」

曬娃底線:無法公開就別PO

史坦柏教授也提到曬娃的底線:「別在網路上分享你無法公開分享的事物。」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