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壟斷群雄爭鋒 澳門躍變全球最大賭城
回顧歷史,澳門賭業已經合法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在葡萄牙殖民統治下,澳門於1851年到1863年間已開始對賭博實行發牌制度,賭場一度多達200餘家,情況比較混亂,賭場之間不時發生衝突,令社會不安。
1962年左右,澳葡政府打破賭場的混亂情況,將賭業專營權交由霍英東、何鴻燊、葉漢等人組成的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持有。自此以後,澳娛壟斷當地賭業超過40年,直至1999年澳門主權移交為止。
澳門主權移交後,前行政長官何厚鏵重整博彩業,決心打破過去的壟斷經營模式。2002年,當局對外發出三張牌照,澳娛透過新成立的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其中一張牌照,保留經營權,另外兩張牌照則分別由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和永利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取得。
目前,澳門的著名賭場除原有澳娛經營的葡京外,還有新賭場永利、金沙和銀河等,澳門博彩業進入全盛期。
澳門開放賭業後,賭業在當地迅速發展,吸引大量中國大陸民眾、港人及海外遊客前往賭博,令當局稅收大增。
據統計,澳門在增發賭牌約10 年後的2013年,博彩業收入已是拉斯維加斯的六倍以上,當年收入高達澳門幣3,607億元(約新台幣1.32兆元),較2012年成長18.6%。
澳門官方統計顯示,2002年澳門開放賭業時,人均國內生產毛額是1萬6,703美元,而去年則是7萬1,984美元,成長了數倍。
由於賭業稅收大幅增加,過去幾年,澳門政府每年都向市民大灑金錢,既派發現金,又額外撥款存入市民的退休金帳戶內,以及資助市民各種福利開支,讓市民分享到好處。
一個中心一個平台 區域合作向多元化轉型
儘管賭業為澳門帶來龐大利益,但不少人卻憂慮澳門過於倚賴賭業,因為以產值計算,博彩業收入占澳門2014年GDP一半以上,即58.27%。
北京方面顯然也關注到這個問題,於是在澳門主權移交後, 致力協助澳門經濟走向多元化, 其中一個做法就是推動澳門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貿易橋梁。
2003年10月,中方在澳門舉辦「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邀請七個葡語國家的官員與會。其後,北京在澳門成立常設機構,定期舉辦論壇,致力拓展澳門的平台角色。
今年10月初,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程前往澳門出席「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期間他公布了多項措施,以鞏固和發展澳門在中國和葡語國家之間的平台角色。
訪澳門期間,李克強強調支持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建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所謂的「一個中心」指的是旅遊業,「一個平台」就是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平台。
北京當局協助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的「苦心」,外界有目共睹,但有人認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成效不大。
澳門時事評論員黃東日前接受香港《明報》訪問時就說,當初澳門開放賭業,也是期望能夠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但一直無法做到。他調侃說,當前澳門只有兩大行業,一是賭業,一是政府公務員。
關注當地工人問題的社運人士伍鍚堯也說,澳門稍好的土地都被賭業占據,使得其他行業難以發展。
不過,目前北京除了助推澳門與葡語國家的關係外,也把珠海市的橫琴島劃為經濟特區範圍,澳門在島上獲得許多優厚發展待遇。此外,明年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通車後,也許可為澳門經濟發展帶來新契機。
但這些優勢能否令澳門經濟走向多元化,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