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咬一口】用味蕾回到大航海時代 澳門土生葡菜的故事
在澳門街上轉一圈,或許可以看到不少餐廳推出「免治肉」、「葡國雞」、「大雜燴」這些我們平常在台灣不熟悉的菜餚,這些菜餚都被歸類成「土生葡菜」(Gastronomia Macanese)。
究竟什麼是「土生葡菜」、「土生葡菜」又有多美味呢?今天,小隊長要帶著你的味蕾一起去澳門,還要偷偷跟你說,去哪裡可以吃到最道地的「土生葡菜」喔!

圖為澳門「土生葡菜」中的經典菜式──「免治肉」,其中以醬油拌炒的絞肉,輕輕鬆鬆就能讓人配好幾碗飯。
Photo: 澳門旅遊局
圖為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發現者紀念碑」,這座 1940年出現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 15-16世紀大航海時代,帶領葡萄牙探索世界的航海家、傳教士等人。
Photo: Bert Kaufmann
在上圖這張 1502年的坎迪諾世界地圖(Cantino World Map)上,描繪了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發現到的世界。當時,葡萄牙水手就是從葡萄牙出發,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再航向印度、印尼,通過馬六甲海峽行經南海,最後落腳澳門。
Photo: Joopr
炒得鹹香下飯的絞肉搭配白飯和荷包蛋,這道「免治肉」是土生葡菜必吃的經典菜色。
Photo: 澳門旅遊局
圖為在澳門節慶場合或一家人團圓時,一定會出現的土生葡菜「大雜燴」,裡頭的食材和調味料融合了東西方的特色,是別具風情的一道菜餚。
Photo: 澳門旅遊局
看到上圖這碗「鮮蝦濃湯」,可不要被裡頭加入的米粉嚇一跳,這道土生葡菜與馬來西亞的叻沙有異曲同工之妙。
Photo: 澳門旅遊局
橄欖、酸黃瓜和馬鈴薯是搭配「非洲雞」最棒的副餐三劍客,也是土生葡菜中常常看見的食材。
Photo: 澳門旅遊局
圖為澳門著名的土生葡菜料理「葡國雞」,裡頭加入來自亞洲的香料和葡萄牙菜餚中常見的橄欖和臘腸,東西文化碰撞出好滋味。
Photo: 澳門旅遊局到葡萄牙吃不到:葡國雞
至於走在澳門街頭常常看到的「葡國雞」(galinha à Portuguesa),可千萬不要以為到葡萄牙吃得到這道料理,因為「葡國雞」同樣屬於土生葡菜。
廚師用薑黃、椰奶、咖哩等調製成棕黃色的獨特醬汁後,把醃製好的雞腿加入洋蔥、黑橄欖、水煮蛋、葡萄牙臘腸、馬鈴薯等一起拌炒,最後再加入獨門醬汁一起燜煮,「葡國雞」就上桌了!
上面這支短片中出現了一道又一道土生葡菜,每一道菜餚的背後都有故事。
土生葡菜的傳承挑戰
目前,這些檯面上看得到的經典土生葡菜佳餚,都是經過一次又一次文化上的碰撞,最後取得平衡進而融合在一塊的美味。
然而,土生葡菜的食譜常常是靠著家族間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傳,期間流失的菜餚不少,且就算是同一道菜餚,每家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大大增加了土生葡菜傳承上的挑戰,更別提在 20世紀之前,許多家族食譜都不外傳這件事。
土生葡人發揚光大
幸運的是,意識到土生葡菜需要好好記錄和發揚光大的土生葡人,已經開始透過出版食譜書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家族內向來不外傳的土生葡菜食譜。

圖為澳門著名地標「大三巴牌坊」,這裡原本是一座天主教堂,然而 1835年一場大火將整座教堂燒毀,只剩下教堂前壁,因為造型和中國古代的牌坊相似,故以牌坊稱之。這裡在 2005年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Photo: 澳門旅遊局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
而在 2012年,澳門文化局因為土生葡菜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元素,正式將土生葡菜中所展現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列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
「創意城市美食之都」
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將澳門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讓代表澳門美食的土生葡菜在吸納中西文化之長後,走向全世界。
現在,小隊長想邀請大家一起來體驗澳門美食、文化和藝術的完美交融,歡迎點選連結參加活動,豐富的禮物等你來拿呦!
精彩活動這裡走:https://g.yam.com/Pukws
【土生葡菜這裡吃😋】
👉利多餐室
澳門高士德士多紐拜斯大馬路69號
+853 2856 5655
👉加路餐廳
澳門柏嘉街432-438號
+853 2875 1838
👉La Famiglia 澳葡之家
澳門木鐸街76號
+853 2857 613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