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為全球紙類回收王 每年接收千萬噸歐美國家廢紙
印度古吉拉特邦西部的一座回收場內,每天都有接連不斷的大卡車運來一堆又一堆的廢紙,這些山一般的紙類垃圾都來自歐美國家的紙類回收桶。

身穿鮮豔傳統紗麗的印度女性,在回收場中將廢紙一一分類。
美聯社/達志影像
如貨櫃屋般的廢紙堆在碼頭上等待貨船,準備被運送到海外的回收場。
路透社/達志影像回收垃圾不如想像中簡單
回收垃圾是一件很費事的工程,不只要在機器運作前確保待處理的廢物沒有混入其他種類的垃圾,有時還要進一步分門別類。
光是生活中常見的塑膠就有許多回收上的眉眉角角。像是有顏色的瓶子不能跟透明的瓶子一起處理,夜市常見的透明塑膠餐盒因為熔點不同,若是跟汽水瓶一起回收,會降低回收後的成品品質。
歐美無法負擔高昂人力
整理回收物所需耗費的人力,對人力成本高昂的歐美國家而言根本無法負荷。因此,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開始將塑膠、紙類等各種回收物運到亞洲,讓亞洲國家代為處理。

德國紙類回收處理場內,主管正在整理小山一般的廢紙。
美聯社/達志影像中國曾是世界回收場
過去二十五年來,中國一直扮演世界回收場的角色。《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指出,中國從 1992年至 2016 年,平均每年接收全球 70%的回收垃圾。他們的貿易貨船從中國運送便宜衣服和代工產品到美國後,回程前會把空船裝滿美國的回收垃圾,載回國內處理。
去年起中國停止進口回收物
2018年1月1日,中國頒布新規,停止進口廢塑膠、未分類廢紙、廢紡織原料等 24種垃圾,以維護國內居民的健康和環境。
此令一出,歐美國家急忙尋找新的回收物處理者。BBC報導指出,2018年前半年,印度從歐洲接收的廢紙量成長 200%,到 2018年10月底,從美國進口的廢紙量也成長超過一倍。
印度成為全球紙類回收王
英國最大的回收物出口業者 J and H Sales 的董事長貝齊(Ranjit Baxi)表示,隨著出口印度的廢紙量提高,貨船也越換越大台。今天,印度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紙類回收場。

人口爆炸的印度習慣閱讀實體書報,導致紙張供不應求。
路透社/達志影像
法國的紙類回收處理場內,一名員工在檢查壓成一塊一塊的廢紙堆。
路透社/達志影像造紙廠一度供不應求
對缺乏原物料的印度而言,用紙造紙是最好的解決之道。印度仰賴回收廢紙去製作新的紙張,但直至去年為止,印度國內的廢紙量都不足以滿足造紙需求,許多造紙廠甚至因為廢紙價格高昂而關門倒閉。
歐美廢紙補足缺口
印度的回收紙廠每年都需要 1千7百萬噸廢紙才能滿足現在的紙張需求,而印度國內的廢紙只有需求量的 30%,來自歐美國家的進口廢紙正巧補足了缺口,大量的進口作業也為當地碼頭、回收業者及運輸業者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造紙產業前景吸引外資
紙類回收業務在印度的成長甚至引來外資興趣。兩周前,中國的玖龍紙業與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工業發展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MOU),將在五年期間投入 6.3億美元(折台幣約 194億元),於該邦建立一間新的造紙企業。

大量廢紙容易混入不符回收規定的垃圾,造成回收業者和政府的困擾。
路透社/達志影像政府制定嚴格的回收物進口規定
紙類回收業務也不是沒有為印度造成麻煩。部分造紙廠在收到混有塑膠的紙類垃圾後,將幾個英美回收紙類供應商列入黑名單。印度政府政策制定智囊團的官員沙曼塔(Sujeet Samaddar)也說,他們正在協助政府制定更嚴格的回收物進口規定。
印度也不想進口回收塑膠
相比紙類,塑膠回收業務更令印度頭痛。在中國停止進口廢塑膠後,印度也在 3月1日宣布不再進口廢塑膠。根據英國《獨立報》的報導,印度每天都會製造出 2萬6千噸塑膠垃圾,已超出國內塑膠回收產業的處理能力。
紙類回收量只會越來越多
印度環保署表示,他們目標在 2022年前停止所有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以做到產業的永續發展並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而古吉拉特邦西部的紙類回收場裡,漂洋過海的廢紙仍在不斷增加,由身穿顏色鮮豔的傳統紗麗的印度婦女耐心分類,等待進一步的回收處理。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