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種菜來控制生活
在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民眾不得不待在家的此刻,這種失控的感覺令人無所適從,因此,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格外重要,「種菜」就是其中之一。
沒有比自己種來得更好了
從疫情升溫開始,人們對家庭園藝的興趣暴增,在家種菜不只可以陶冶身心,還可以避免前往超市與人搶菜。美國園藝產品公司Roger's Gardens的代表范德霍夫(Ron Vanderhoff)就說:「人們不想去公共場合,但他們又想要營養的食物,沒有比自己種來得更好了。」
熱搜關鍵字:種菜
根據Google Trends提供的數據,從三月底開始,熱搜關鍵字就是種菜,「如何從零開始種菜」的搜尋量更是比去年增長了 4,650%。
種子供不應求
與此同時,苗圃、家居修繕DIY店和園藝中心開始接到應接不暇的訂單,不管是種子、植物、園藝工具全都以飛快的速度從架上消失。美國種子公司Burpee Seeds的總裁博爾(George Ball)就說,在Burpee Seeds開業 144年的歷史中,今年三月他們賣出的種子是最多的,但依舊趕不上民眾爆量的需求。
第一次種菜就上手
各大苗圃也看準商機,將他們的庫存搬上線,讓民眾可以不接觸就買到種子、植物、培養土和園藝工具。除此之外,有的小型園藝公司也開始在網路上傳教學影片,讓「新手園丁」可以快速上手。
「勝利花園」每逢危機就出現
除了電子商務網站,社群媒體也吹起了園藝風,標籤「#勝利花園」(#victorygarden)在Instagram上使用的次數已經超過 7萬次,也讓人回想起每逢危機就會出現的「勝利花園」。
什麼是「勝利花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民眾被鼓勵打造「勝利花園」:在後院、花台、公園等所有能找到的空地種植蔬果和香草,以此來自給自足甚至將收成提供給軍隊與盟友。
園丁軍團參上!
美國歷史學家海登-史密斯(Rose Hayden-Smith)表示,當時政府推廣「勝利花園運動」,並且要民眾把打造「勝利花園」當作一種公民責任,目標是在家裡增加食物生產,行有餘力再供應到戰場上。在政府的宣傳海報上,更不時使用軍隊的意象,讓待在家的女人和小孩成為園丁軍團和土地士兵,與美國大兵們一塊向前行。
糧食短缺靠它幫忙
事實上,當時許多農夫都被徵召上了戰場,整個美國的確因此而少了能種菜、施肥和收成的人才。不僅如此,原本載運糧食的火車有部分也改成替前線輸送軍武,因此糧食短缺必須要靠「勝利花園」來幫忙。
全民總動員 大家一起種菜
在美國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伐木大亨帕克(Charles Lathrop Pack)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國家戰爭園藝委員會(National War Garden Commission),專門鼓勵和教育民眾投入種植蔬果、自給自足。美國聯邦教育局也不落人後,發起了「美國學校園藝軍計畫」(U.S. School Garden Army),動員學生們在校園空地種菜。
公園、校園、空地 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從這個時候開始,「勝利花園」在公園、校園、防火通道、空地和後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到 1918年總共出現超過 500萬座新花園,並且生產出大約 145萬夸脫(相當於 145萬公升)的罐頭蔬果。
經濟大蕭條再次發揮功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們依然繼續照顧著「勝利花園」,並且在 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再次發揮餵飽一家老小的功用。
「你可以幫忙」
緊接著,美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花園」更加蓬勃發展。在 1943年的政府宣傳廣播中,當局是這麼呼籲民眾的:「你可以幫忙打贏這場食物生產的戰爭,你可以幫助我們的戰士獲取他們需要的食物,你可以幫忙省下用於製作商業罐頭的重要金屬。」
美國第一夫人也來種菜
1942年,美國開始實施戰時食物配給制,這讓民眾益發仰賴「勝利花園」的收成。為了展現與人們站在同一線,時任美國第一夫人的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也在白宮草坪上開墾出「勝利花園」。
超過蔬果總生產量的40%
根據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出現了 2,000萬座「勝利花園」,生產了大約 800萬噸的蔬果,超過國內蔬果總生產量的 40%。
就跟烘焙一樣能紓壓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每每在危機時刻「勝利花園」就會出現,不僅能提振士氣、降低農人肩上重擔,還可以填飽民眾的肚子。在疫情當前的現在,開墾一座「勝利花園」就跟打掃家裡或是烘焙一樣,能替在家隔離的民眾紓壓。
當我們與綠意互動
《停止美化環境,開始美化人生》(Stop Landscaping, Start Lifescaping,暫譯)一書的作者阿倫(Monique Allen)說:「當我們和綠意與戶外環境互動,我們的呼吸能夠更深層、更平穩。最終,這能讓我們的血液充滿氧氣,並且釋放被視為天然止痛藥和情緒增強劑的腦內啡。」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勝利花園」又紛紛冒出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