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世界第2大電影工業「奈萊塢」

奈及利亞電影工業蓬勃發展,有著奈萊塢(Nollywood) 這個響亮的稱號,最近甚至打敗了美國的好萊塢(Hollywood),跳升為世界上第二大的電影工業,跌破許多人的眼鏡。

文章插圖

奈萊塢的驚人發展,讓人忍不住好奇這個神秘電影工業成功的秘密,《路透社》的奈及利亞籍記者阿奇勒亞 (Akintunde Akinleye)就用照片和文字告訴我們他眼中的奈萊塢是什麼樣子。(以下皆以記者自述角度撰寫)

地獄般的困難

一開始,我不太確定我拍攝的奈及利亞電影產業照片──也就是一般大家所說的「奈萊塢」照片會不會刊登出來。我在進行準備工作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像是和電影製作人及相關人士約好的訪談都以失敗收尾;還有一次本來已經獲得現場拍照的許可,後來拍攝方換了地點卻沒有通知我。

除此之外,要進到奈及利亞首都拉哥斯(Lagos)的豪華電影院,更是像在地獄般的困難,即便如此,計畫還是慢慢地有了進展。

其實早在進行這次採訪前,我就有想過要報導奈萊塢的故事,最早有這個想法是在2008年年初,一位身兼模特兒與演員身分的朋友建議我到印度去拍攝一部奈及利亞和寶萊塢演員共演的電影,然而這趟旅行到最後始終沒有成行。

直到最近,藉由《路透社》的幫助,我終於有機會可以實現構想,探討為什麼奈萊塢可以在奈及利亞這個到處都是衝突和貧窮的國家發展的這麼好。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非洲有好幾百萬人收看奈及利亞電影,除了非洲,奈萊塢電影在海外也同樣受到歡迎。幾年前我利用假日搭乘巴士到非洲西部的加彭(Gabon),在位置上坐定後,電視螢幕上播放的電影,正是從奈及利亞買進來的。

小補充:好看到連App都有

在非洲,奈及利亞電影的銷售成績比好萊塢多很多,還出品了專門的App,比起好萊塢所出產、以美國視角為主的影片,奈萊塢電影帶給觀眾「家」的親切感受,更能被非洲市場接受。

近來,奈及利亞的製作公司參加國際影展,使得奈萊塢的曝光度更加提升,在歐洲、南美、加勒比海地區都可以看到,美國甚至還有電視頻道Afrotainment專門播放奈萊塢電影。

文章插圖

奈萊塢帶來大把的鈔票,無論是跟電影有直接關係的產業,還是其他像是廣告商或是贊助商的間接產業都收穫不少。奈及利亞用小成本製作拍攝了數千部電影,而且電影在數十年前就進軍電視,在電視台上播放。

小補充:首映不在電影院

維基百科》提到,奈萊塢電影大多不會在電影院上映,而是直接以DVD、VCD的形式釋出到市場中,這種上映方式稱為「影帶首映(straight-to-video)」。

1個便當1片VCD

奈萊塢拍電影的速度很快,每個禮拜都會有新電影釋出,由於每片VCD的售價只有1-2美金(約台幣3-60元),對於大多數的奈及利亞人來說是可以負擔的價格,平均每部電影可以賣出5萬片,熱門電影甚至可以賣到數十萬片,為製作公司帶來驚人的收入。影帶首映加上奈及利亞的便宜勞力,吸引越來越多人投入奈萊塢電影製作。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電影《Ake》拍攝中,一名女演員飾演著手裡拿著板子的老婦人。



 

文章插圖

緩和政治緊繃

在拉各斯大學的學術論壇上,我的朋友告訴我奈萊塢電影在調解政治緊繃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認為奈萊塢電影安撫了奈及利亞,甚至是進一步防止內戰發生。

我並不是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因為我認為電影的功能還是以娛樂為主,但在看過奈及利亞製作人阿佛拉揚(Kunle Afolayan)與凱拉尼(Tunde Kelani)巧妙結合政治和諷刺議題的作品後,就可以發現奈萊塢在政治傳播上的重要性。

從1950年代和60年代開始,奈及利亞娛樂業有了很大的改變,電影製作組會開著大卡車到各個村落搭起布景拍電影。現在奈及利亞的電影工業比起過往不可同日而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09年的時就表示奈萊塢拍的電影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的好萊塢,僅次於印度的寶萊塢。

文章插圖

給非洲人的舞台

2013年8月,我到奈及利亞西南部的雨林旅行4天,看著現場的攝影機、光影與煙霧特效,工作團隊從電工到服裝師都充滿才華,所有人同心協力拍攝對非洲和海外非裔族群影響巨大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阿佛拉揚的《10月1日》,電影背景則設定在奈及利亞獨立前的關鍵時期。

去年7月1日,我也曾經拜訪另一個城市阿貝奧庫塔(Abeokuta),探訪另一部電影《Ake》的拍攝。這部電影是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索因卡(Wole Soyinka)童年時代的自傳。

大部分的人認為奈萊塢的電影是廉價和煽情,但也有人認為奈萊塢提供了一個讓非洲人述說自己故事的舞台。不論你認同的是哪一邊,奈萊塢正散發強而有力的光芒,我想要看看奈萊塢的能耐,看它最後到底會走到怎樣的高度。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