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挑戰,耶魯研究:待在舒適圈對大腦沒好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黃嬿  

在強調競爭力的職場文化中,有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環境叫做舒適圈,但也有人認為如果能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舒適圈待一輩子也沒有什麼不對,許多人甚至視之為幸運。但是太過依賴舒適圈有可能會讓人失去競爭力,一項耶魯研究發現,在舒適圈太久的話,大腦的學習區域也可能會關閉運作。

文章插圖

耶魯大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 Daeyeol Lee 進行一系列猴子實驗,測量猴子在執行目標時的大腦活動,結果發現猴子大腦出現明確的運作模式,即如果猴子可以預測目標的回報頻率,那麼與學習相關的大腦區域基本上就會關閉,額葉皮層區域的活動顯著減少,當猴子無法猜測會發生什麼事時,他們的學習中心就會打開。

具體運作是這樣,科學家讓猴子按一些按鈕,按下這些按鈕會得到果汁當作獎勵,有時候這些按鈕的獎勵頻率與果汁量是固定的,但有時候科學家會故意調換按鈕的獎勵頻率和果汁量,來增加環境不確定性,他們發現當模式固定時,猴子大腦中掌管學習的額葉皮質活動大大減少,反之不確定性出現時則增加。

文章插圖

科學家表示,人們的大腦在生活中經常處於類似的運作狀態,取決於環境的穩定性,例如當你知道日本的火車將在預定時間的 30 秒內到達時,通常大腦不需要學習,但是如果在紐約較為混亂的地鐵中,可能有更迫切的理由去了解潛在延誤的原因。

在生活的許多領域,包括專業領域,我們都希望不斷改進和學習,科學家說,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避免陷入舒適區,轉向挑戰不可預測,看上去難度較高的途徑。 Daeyeol Lee 表示,這項研究最重要的見解是大腦的功能以及學習的本質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環境的穩定性進行調整。當你進入一個更加新奇和不穩定的環境時,可能會增強大腦吸收更多資訊的能力。

文章插圖

不過訓練大腦不是非得要換工作才行,畢竟每個人對工作的定義與期待不只是訓練大腦這麼單純,科學家建議每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建立多樣性、不確定性和新鮮感。

譬如出國旅遊就是一種開創大腦學習力的作法,如果沒辦法老是出國,也可以改變日常生活,即使是新的午餐地點或下午活動,也可以讓大腦進入學習模式,幫助掌握新技能或以新的眼光看待舊觀念。另外一種方式是開始一個新計畫,可能會失敗,但也可以保證學到一些東西。或是尋找奇怪的新想法,和意見相左的人交談,這既可以培養同理心,也是一種學習助推器。

雖然一直在舒適圈的生活可帶來穩定且寧靜的感覺,但科學家已經證實這種生活不會對大腦有什麼幫助。此研究已刊登在神經元期刊 《Neuron》。


延伸閱讀:《為什麼認錯這麼難?
走出同溫層 致力於和3K黨當朋友的非裔美國人
在海外比較能追尋自我?最新研究告訴你

參考資料:
01 Science Has Just Confirmed That If You’re Not Outside Your Comfort Zone, You’re Not Learning
02 Aren’t sure? Brain is primed for learning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