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觀光平台的意外發現
今日(19),秘魯文化局發布聲明,表示他們在一處小山丘上找到了貓咪圖樣的納斯卡線(後稱納斯卡貓),聲明中指出,他們是在尋覓適合觀光客欣賞納斯卡線的平台時意外發現了它。
這幅納斯卡貓因為座落在山丘上,讓線條因為長年的石頭滾落、侵蝕變得幾不可辨,所幸「在接下來幾周,這幅地畫已經被清理完畢並保存了下來」。
納斯卡貓 存在年代相對早期
納斯卡線考古團隊負責人伊斯拉(Johny Isla)指出,透過把納斯卡貓拿去跟特定年代的紡織圖樣作比對,他們相信這幅源自帕拉卡斯(Paracas)文明的地畫作品,其年代介於公元前 500年到公元後 200年之間。
有鑑於目前大部分發現的地畫,都源自年代介於公元後 200-700年之間的納斯卡文明,因此伊斯拉相信,這次的發現將有助於考古學家進一步瞭解早期的南美文明是如何對後來的地畫產生影響。
什麼是納斯卡線?
在秘魯佔地 450平方公里的納斯卡線是指數以百計的幾何、動物地畫,這些地畫的長度在 15-365公尺不等,若只是單純的線條甚至可以到達好幾公里。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的介紹,納斯卡沙漠的岩石會因為氧化而呈現鏽蝕色,因此納斯卡線的繪製方式就是透過搬移石頭,讓呈現鏽蝕色的石頭和顏色比較淺的沙塵出現對比;也因為當地幾乎無風無雨,才讓這些好幾個世紀以前的地畫有辦法留存至今。
一幅無與倫比的傑作
在納斯卡線於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它被形容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地面圖畫,其範圍、大小、數量、多樣性、傳統性都是其他類似作品無法比擬的」。
從地面觀察到AI技術
回首納斯卡線的歷史,1926年,秘魯考古學家謝斯佩(Toribio Mejia Xesspe)是第一個對此展開系統性研究的學者,然而當時的飛行技術仍不普及,因此只能從地面上觀察,一直到 1930年代商用飛機普及起來後,納斯卡線才逐漸受到大家重視。
這幾年來,各種新興技術也讓學者得以用更方便的方式尋找隱藏在沙漠某端的納斯卡線,像在去年 11月,日本山形大學的研究團隊就利用無人機以及十年來的衛星空拍圖,結合AI分析技術,成功找到 143個納斯卡線。
科技之力 效果顯著
這次發現納斯卡貓的考古團隊負責人伊斯拉在言談間也談到科技之於考古的幫助,他說:「這幾年使用現代科技真的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雖然以前就能用飛機空拍,但我們現在可以用無人機拍到高度非常低的照片。」
納斯卡線 為了什麼而存在?
不過直到現在,納斯卡線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存在仍眾說紛紜,雖然畢生在此研究納斯卡線的德國學者瑞秋(Maria Reiche, 1903-1998)相信這些圖騰和天文曆法有關;不過現在更多學者認為比起曆法,納斯卡線比較可能和宗教儀式有關。
一如國家地理學會常駐探險家萊因哈德(Johan Reinhard)在他的書《納斯卡線:起源與意義的新觀點》(The Nasca Lin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ir Origin and Meanings,暫譯)中所提及:「大多納斯卡線的線條並沒有指向任何地理或天文地平線,反而會指向祈求雨水或作物豐收的儀式地點。」
考古工作 馬不停蹄
而對於考古團隊負責人伊斯拉來說,這也是他們會持續探索的一道謎題。伊斯拉坦言能不斷發現新的納斯卡線對他們來說固然令人振奮,但同時認為這一切都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在今年 5月的訪談中,伊斯拉才說他認為大概只有 5%的納斯卡線被發現。
不過,隨著納斯卡線被發掘的越多,人們對於這些納斯卡線的存在就會有越來越深刻的瞭解了。
上線時間:2020/10/19
增修時間:2020/10/20 修正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