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多進展少 氣候大會勉強達共識

2星期前,聯合國的華沙氣候大會 (Cop)在波蘭展開。由於政治和經濟的種種考量,各國難以達成共識,不得不延長會議時間。在經過長達 30小時的僵局後,最後各國代表終於達成共識來對抗全球暖化,為 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鋪路。
文章插圖
抗議活動者戴上面具,在華沙氣候大會的會場外上演行動劇。

進展有限
從許多大會參加者的報導中,可以發現華沙氣候大會達成實質上的進度相當少,環保團體對於各國未能做出明確的承諾也感到相當不滿。而日本宣布他們無法在 2020年達成減碳 25%的願景這件事,無疑是讓減碳行動更加雪上加霜。

本次華沙氣候大會引起各國爭議的,主要是各國在減碳行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是否應發資金給受到氣候變遷災害影響的貧窮國家。BBC環境線記者 Matt McGrath就針對這次的華沙氣候大會整理他的看法
文章插圖
差別待遇
過去在京都議定書中,針對不同經濟發展狀況的國家訂下了不一樣的減碳標準。現在,已發展國家希望新的標準能夠適用於所有國家,特別是近來備受矚目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以及印度。然而許多發展中的國家,例如委內瑞拉,希望新的氣候協定能夠延續京都議定書,給經濟狀況不同的國家不一樣的減碳標準。

小補充:保護地球的京都議定書
根據《維基百科》,1997年世界各國簽訂京都議定書,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環境,總計共有 174個國家和歐盟參與條約。當時參與的國家達成了共識,認為:

1. 無論從歷史上還是現在來看,已發展國家都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2. 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碳排放量還是很低的;
3. 發展中國家的排放控制應該和他們的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另一方面,中國、印度以及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目前被京都議定書豁免,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在工業化時期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並造成當今全球的氣候變化。
 
文章插圖
上圖為華沙氣候大會現場。

不是承諾,是貢獻
各個國家對減碳有著不一樣的期待,引起了發展中國家和已發展國家針對氣候協定中的用語,展開激烈的辯論。

氣候協定的其中一個段落寫道,所有國家都應該要做下「承諾」(commitments),引起中國和印度代表的不滿。他們認為「承諾」一詞不是恰當的用詞,認為應該將承諾改成「貢獻」(contributions) 才對。中國代表蘇偉表示:「只有已發展國家應該要有所承諾。」蘇偉同時也表示,聯合國只能期待發展中國家增加減碳行動,不應再有其他的要求。

最後,雙方終於同意用「貢獻」一詞代換原本的「承諾」。比起「承諾」,「貢獻」的彈性空間更大,讓美國和歐盟得以說所有國家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也讓中國和印度得以說他們在做些和發展中國家不同的事情來幫助減碳。
 
文章插圖
圖中為菲律賓代表薩諾(Naderev Sano )

災損因應機制
海燕颱風剛走不久,就迎來華沙氣候大會(Cop),海燕帶來的重大傷亡也成為熱門討論話題,菲律賓呼籲已發展國家設立「災損因應機制」,幫助發展中國家度過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

已發展國家排放出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但受到氣候變遷傷害最深的往往是貧窮國家,例如近來菲律賓的海燕風災,貧窮國家無力負擔大量的傷亡與損失,因此他們呼籲聯合國設立災損因應機制,提供資金協助發展中國家度過氣候災害。然而,已發展國家認為這會陷入資金補助的無限循環之中,不同意設立機制,兩邊陷入爭論。最後終於同意成立災損因應機制,提供資金援助發展中國家。
文章插圖
還有硬仗要打
華沙氣候大會的結果並不是所有人都感到滿意,各國的代表也都明白之後還有更多的硬仗要打。不過就像憂思科學家聯盟成員梅耶(Alden Meyer)所說的:「就像滾石樂團說的,『你不能總是得到你想要的』,但有時候如果你非常努力,你就會得到你所要的東西。」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 Last-minute deal saves fractious UN climate talks"

延伸閱讀:《聯合國氣候大會 補助 2.8億搶救雨林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