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都是別有居心
最近 OTT 平台上有一種題材的影集及電影非常熱門: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詐騙故事,像是 Netflix 上的《Tinder 大騙徒》(The Tinder Swindler)及《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還有 Disney+ 上映的《新創大騙局》(The Dropout)。許多觀眾看完的感想是:為什麼這些人會被騙?甚至還有意見認為,就是因為貪圖對方的錢財,那些人才會受騙。
然而,我們先不要檢討受害者。這些詐騙發生的主因,其實是故事主角非常懂得利用人性的某些弱點,讓人們相信他。
康乃爾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凡妮莎.博恩斯(Vanessa Bohns)表示,對於這些人被騙,她並不會感到意外,而是會把這幾個故事視為「不良行為者」別有居心利用了人類每天相互交流、合作時內含的重要特質。
與其猜測、不信任他人,人們傾向相信別人
首先,與其猜測、不信任他人,人們傾向相信別人。心理學有個行之有年的實驗:受試者被告知他們正在參加各種類型的「投資遊戲」,在這些遊戲中,假如他們覺得別人的投資有機會獲得回報,他們可以決定要不要把自己的錢交給對方使用。
實驗結果顯示,儘管受試者對於自己的投資會不會回本抱持懷疑心態,但他們還是會把錢交出去。換句話說,儘管心中帶有保留,人們還是選擇相信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信任」其實有點像是人類的DNA。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指出,人類的本質裡如果沒有信任,很難想像Airbnb、共享汽車等新產業會有機會成功。
預設為真理論:假設別人說的話,都是真誠的
在影集裡,假扮成有錢人的安娜‧索羅金(Anna Sorokin,曾化名安娜‧德薇)或西蒙‧列維耶夫(Simon Leviev),都曾不斷找藉口說自己目前暫時無法拿到資金,必須先跟朋友借錢,等到資金下來的時候,一定會歸還。甚至,安娜會不斷強調自己爸爸很有錢,只是因為她想證明自己、不想求助父親,才會對外尋求幫助。
這些理由對已知是騙局的觀眾來說,可能覺得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但事實上,就像信任存在於人類的基因裡,「真誠」是人類溝通最基本的假設。
當人們無法理解時 會相信是真的
這個溝通準則,最早是由英國語言哲學家保羅‧格萊斯(Paul Grice)提出,他認為溝通是合作的基礎,當人們知道自己要跟對方合作時,就會相信雙方說的都是真話。甚至,如果在溝通時,你認為對方在說謊或是欺騙你,很多時候是無法繼續對話下去的。
這個原則也在一些實驗裡被證實,研究人員會要求受試者判斷他們提供的陳述是真是假,結果發現,當受試者無法完全理解陳述時,他們通常會假設它是真的。這個我們會預設他人講的是真話的理論,稱之為「預設為真理論」(Truth-Default Theory),這在《解密陌生人》中也有提及。
面子工作理論:就算不認同他人的形象,我們也不會出面指正
根據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面子工作」理論(face-work),他認為在面對面的人際交流中,人類會試圖透過語言或非語言姿態,來營造自己的形象。
以索羅金的例子來說,她認定自己是富二代,只是「暫時」不能使用爸爸給她的信用基金。這是她給自己的人設,所以她的所作所為都會呈現出富二代的形象,比方說,小費都給100美元、穿著也必須像上流社會一樣都是名牌等。
然而,戈夫曼的論文也點出,面對他人建構出來的形象,就算我們不認同,也不會當面指正對方。因為當我們指正對方時,其實就是直接打臉對方,會讓人不太好受。換句話說,就算索羅金或列維耶夫身邊有人不認同他們,可能也不會到處說對方壞話,只是會漸行漸遠。
人們的沉默往往助長了騙局
有其他研究又再更拓展這個理論,其中一個研究發現,當人們聽到別人說出含種族歧視或是性騷擾等話語時,就連這個小小的指正行為,都會讓人猶豫要不要出面阻止。
雖然你可能覺得,自己在遇到索羅金或列維耶夫這類的人時,會有勇氣出來揭穿他的騙局或荒謬行為。但實際上,有滿大機率是,你可能會對於這樣的行為感到不舒服,最終卻選擇跟其他人一樣默不作聲,妥協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