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美國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世界會發生什麼事?

本周俄烏戰爭的頭號新聞,便是美國、英國率先停止進口石油,拒絕「補貼普丁的戰爭」。

在這項萬眾矚目的制裁後,全球政治、經濟局勢究竟會遭遇什麼樣的衝擊呢?

文章插圖

經濟、金融制裁效果不彰 這次換制裁能源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美向俄羅斯祭出各式各樣的制裁,都無法停止俄羅斯繼續侵略烏克蘭後,如今美國率先將新一輪制裁對準了俄羅斯的硬傷:能源。

周二(8),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停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及天然氣,向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戰爭機器發動「沉重打擊」。

拜登:拒絕補貼普丁的戰爭

「我們將禁止所有來自俄羅斯的原油、天然氣及能源進口至美國,」拜登堅定地表示:「我們拒絕補貼普丁的戰爭。」

但演說中拜登也承認,這麼做美國民眾勢必得一起「付上代價」,不過他會採取「一切可行的辦法」,幫助民眾挺過接下來的「普丁式漲價」(Putin's price hike)。

油價飛高高 2月美國通膨再攀升

就在拜登下令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後,美國油價應聲起漲,每加侖汽油價格一度上漲至 4.17美元(折台幣約120元),布倫特石油期貨(Brent Oil Futures)則是一度上漲至133.15美元(折台幣約3,816.08元),至周三(9)才又回跌,截稿前則是來到112.75美元(折台幣約3,231.41元)

綜合了先前的經濟刺激措施和本次俄烏戰爭的影響,美國勞工部(Labor Department)公布的最新月報當中,今年2月美國的通膨攀升到7.9%,汽油價格則是上漲了6.6%,能源價格連帶成長3.5%,相當於一個擁有休旅車(SUV)的家庭每月得多花110美元(折台幣約3,152元)在燃料費上。

文章插圖

仰賴俄羅斯能源程度有差 英美禁運歐盟沉默

引人注目的是,有別於之前歐美口徑一致地發動制裁,這次僅有英國搭上了美國的制裁列車,同步宣布將於2022年年底前徹底停止向俄羅斯進口石油,其他盟友像是歐盟(EU)、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大多保持沉默。

其中關鍵,就在於各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差異。

歐盟加入禁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去年,美國只有8%的能源由俄羅斯提供,當中僅3%是原油;而英國去年也僅有3%的原油是由俄羅斯提供。因此,美國才得以用相對小的代價向俄羅斯發動石油制裁,有些能源企業甚至從2月底開始,就已經自主停止進口俄羅斯原油,比政府還早上好幾步。

但在大西洋另一端的歐洲,情況則是天差地遠。根據BBC的報導,歐洲天然氣有40%、原油也有近25%是來自俄羅斯,因此對歐洲來說,向俄羅斯能源發動制裁無疑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策略。

歐盟拒絕跟進制裁

根據CNN的報導,在過去幾場高層會議中,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匈牙利財政部長瓦爾加(Varga Mihaly)等領袖都曾反覆強調俄羅斯能源對歐洲的重要性,甚至不惜反對制裁俄羅斯能源。

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也令歐盟執委會(The European Commission)誓言要在2030年前擺脫對俄羅斯石化能源的依賴,開發替代能源彌補俄羅斯能源退場後的缺口,可惜這對解決眼下困境尚無太大幫助。

文章插圖

「不排除關閉北溪1號管線」

對俄羅斯政府而言,英美這項打擊無疑令他們非常不滿。在一場電視演說中,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直言英美的制裁將對「全球市場造成災難性的打擊」,油價可能因此漲破每桶300美元(折台幣約8,598元)。

接著他提及上個月德國暫停審核俄羅斯天然氣管線北溪2號(Nord Stream 2 gas pipeline)的新聞,稱俄羅斯「完全有權做出對等決定」,未來不排除要關閉輸送大量天然氣至歐洲的北溪1號管線(Nord Stream 1 gas pipeline)——比利時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分析師塔利亞皮特拉(Simone Tagliapietra)指出,要是北溪1號被關閉,義大利、德國將首當其衝,歐洲可能得自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來補上能源缺口,必要時甚至得考慮重啟燃煤發電廠。

副總理:想禁俄羅斯能源請自便

談到歐洲打算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時,諾瓦克表示歐洲「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出替代方案」,「整個過程將花費數年,而且歐洲消費者勢必得付出更高的代價」。

「歐洲的政治人物必須誠實警告公民、消費者可能的結果,」諾瓦克向歐洲領袖們放話:「如果你們想拒絕進口俄羅斯能源,那就別進口吧,我們準備好了。我們也知道該把多餘的能源賣去哪。」

文章插圖

你禁我石油 200產品我禁出口

除了放話威脅,在英美宣布禁運俄羅斯石油後的幾天,俄羅斯也公布了一長串禁止出口商品清單,羅列了包括通訊設備、醫療器材、農產品、木材、汽車等200多項產品,未來還不排除要限制外籍船隻停泊俄羅斯的港口。

除非加入原物料 否則象徵性成分居多

清單雖然長,但BBC商業線記者萊格特(Theo Leggett)很懷疑這項清單究竟會造成多大衝擊。萊格特指出,歐美各國向俄羅斯購買的產品以能源、鋁、鎳、肥料等原物料為大宗,俄製的車輛機具、電子器材等產品反而主要是出口到白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而俄羅斯政府也將它們列入豁免名單中,因此除非日後原物料也被一併禁止出口,否則萊格特認為這張清單的象徵意義仍大過實質意義。

文章插圖

拜登政府全球找石油 沙烏地阿拉伯態度不明

而在美國制裁俄羅斯能源後,拜登政府也開始積極派出代表團,與全球產油國家密切往來,希望它們能增產以平抑油價。其中,就包含了幾個拜登政府較少往來,甚至是名列美國制裁名單上的國家。

拜登政府首先找上的是中東石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但自從拜登上任以來,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高層的往來就十分有限,因此目前該國還未答應美國的要求,仍傾向於遵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制定的石油生產計畫——俄羅斯並非OPEC+成員,但自2017年起就密切與OPEC+合作。

不過一名匿名官員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已經釋出善意,表示願意就「解決重大市場混亂」議題與美國展開討論。

解除制裁 交換增產石油?

另一個拜登找上的產油國是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是石油大國,國內石油蘊藏量高居全球之冠,其現任領導人馬杜洛(Nicolás Maduro)是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南美洲的重要盟友。自2018年馬杜洛贏得爭議性的選舉後,美國就在隔年將委內瑞拉列入制裁清單中。

可是現在,為了孤立俄羅斯及平抑油價,拜登似乎有意解除部分對委內瑞拉的制裁,目前也已經派出政府高層前往委內瑞拉談判。在接受BBC訪問的時候,委內瑞拉石油協會的會長金特羅(Reinaldo Quintero)透露,只要政治上無礙,該國石油日產量應該可以再往上增加40萬桶。

「就現有基礎設施來看,我認為我們的日產量可以達到120萬桶,理應可以滿足部分北美市場的需求。」金特羅說道。

文章插圖

「美國什麼時候才能學會不再倚靠暴徒?」

聽聞拜登政府平抑油價的計畫後,美國兩黨議員都有人跳出來批評拜登的決策。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率先出面表示,拜登政府應該考慮增產國內石油,而不是讓美國靠著「向一位兇殘的獨裁者買油,來取代另一位兇殘獨裁者的石油」;同黨、同州的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也附和盧比奧的想法,他質問拜登政府:「美國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我們不能成天倚靠這些暴徒?」

即使是民主黨議員也不支持拜登的做法,紐澤西州的民主黨參議員梅南德茲(Bob Menendez)也奉勸拜登三思,別讓自己好不容易團結全球對抗俄羅斯的成就,因為向委內瑞拉求援而打折,他說:「委內瑞拉人對民主的渴望,就跟烏克蘭人的決心及勇氣一樣,遠比幾千桶石油來得有價值。」

要是歐洲加入制裁……

但無論如何,短期內這波高油價、高物價的趨勢已經越來越難以扭轉。要是俄烏戰爭的局勢繼續惡化,或是歐洲國家鐵了心決定一起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金融集團RCMA的大宗商品對沖基金經理人金(Doug King)預測,油價還會再度攀升,屆時即使西方國家透過解除部分國家制裁換取石油、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同步釋出戰略儲備,全球可能仍得經過一段痛苦的時期,油價才有機會回穩。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