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色:茶餐廳
當你走進香港一家狹小的茶餐廳(Cha chaan teng),映入眼簾的是廉價的塑膠椅或折疊椅,旁邊還有一張破舊的桌子,而桌上的舊阿華田鐵罐裝了滿滿的筷子和餐具。脾氣暴躁的老闆快速地幫你點完餐後,過沒多久就上菜了,中西合併的豐富菜色形成了香港茶餐廳獨特的餐桌風景。從汗涔涔的工人到西裝筆挺的白領,他們都時常光顧從小吃到大的茶餐廳,品嚐這些專門販賣中西合併菜餚的店家。
茶餐廳的起源
茶餐廳的起源要追溯回香港被英國殖民的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令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在衝突和貧困當中求得喘息的空間。1945年到1951年間,香港的人口就從60萬暴增到200多萬。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西方食物從原本的上層階級美食,逐漸流傳進平民百姓間,並逐漸轉變為價格低廉的餐點。
中西合併餐廳誕生
一開始,充滿異國情調的食物對當地人而言不見得有多好吃,香港在英國殖民期間傳入了很多外來的食材、菜餚和烹飪方法。195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期,人們的口味也就越來越大膽,開始發展中西合併的料理,香港工人階層的飲食越來越受到歐洲影響,出現濃郁的港式茶、咖啡加牛奶,搭配塗了奶油及煉乳的炸吐司,茶餐廳也逐漸發展成形。
即使之後香港脫離英國統治並回歸中國,經濟也變得更穩定,人們對茶餐廳的喜愛依舊沒有消失。
香港獨家記憶
對香港人來說,茶餐廳可以說是香港發展至今的獨特飲食文化,也隨之出現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城中,幾乎每一部經典港劇或電影也都會有在茶餐廳拍攝的場景,說茶餐廳是香港人的共同回憶、香港文化的核心,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現在,傳統茶餐廳也正受到逐年攀升的租金威脅,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讓茶餐廳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早在2007年,香港前立法會議員蔡素玉(Choy So-yuk)就認為有必要提出申請,將茶餐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名錄中,因為當時在一項香港民意調查中發現,10位香港人中就有7位認為茶餐廳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
然而,最後茶餐廳仍無緣成為非物質無化遺產名錄的一員,但一些茶餐廳的招牌菜餚依舊得到政府的重視,像是製作蛋撻和菠蘿包的技術,就被加入2013年《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Firs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ventory of Hong Kong)中,令這些構築了香港人回憶的美食,不至於隨著時間而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