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圓環功用不同
在臺灣,現存的圓環以大型圓環較多,像臺北仁愛圓環、高雄三多圓環、新竹東門圓環等均屬之,其在交通疏導的功能上,通常較小圓環好。
小型圓環則常見於歐美的鄉間,讓車輛行經車流量較少的路口時,透過環繞的設計可減慢行車速度。
圓環和紅綠燈能共存
圓環與紅綠燈設置,並非互斥的設施或命題,尤其當考慮行人過路口的保護需求時,圓環上設置紅綠燈,則顯得更加必須,否則讓行人自己設法穿越過不間斷的車流,對行人來說將變得異常危險。
像紐約的哥倫布圓環,就有在圓環內設置紅綠燈,不僅行人更安全,還能一併有效管理車流。
圖為號稱紐約的第一座圓環——哥倫布圓環。
拆除也能帶來好處
在臺北,有些圓環為了配合鐵路地下化和捷運工程,遭到拆除,並改成十字路口,助益交通管理。
拆除圓環,雖然讓路口少了一點柔軟,但卻也能將空間分配到路口截角,增加了人行空間,或變成小廣場供民眾活動,其實也帶來另一種意外的好處。
內側「禁行機車」有著安全考量
考量到臺灣交通特性,機車雖然占了大宗,但機汽車混合的車流,常對欠缺鐵殼外衣保護的機車騎士保障較小,且內環車道轉彎半徑小、視野死角多,因此透過交通管理措施,加以區隔不同車流,會是較安全的做法。
臺灣鄉間的圓環願景
「我就曾建議臺九線上設置圓環。」賀陳旦老師提到。
由於花東縱谷路段的交通量不高,路口又常是通往景點或部落的必經之處,如果能用小型圓環設計,並在圓環中央設計一些景點藝術,或部落意象,將可使圓環既有旅遊行銷功能,還能藉此讓車流減速,一舉兩得。
讓行 是路口最重要的事
國人駕駛習慣「趕、快」,常讓路口成為危險地點。
要順行安全,還是需要民眾放慢速度,並遵守「讓行」規定,才能確實改善路口交通,而圓環的設計恰好就可以幫忙達到這個目的。
了解更多圓環精彩內容 請聽Podcast《硬事要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