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交通「零死亡願景」 瑞典電子圍籬保護行人、減少空汙和噪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黃齡儀  

電子圍籬的目的在使城市更安全,同時減少空氣汙染和噪音。混合動力車在進入限定區域時會被自動切換成電動模式,且不得超過一定速度。

文章插圖

2017年4月,斯德哥爾摩鬧區皇后街發生卡車恐怖攻擊,造成五死悲劇,是瑞典投資「電子圍籬」(geofencing)的起點,政府相關當局和運輸公司代表齊心協力,尋找防止重型車輛被劫持並作為武器的方法。

電子圍籬(或稱地理圍欄),是適用某些規則的虛擬圍籬。舉例來說,混合動力車的導航系統設置了這種虛擬的地理圍欄,在進入該區域時會被自動切換成電動模式。在圍籬裡,車輛行駛不得超過一定速度,或僅允許電動車輛在該區域內行駛。

這個計畫是由瑞典交通管理局、斯德哥爾摩市、哥德堡市(Gothenburg)及斯堪尼亞(Scania)、維寧爾(Veoneer)、富豪汽車(Volvo Cars)和富豪集團(Volvo Group)共同制定。

卡車與公車 圍籬區域自動限速

電子圍籬的目的在使城市更安全,同時減少空氣汙染和噪音。瑞典交通管理局和林業公司SCA 2023年年初在選定路段進行木材運輸測試。透過電子圍籬,木材卡車在這些道路行駛的速度自動被限制。卡車透過GPS偵測限制區域,然後將速度降低到程式速度。

在哥德堡的兩輛電動公車和七輛混合動力公車也配備了電子圍籬,以便在進入電子圍籬區域時能改為電動模式,減少噪音和汙染,並在行人和自行車較多的街道上降低車速,以減少事故的風險。

不過,瑞典交通管理局數位化顧問安娜-卡琳.薩爾米(Anna-Karin Salmi)說,目前仍無法阻止像皇后街那樣的攻擊。從技術上講,遠端控制行駛速度過快的車輛是可能的。但當今的法規要求駕駛員始終擁有控制權並且可以斷開系統,因此無法從外部主動煞車,也不可能阻止車輛行駛特定路線。

此外,由於電動滑板車缺乏相關法規且事故頻繁,在斯德哥爾摩,電動滑板車也配備了電子圍籬,因此在行人較多的地區,行駛電動滑板車不能超過每小時六公里。

設置環保區 切換電動模式

瑞典四個最大的城市(斯德哥爾摩、哥德堡、馬爾默和烏普薩拉)已經劃定了環保區(二級),在這些環保區內只允許駕駛配備先進環保技術的新型汽車。

從2020 年開始,寶馬汽車(BMW)與斯德哥爾摩合作,引入了環保電子圍籬。當混合動力車駛入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時,它們會自動切換為電動模式。BMW將其技術稱為寶馬數位駕駛區(BMW eDrive Zone)。此功能不僅可以追蹤環保區(二級)劃定的位置,而且如果在汽車導航系統中輸入了位於環保區內的目的地,還可以自動確保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有足夠的電力續航里程,以便能夠在環保區內行駛。

減碳降噪 保護行人愛地球

透過BMW的新功能,汽車將在電子圍籬內自動切換到全電動且無排放的駕駛模式。負責該項目的交通議員赫爾登(Daniel Helldén)對此持正面態度,他認為這項技術可以讓斯德哥爾摩更輕鬆地實現碳排目標。

赫爾登所屬綠黨推動在2030年將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收費站內區域全面劃為電動化駕駛區域。赫爾登表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展。目前斯德哥爾摩銷售的所有汽車中有50%是可充電汽車。如果我們能夠讓這些汽車在市中心使用電力運行,我們將更容易實現碳排目標」。

現在斯德哥爾摩、哥德堡、馬爾默和烏普薩拉設有電動化駕駛區,未來將在更多城市推出。該技術是寶馬最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標準配置,目前已應用於瑞典約2,500輛寶馬汽車。

考駕照必修課 親身模擬車禍現場

除了電子圍籬能改善行人安全,最重要的仍是人本教育。在瑞典,只要行人走在斑馬線上,任何車輛都必須停下來並禮遇行人通過,否則將被罰款。

此外,零死亡願景(Nollvisionen)是瑞典交通安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面向,意味著交通中零死亡或重傷的願景。1997年,議會通過決定實施此法令。實施措施包括在鄉村道路中間設置鐵絲欄杆以防止正面碰撞、增加測速攝像頭、增加環形交叉路口而不是紅綠燈交叉路口,以及每位駕駛人在參與駕照考試前都必須強制參加風險培訓課程(含上下兩堂共約八小時課程)。

除了理論課外,還實際觀看車禍影片、學員模擬不同車速下的車禍現場、體驗在車內被顛倒,以及練習在乾燥和結冰的道路上緊急煞車等。如果無法通過風險培訓課程,便無法參加駕照考試。這些風險培訓課程提升了駕駛人的風險意識,能夠有效保障和改善未來行車安全。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