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路上的人們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資料顯示,2010年至2021年,美國行人死亡人數從4,302人增加到7,624人,增幅為77%。同期,其他類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加了25%。
大多數行人死亡事件是發生在天黑之後,且在沒有人行道的道路上;35%的死亡事件中,肇事車輛是一般轎車;40%的死亡事件中,肇事車輛是休旅車或是輕型卡車的皮卡車(pickup)。
《行人權利:美國行人死亡的種族、階級和沉默流行病》(Right of Way: Race, Class, and the Silent Epidemic of Pedestrian Deaths in America.)的作者安吉施密特(Angie Schmidt)表示,大約自2009年以來,行人死亡人數一直在穩定增加。這也反映了郊區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人住在以車為本的社區中。此外,人口高齡化也是個問題,因為老年人更容易受到事故傷害影響。
行人的路權問題,是一個真正的危機,它在某種程度上被忽視了。但路上的車輛卻有增無減。
新冠疫情期間,因為執法警察變少,以及開車分心等駕駛行為偏差的關係,美國的道路變得更加不安全。
先進的美國,落後的行人意識
2020年,每10萬名美國人中有11.4人死於車禍,這個數字遠超西班牙(2.9)、以色列(3.3)和紐西蘭(6.3)等國家。
雖然,還是略輸台灣(12.6)。
與大多數先進國家不同,美國的道路死亡人數在過去20年間(包括疫情期間)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針對行人跟單車族來說,美國就是地獄,是行人的地獄。
為什麼美國在道路安全方面落後其他國家?其中有非常多原因,舉例來說,歐洲比美國更努力推廣無車或少車的城市社區,當車禍的肇事主因——車子被移除後,行人的安全性也會大幅提高;同樣,其他國家也積極改進基礎安全設施,例如如環形交叉路口和道路瘦身計劃。
測速照相機是侵犯隱私?
此外,其中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是——全美僅有14個州允許安裝「測速照相機」。
根據美國交通部統計,各州對測速照相機有嚴格控制,美國只有不到300個社區有安裝交通監控設備。除此之外的交通執法,仍是靠警察蹲點和巡邏執行。
美國拒絕使用測速照相機,主因在於民眾的反對,認為安裝測速照相機反而會讓司機分心,造成更多的追撞事故,同時它也會侵犯車主的正當權益與隱私權。
德克薩斯州參議員鮑伯霍爾(Bob Hall)認為:「任何的科技執法其實都是政府先假設市民是壞人,然後放一個攝影機抓現行犯,這不合乎美國憲法的人權保障。」
根據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2014 年的報告顯示,移除闖紅燈照相機的路口,車禍死亡率反而會增加至30%。2021年,估計有12.7萬名行人,因駕駛闖紅燈而受傷、1,109人喪命。
因違反交通號誌而發生的死亡車禍,大部分的受害者都不是駕駛,而是行人、乘客與自行車騎士。
比COVID-19還可怕的US-19
翻出近年來美國所有行人死亡的數據,威斯康辛大學(Wisconsin–Madison)城市規劃學系的授羅伯特施奈德(Robert Schneider)教授發現,位於佛羅里達州帕斯科郡(Pasco County)的US-19公路,自2017年以來,這條公路每100英里就有34人被車撞死,堪稱美國最致命的道路。
「如果將所有數字加起來,整個帕斯科郡的行人死亡數為137人。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如果一架飛機在這裡墜毀,並造成137人死亡,大家就會知道這個數字的嚴重性。」
US-19公路的發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郊區不斷擴展,開發商預期這裡會有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口入住,開始在US-19公路沿線規劃社區,然而,因為一開始的城市規劃只考慮到可以乘載大量交通,因此在社區發展逐漸蓬勃之後,US-19公路儼然成為一條道路兩側是住宅和商業區的高速公路。
從事道路設計的查爾斯·馬羅恩(Charles Marohn)將人走的街道(Street)和車子開的道路(Road)組合,創造了「Stroad」一詞,用以形容類似US-19公路,失敗且不安全的道路設計。
「我們需要道路與街道,但不需要融合這兩種功能的東西。偏偏這是我們美國人,實際上能想到的致命設計。」
根據美國州長公路安全協會(GHSA)數據指出,2021年60.4%的行人死亡事故發生在這些道路上。Stroad通常缺乏良好的照明、斑馬線,因此該年度有許多人是在晚上被車撞死。同年,佛羅里達州被車撞死的人數提升到899人,成為全美對行人最不友善也最危險的州。
走在前面,落在後面
美國的交通安全問題,並非一直都如此危險。1979年,美國死於交通事故的風險,僅略高於西德和韓國。
而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國和西歐各國引入安全帶、安全氣囊等,改良汽車安全的設計。1979年,美國更創立了首個新車安全評鑑(NCAP)計畫,旨以針對上市的車輛進行安全測試評比,提供消費者參考依據,而NCAP的成功也讓世界各國效仿此一模式。
至少在當時,美國可以自信地宣稱自己是全球交通安全的領頭羊。
但在過去的30年裡,美國的交通死亡率下降的趨勢,一直落後歐洲、東亞和加拿大。當日本和挪威以實現自1940年代以來,最低道路死亡人數的數字時,美國卻依舊年年創下死亡新高。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美國的行人死亡人數在2010年至2018年間增加了超過40%,是其他成員國的兩倍多。
而當年首創NCAP安全測試的美國,在歐盟、日本、澳洲,甚至是中國,早已將行人保護(Pedestrian Occupant Protection)納入評估環節時,時至今日美國仍未在測試中加入此測試。
在偉大的美國開大車
導致行人致死的原因,「車型」也是關鍵因素之一。美國因為國土面積大,因此不管去哪裡大多需要開車,也因次形成了「車本主義」的思想。
除了要有一台車,還要是一台大型車輛。
美國人對於大型車輛熱愛的程度,可說是有增無減。2000年到2019年,小型汽車(如轎車)的比例,已從60%下降至40%,而休旅車(SUV)數量激增,則從過去的10%增加至30%。2021年,輕型卡車和休旅車的新車銷售比例已超過80%。看準此商機,汽車製造商也紛紛將生產重點轉向更加有利可圖的豪華車型。
但根據研究顯示,休旅車的普及與美國行人死亡人數的增加呈正相關,而車體的重量和高度,也會讓行人面臨更大的危險。
許多美國人認為,車本主義就是美國象徵,對於一個極度依賴汽車的國家來說,大量的道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但如果看看,同樣幅員廣闊且以汽車主要交通工具的鄰國加拿大,其交通事故致死率卻比美國還低60%。
下一步,美國怎麼走
2021年,美國也終於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宣布投入50億美元,用於地方道路安全建設。
儘管特斯拉公司的馬斯克(Elon Musk)曾宣言,希望透過電動車特斯拉的駕駛輔助功能——「Autopilot」將事故減少90%,但目前,仍沒有可靠的數據可以證明,配備Autopilot的特斯拉比其他汽車更安全。
而其他國家也不願等待技術來拯救生命。
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交通事故致死率人數下降的原因,是該市專注於減速與限速;法國在過去30年中,也因為限制車輛進入市區,得以提高行人安全;日本許多大城市中,則是嚴格禁止路邊停車。
對美國來說,打造慢速的道路、嚴懲魯莽的駕駛者、加重大型車輛的稅收,都可能是可以解決的行人死於交通事故的方案之一。城市政策與新型態移動科技的大衛齊佩(Davide Zipper)表示:
「美國不需要華麗的創新來拯救生命。政策制定者只需要有謙卑的態度看向國外。許多強大而實際的解決方案正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