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肉類消費將達4.7億噸

素食、樂活、無肉日…近年來不少團體都在推廣蔬食為主的生活方式,這也讓不少主打健康餐飲的店舖如雨後春筍出現,但近期一份國際環保團體的調查顯示,全世界的肉品消費量未跌反升,現在學者就對這樣的趨勢發出警告
文章插圖
《德國之聲》9號報導,全世界的肉品消費量在2050年前會急遽攀升,尤其在亞洲地區將會最明顯。德國的動保與環保團體現在就提出警告,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會對人類的土地使用和健康形成嚴重衝擊。
文章插圖
4.7億噸的肉
德國具指標性的環保團體發布了他們的調查,在他們的《2014肉品消費地圖》(2014 Meat Atlas)中,就預測全球肉品消費量在本世紀中以前會達到4.7億噸,這不只將衝擊環境,也會在人類社會中形成動亂。
 
他們預期的數字比現在全球消費量多出了1.5億噸。
 
根據德國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表示,目前全球的可耕地中,有70%是用來種植給牛豬牲畜食用的糧草,這將衝擊貧困的社群、或是自給自足維生的團體,因為他們能使用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少。
 
地球之友在德國的分支環境自然保護協會(BUND)、以及月刊Le Monde Diplomatique更進一步點出大豆為主的飼料消費量會呈現倍增,達到每年5.15噸的消耗量。
 
文章插圖
一年60公斤的肉
根據調查,正在中國和印度擴張的中產階級,將成為肉品消費市場的主力,預計有80%的消費增長量都來自這個群體。此外,經濟正飛快成長的國家像是巴西、南非、以及俄國對肉品的消費量也會增加,相反地,美國和歐洲的肉類消費預計會停滯不前。
 
從每年的肉類消費量來看,愛吃肉的德國人們,每人每一年平均可以消耗60公斤的肉類;中國人則是每年可消耗38公斤的肉;非洲人則是20公斤。
 
食安問題繼續爆
BUND基金會長芭芭拉(Barbara Unmüssig)就表示,亞洲國家的肉類消費量若是繼續向「西方看齊」,會加速肉類的產量往高度工業化發展,這樣的趨勢會讓副作用發生,例如食物污染的醜聞、抗生素的濫用、以及動物被施打賀爾蒙等新聞預計將會浮現。
 
文章插圖
德國人熱愛的炸肉排

提倡恢復早年傳統
芭芭拉也談到,讓動物們從放牧轉變成工廠中大量飼養、屠宰成肉品的工業模式,將會對自給維生的小型畜牧業有「毀滅性」的影響。她認為,每個人一周之中有一餐含有肉類就已經足夠,「現在最好能把傳統周日烤肉的習俗帶回來」。
 
週日烤肉,這在歐洲地區是一種傳統習俗,《維基百科》中就介紹到,過去英國人會在星期天出門前帶上由烤牛肉、烤馬鈴薯以及約克郡布丁組成的餐點出門,這份餐點可以在接下來一周中任何時候食用。photo credit : Kim'n'Cris Knight via flickr
 
文章插圖
雨林面積縮小、殺蟲劑汙染土
不只是在社會經濟和人類健康形成衝擊,BUND基金會也表示肉類的大量消費會對地球環境形成負面影響;基金會的研究專家班寧(Reinhild Benning)就說,供應牲畜的飼料不斷增加之下,這也會連帶增加耕作土地的面積與負擔,人類使用殺蟲劑等行為,也將對雨林、土壤、和河川流域形成「致命的」衝擊
 
此外,不只肉類市場有變動,他們也預計其他基本食物價格也會飆升,這對貧困家庭形成影響。
文章插圖
進口牛肉的疑慮
基金會的調查裡,也對帶有賀爾蒙的進口肉提出警告,他們認為相關當局應該思考歐盟和美國之間自由貿易的協議內容。德國國會的綠黨也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會侵蝕他們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食物安全準則。
 
 
放棄特定生活方式
相對於環保團體的擔憂與警告,德國食品工業則回應基金會的調查是想讓大眾放棄特定的生活方式。食品業的負責人明赫夫(Christoph Minhoff)表示「不論是素食者還是愛吃炸肉排的消費者,(德國)食品業提供他們安全和高品質的食物」。
 
德國當地,每年約有5800萬頭豬、6.3億隻雞、320萬隻牛送入屠宰場宰殺。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Alarm over soaring world meat consumption
 
延伸閱讀:《可以救地球的培養肉
聯合國:蔬菜米飯類 亞洲最浪費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