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傳承與流變—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文物返鄉展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中研院 研之有物文/ 田偲妤、美術設計/蔡宛潔 

穿越時空與傳統重逢

1956至1961年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前往花蓮阿美族馬太鞍部落進行田野調查,期間也邀請部落耆老前來民族所示範工藝技術及相關知識。其中,第66代大頭目與總祭司Unak Tafong(何有柯先生)不僅將尊貴的大禮冠盤帽交由民族所保存,還錄製了8捲盤式帶,口述部落歷史、社會制度與神話傳說。時逢部落文化變遷劇烈之際,馬太鞍耆老們留下的珍貴襲產,讓傳統文化不致淹沒於歷史洪流之中。相隔60多年後,後代族人以「心繫 Fata’an」為主題,共同策劃文物返鄉展覽,帶領眾人穿越時空與文化斷層,重溫馬太鞍的歷史文化與傳統生活樣貌。

---本文由中研院研之有物廣告贊助---

文章插圖

在部落頭目的祈福儀式、古調的吟唱聲中,《心繫 Fata’an》共作展在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熱鬧開幕!這檔展覽由馬太鞍部落與中研院民族所黃宣衛研究員、劉璧榛研究員共同策劃,離家超過一甲子的文物終於再度踏上故鄉的土地。

本次共展出48件文物,另搭配研究手稿與影像紀錄,皆源自中研院民族所創所所長凌純聲帶領研究人員多次前往馬太鞍部落,與族人共同進行田野調查的結果。

文章插圖

當時除了末代大頭目與總祭司Unak Tafong(何有柯先生),還有耆老Isin Tafong(連再芳先生)、Loho Det(張阿湖先生)皆應邀前來民族所講述祖先流傳的神話傳說、歷代神譜與家族系譜,並示範工藝技術及相關知識。再藉由部落年輕人陳阿順、吳阿民與王文荣的翻譯協助,讓研究團隊得以留下珍貴的文字、影音紀錄,並典藏 500 多件傳統生活物件。

究竟馬太鞍經歷了什麼樣的文化變遷?本次展出哪些重要文物?族人們對於展覽有何感想?首先,讓我們從馬太鞍部落的起源與形成開始探索。

樹豆文化圈的形成與變遷

文章插圖

馬太鞍(Fata’an)在阿美族語是「樹豆」的意思。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大洪水淹沒世界,一對兄妹躲進打穀用的長形木臼內,一路漂流到Cacora’an山上,等水退去後下山來到馬太鞍一帶居住並繁衍後代。那時馬太鞍溪匯流入花蓮溪的沖積平原上長滿Fata’an(樹豆),遂以此作為部落名稱。

馬太鞍的幅員遼闊,主要範圍涵括大馬、大平、大同、大華、大安與大進共6個行政村。隨著人口增長,族人移往鄰近的鳳林鎮、瑞穗鄉、壽豐鄉與萬榮鄉,創立分支部落,形成阿美族少見的大型部落。

黃宣衛研究員進一步分析馬太鞍的可能成因。事實上,早從 17 世紀就有馬太鞍的紀錄,當時即是阿美族著名的大型部落。由於布農族、泰雅族東移侵襲北邊的阿美族,迫使阿美族必須不斷遷移。當時要在沒有屏障的平原生存並不容易,需要眾人一起抵禦外敵,逐漸形成由不同地方族人聚集而成的馬太鞍。

文章插圖

這樣一個由幅員廣闊的族人組成的大型部落,要怎麼凝聚眾人的歸屬感?關鍵在於阿美族傳承至今的年齡組織制度。傳統上,男子年滿13、14歲必須住進集會所,接受各類知識、勞務、軍事訓練,再按照不同年齡階層分擔各種任務,包含防衛部落安全、執行公共事務、舉辦祭儀活動等,也讓來自不同地方的族人可以彌平親屬差異、彼此互助合作。

此外,馬太鞍還發展出特殊的領袖制度。每個區域會選出一位領袖,區域領袖之上再推舉一位全部落的最高領袖,集政治兼宗教權力於一身。處理政治事務時,稱之為Afelo’ay(大頭目);處理宗教事務時,稱之為Sapalengaw(總祭司)。這位最高領袖需傳承歷代神譜、家族系譜、神話傳說等知識,凝聚族人認同大家都是同祖先繁衍的後代。

然而1950年代後,隨著基督宗教的傳入,加上農業逐漸沒落、工商業持續發展,族人紛紛追求新的信仰與生活方式,導致政教合一領袖制度難以延續。

正是在這個時候,民族所造訪了馬太鞍,積極記錄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當時,末代大頭目與總祭司Unak Tafong已幾乎退出部落儀式事務,但仍心繫祖先代代相傳的文化,因此毫無保留地傳授所有知識,甚至將自己的大禮冠盤帽、權杖、祭儀與日常服飾等重要物件交由民族所保存。

近年來,部分族人開始嘗試復振傳統文化,民族所當年編寫的專刊《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秀姑巒阿美族的社會組織》、《末代 Sapalengaw 的話》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這次共作展也有發現出人意料的文物,讓艱辛的復振之路能再往前邁進。

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文章插圖

穿過族人以茅草搭建的展場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充滿朝氣的橘色主視覺,壯觀的高山流水向前延伸出 Fohkad(五片流蘇裙),這是馬太鞍男子在 Ilisin(年祭)穿著的代表性服飾。山間另有大冠鷲翱翔天際,其羽毛是製作大禮冠盤帽的重要材料。展覽呈現族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介紹馬太鞍特殊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組織,以及部落族人與中研院合作研究的故事。

文章插圖

馬太鞍擁有豐富的濕地生態,族人自古即發展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展場陳列多件傳統漁撈工具,例如漏斗狀的 Rakar(魚筌),可於內部放置炒過的花生、烤過的地瓜當作誘餌,吸引魚蝦聞香入內。通常黃昏時放入河中,次日早晨即可確認漁獲。

文章插圖

另一種是馬太鞍獨有的Palakaw捕魚工法,相傳是神靈Solol ‘Alimolo教導族人使用。首先,在濕地水源充沛處挖出方形水塘,並在水塘內布下三層適合魚蝦生存的 Lakaw。下層以中空的竹筒或筆筒樹,建造供泥鰍、土虱、鰻魚等棲息的基地。中層以九芎樹枝營造蝦子、小魚、螃蟹生活的空間。上層則以竹枝或棕櫚葉覆蓋,吸引吳郭魚、鯽魚等較大魚類居住。

文章插圖

Palakaw 展現馬太鞍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讓自然生態永續長存、確保食物取之不竭。在部落舉辦婚喪喜慶的最後,也會以Palakaw來舉行 Mali’alac(漁撈)儀式,讓喜事圓滿、為喪事除穢,更藉此凝聚家族情感。

意外的發現!祭司祖屋重見天日

文章插圖

本次展出的文物中比較特殊的是 Kakitaan 祭司祖屋模型。Kakitaan 其實源自荷蘭語,為 17 世紀荷蘭人對原住民頭目的稱呼,中部阿美族人則用來指稱部落的祭司,以及作為信仰中心的祭司祖屋。

馬太鞍原有三間祭司祖屋,但歷經日本統治及社會宗教等變遷,早已不復存在。民族所現存的祭司祖屋模型是耆老們 1958 年來院內參與研究時,特別沿用傳統家屋工法手製而成,模型中還藏著意想不到的驚喜!

劉璧榛研究員回憶從庫房拿出,發現模型內部牆柱圖紋的過程。在模型出現以前,族人只能透過文獻推測馬太鞍祭司祖屋的樣貌,或是參考隔壁太巴塱部落的祖屋樣式。直到族人來民族所挑選文物,才赫然發現這件祖屋模型,用手電筒往屋內一照,樑柱上疑似還刻有圖像。

接著,館員善惠與攝影師意外注意到屋頂邊緣竟設有手把,可以將屋頂掀開,清楚看到屋內格局,以及 11 根祖靈柱,上頭畫有祖先起源神話、歷代英雄臉譜,以及第一代祭司、獵首祭與婚姻習俗等圖紋。

「就像打開珠寶盒一樣!」劉璧榛研究員興奮地說:「如果不是因為這次共作展,我們也不會去動這件文物,這是一個很神奇的收穫!」

文章插圖

其中,大門左側編號7的祖靈柱繪製了神靈Solol ‘Alimolo與凡間妻子Lapas Ngotseh的圖像。相傳天神屬意 Lapas 做自己的兒媳,於是讓兒子Solol ‘Alimolo從天而降、藏匿於楠木中。某天,Lapas的父親聽聞山上有楠木會哀嚎,決定砍樹一探究竟。樹倒後Solol ‘Alimolo現身,告知天神指示Lapas與自己結婚。但是 Lapas 並不喜歡這個年輕人,Solol ‘Alimolo只好畏縮在大門左邊的立柱下,形成男子嫁到女方家需坐在此柱下的習俗。

文章插圖

傳統文化的重新萌芽

Solol ‘Alimolo是一名非常受歡迎的神靈,傳說他教導族人捕魚、耕種小米和稻子,後來成為首位頭目,部落在其帶領下日漸富庶,可說是Kakitaan與Sapalengaw傳統的濫觴。

Sapalengaw的原始字意為「使發芽的人」,是主持農耕祭儀者,必須精通部落歷史、系譜與神話傳說,同時還需熟悉祭儀程序、行事曆法、戒律及部落事務。本次展覽特別修復了末代Sapalengaw的大禮冠盤帽,族人專程送來大冠鷲的羽毛,也透過直播關心文物的修復情況。

仔細觀賞大禮冠盤帽,可看到帽前鑲有貝殼串與巨型山豬獠牙,象徵著海洋與陸地。盤帽周圍成排的大冠鷲羽毛,則代表保衛部落的男性年齡階層,帽子後方還紮有人髮。大禮冠盤帽僅在主持重要祭儀時穿戴,象徵大頭目與總祭司的氣勢威望及崇高的領導地位。

文章插圖

文物返鄉前,末代大頭目與總祭司Unak Tafong的家族後代特別來到民族所參與文物點交,經歷展覽籌備的層層難關後,終於能帶著Faki(男性長輩尊稱)的遺物回家了!

Unak Tafong的孫女陳玉蘭女士(Afo Saomah)還記得Faki一行人前往民族所參與研究的事蹟,如今她也踏上一樣的旅程,見證文物返鄉展出的重要時刻。她期許部落的孩子能透過展覽認識馬太鞍的傳統,將祖先的文化傳承下去。

文章插圖

曾孫女陳杜芳女士(Hafad Lahok)回憶家族成員第一次戴手套接觸文物的情景:「長輩們幾乎都快哭了,這讓我更確定這些文物一定要回去。對長輩來說,這是一種懷念,對部落其他長輩來說一定也是。」在挑選文物時,陳杜芳與族人也選了許多重要的生活用品,希望部落的年輕人可以把消失的技藝再找回來。

玄孫女宋宛臻小姐(Lahok Hafad)是部落年齡組織的一份子,她認為這次展覽對年紀較小的階層會是很大的震撼!過去都只能看照片,現在終於可以看到實體,尤其看到年代久遠的族服與今日樣式相同,可以真切體認到自己是 Pangcah(阿美族)的後代子孫。

近年來,許多青年族人開始投入文化傳承工作,宋宛臻認為,文物的返鄉再加上耆老的回憶,會對傳承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她有感而發地說:

這些文物不只是博物館藏品,而是生活用品,活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會給我們很大的感觸,更願意去學習部落的事物。

文章插圖

心繫 Fata’an》共作展將在馬太鞍展出半年之久(2022.9.3-2023.3.4),部落後續也有多項計畫正在一步步實現。族人代表蔡依靜議員手上翻著《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暢談共作展可以為部落帶來的新可能性:「我們很感謝當年民族所能留下這些紀錄,但我還是鼓勵將這些當作一把鑰匙,不要認為這就是聖經。」

蔡依靜希望這把鑰匙能開啟族人對傳統文化的回憶,引發進一步的交流對話。例如看了展覽後發現家中也有寶物,或進一步詢問長輩後,得知傳統物件還有其他款式或不同做法。她期待能藉由工作坊將這些新的發現仔細記錄下來:「看有沒有機會從誰家搬出長輩的東西、發現不一樣的地方,應該會滿好玩的!」

60多年前,民族所研究人員為馬太鞍留下許多珍貴紀錄;今日,族人們正準備為部落寫下新的歷史。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與傳承,正悄悄地重新萌芽。

中研院 研之有物 logo

中研院 研之有物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本站盼以具體的研究案例、真實的研究員生活,帶您前往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三大領域研究現場,揭開中央研究院神秘的面紗,看見研究員各種挫折與努力,了解研究成果如何應用生活中,繼而體會研究的價值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