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地球人素養指南】解讀空間中的層層故事,重塑對家鄉的自信 專訪苑裡掀海風

「你是哪裡人?」

這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通常都是再簡單不過的回答。

但家居與學校或公司兩點一線的日常,真能讓你認識自己身在何處?真能讓你回答你身在何方?


呼應第二期「DQ地球人素養指南」電子報主題——「那些意義充盈的空間」,DQ邀請了掀海風創辦人林秀芃,分享他們如何從無到有,一層一層發掘蘊含在這個濱海小鎮中的故事,讓外地人更認識這個小鎮,也讓當地居民越來越認同「我是苑裡人」。

文章插圖

「以前,這裡很多人會說,自己來自台中。」苑裡掀海風的創辦人林秀芃提到,過往許多苑裡人自我介紹時,覺得自己跟「苗栗人」不太一樣,若講到「苑裡人」,又常面臨無人知曉的窘境,為了避免尷尬,多半會直接說:「我住台中附近。」

「但是有些人覺得,這幾年苑裡很不一樣,大家也更願意說自己來自苑裡。」林秀芃觀察,近年苑裡的城鎮發展越來越好,加上地方特色保存完整,對外曝光度逐漸增加,越來越多人認識苑裡,在地人對於家鄉的自信心也悄悄萌芽。

幾年前,交通部觀光局舉辦「2019經典小鎮」票選活動,在鎮民互相號召、串聯下,苑裡鎮一舉拿下冠軍,受到眾人矚目,也有許多網友留言:「苑裡人真團結、以苑裡人為榮」。

這股在苑裡掀起的新氣象中,處處可見「苑裡掀海風」團隊的年輕身影。掀海風團隊自2014年創立,深耕苑裡多年,除了致力維護在地文化,也積極對外述說苑裡的故事。

文章插圖

解讀空間中留下的故事線索

DQ:想先請問,一開始規劃行程時,怎麼挑選地點?為什麼選擇從這些地點下手來介紹苑裡?

秀芃:我們會先做田野調查,調查過程會發現,很多故事都在空間裡留下了痕跡、線索,只是需要有人透過訪談、比較老照片、文獻調查等方式挖出來。接著,就可以開始解讀線索。

找到幾個點後,我們會試著連成路徑,再帶外地人、在地人走走看。這個過程中,參與者會和地點中的人物互動,例如帽蓆行老闆、老街上的店家、菜市場的攤商等,這些對話也是發掘地方知識的素材。

田野調查的過程,就是一層一層爬梳土地上的痕跡與歷史,得出我們覺得一定要認識的東西。

我們意識到,走讀本身就是一種田野調查。

例如「藺草編織」就是苑裡走讀活動的一大重點,因為藺草行業,彷彿已經編織進苑裡人的血管裡。當我們帶著這個認知,再次投入田野調查,就會發現更多藺草行業留下的痕跡,例如當地的信仰中心慈和宮中,國運籤有一項「帽蓆籤」,就是台灣唯一與藺草編織相關的籤詩。

用一句話回應主題:空間是會留下線索,也是層層疊疊的。很像地理學中提到「地景是張刮除重寫的羊皮紙」,即使擦拭過後仍會留下痕跡,再將新的歷史覆寫上去。

文章插圖

DQ:掀海風團隊成員都是苑裡人嗎?大家是怎麼開始找出與苑裡的共鳴?

秀芃:像我自己就不是苑裡人。對我而言,田調、設計走讀時,不一定立即與這個地方的故事產生共鳴,但更重要的是跟人互動、對話並產生連結。

當你與當地人建立連結,就會用不一樣的眼界看待這裡。

像我雖然對藺草編織不熟悉,也編得很爛(笑),但我因為這個主題認識很多人,所以願意去學習;而不是因為喜歡藺草編織,才想要跟這裡建立關係。也就是說,對我而言順序是反過來的,因為認識這些人,才更加了解這裡,也因此更喜歡這裡。

文章插圖

述說故事的同時,找回對家鄉的自信

DQ:你們曾說,走讀不但能向旅人介紹苑裡,更重要的是「讓苑裡人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有沒有居民透過走讀,對家鄉更驕傲、更有自信呢?

秀芃:有兩個故事可以分享。第一個是振發帽蓆行的老闆,我們剛開始做走讀時,帽蓆行第三代老闆剛回來接手店面。

當時帽蓆市場萎縮很多,很難賣,但很多阿姨、阿嬤,還是會把他們編織的產品送來讓帽蓆行收購,就看老闆要不要賠錢收這些貨。但是依照以前長輩照顧編織師傅的傳統,帽蓆行不能不收,所以他當時經營得很辛苦,店面一度差點要收起來。

振發帽蓆行是台灣現存唯一百年歷史的帽蓆行,剛好我們在做走讀,覺得這個店面很有味道,故事也很有趣,應該讓更多人知道,於是我們就開始跟老闆合作。

文章插圖

走讀的過程像剛剛講的,旅客們會問他很多很棒的問題,就會有新的、可導覽的東西出現。老闆也主動將家裡的老照片拿出來,護背貼在店裡;透過觀摩走讀,他也學會「如何介紹」,開始主動向旅客介紹藺草編織產業和在地故事,甚至還自己買了雷射筆、小蜜蜂等設備。

原本快關門的店,你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蕭條;但是經過走讀,不但帶來客人,老闆也有更多能量整理店鋪,將環境打理得更OK、更容易導覽,也能和新客戶建立關係。

另一個例子是早年參加走讀的苑裡青年。他從高中就離開苑裡,當時剛返鄉沒多久,一直自稱是假苑裡人,他想說:「我這個苑裡人都不知道有什麼好導覽,就來看看你們要怎麼做!」他參加走讀後才發現,原來家鄉有這麼豐富的故事。後來,很奇妙的,這個人竟然成為我們書店的股東之一!他從過去覺得「苑裡到底有什麽好跟人家介紹的,應該沒有吧?」到現在以身為苑裡人為傲。

文章插圖

致力保存百年市場,創造新舊共融的空間

DQ:2018年苑裡市場發生火災,掀海風團隊投入協助災後舊物整理,邀請大家寫下對市場的回憶,並積極推動重建,發起苑裡市場保存運動。依你們的觀察,市場對當地居民究竟有什麼意義,為什麼會這麼重視這個空間?

秀芃:很多鄉鎮市區的傳統市場,都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建築,苑裡市場也是。當時的市場除了位於交通要衝,也是最熱鬧的地方,通常位於舊城區核心,到現代就變成最貴的地段。又因為台灣很多地方政府都有負債,可能就會選擇把市場賣掉。加上市場建築也老舊了,需要修復或是蓋新的,後者或許是最簡單、快速,也最能立刻讓大家看到政績的方式。

文章插圖

回到苑裡,現有市場的其中一塊地已經賣掉,剩下一塊(地)要賣掉或整建還在商議中,市場就發生了火災。災後市場外部的鐵皮燒毀,讓日治時期的建築本體露出來,我們當時就想,是不是該做些什麼?但跳出來很可能被罵,也可能阻擋部分人的財路,讓掀海風原本的行動,也跟著遇到很大的阻力。

但是,如果我們希望這裡變得更好,那遇到不對的事情,就應該盡全力守護。

不然,如果這個地方最後變一個樣,我們回來的意義就沒有了。所以我們當時就跳出來做這件事,也因此認識很多攤商夥伴。

DQ:當地居民對火災前的老市場有很多回憶與情感吧?

秀芃:當地人對市場的情感,是建築物所承載的,大家曾經互動的點點滴滴。例如童年來這邊書局買個文具、吃個豆花,或是跟著媽媽一起去買菜等。

大家對空間的感情,不一定是建築物本體;但如果建築物沒有修復,就沒辦法憑空去談這些故事。當然,我現在也可以跟你講故事,可是在空間裡直接感受,跟光用聽的完全不同。

文章插圖

DQ:哇!那苑裡市場之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秀芃:目前市場的兩塊地,一塊會蓋新市場,一塊做文化資產修復;其實文化資產的登錄面積很小,而且修復後也可以交給攤商使用。

我們並不是要把市場修復成跟原貌一模一樣,讓時間凍結在某個時刻。因為不管利用什麼工法,都不可能回到那個當下。就像我們一直在談「新舊共榮」,這是一個有新有舊的光譜。

文化資產並非跟商場完全對立,而是去思考怎麼既符合現在的需求,又保有在地特色;既能留住我們的根,又可以面向未來。

所以我們其實不反對旁邊蓋新市場,重點是新市場要怎麼跟老市場融合、可以互相加成,不會衝擊街區景觀,而且好用、不會變成蚊子館。

文章插圖

帶高中生進行模擬公聽會,思考自己與市場的關係

DQ:掀海風舉辦了很多活動是面向年輕世代,也與當地國、高中合作課程。市場重建運動召喚居民對老市場的感情,是來自他們過去的生活經驗,但是對於返鄉青年,或新生代的學生們,要如何喚醒他們心中對這個空間的感情,或者協助他們在這個地方創造新的記憶?

秀芃:我們現在有帶一堂108課綱的校定必修,主題就是帶學生進行菜市場重建的模擬公聽會。

在教學方法上,首先要有客觀資訊、主觀感受,再通過探索去思考、反思。因此課程一開始,我會先從生活出發,問學生平常在哪買東西,他們除非跟著媽媽、阿嬤,不然大部分都會選擇7-11、全聯等超市。接著再問他們對傳統市場的第一印象為何。藉此讓他們思考,為什麼要談菜市場?如果他們都去超市,菜市場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不過因為苑裡市場火災發生至今已經過了快5年,距離多數國、高中生比較遙遠,所以我們會利用紀錄片或其他方式,喚醒他們對這裡的感覺。

文章插圖

接著,我們會帶學生觀察兩種消費形式的差別。例如,超市只需要用QR code快速掃一下,不用跟店員講什麼話;空間布置上,超市所有東西都很集中,物品依照類別有邏輯地排列擺放;消費動線也經過設計,例如容易衝動消費的商品會被擺在更靠近收銀台,讓排隊等待結帳的人能看見。

菜市場則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聚集擺攤,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聚集採買,跟超市完全不一樣。市場的珍貴之處,可能包括與人互動,或是食材夠在地、食物里程最低,不是由其他地方配送過來。

另外,超市、超商都是恆溫控制,讓你在裡面很舒服,熱銷的商品也會全年無休供應;市場則具有時間感,必須跟著地方呼吸。例如,高麗菜雖屬於冬季蔬菜,但超市能夠一年四季都販售;夏天的菜市場,就幾乎找不到高麗菜,但會有更多當季蔬菜,例如空心菜、地瓜葉。

藉由觀察、感知這些事情,讓學生發現空間的構成影響著消費行為。接著,再請他們思考自己偏好哪種形式。當然很多人喜歡超商,覺得菜市場老、臭、臟、亂,我就會透過國外或其他縣市菜市場的案例,讓他們看到市場也可以有很多種樣子,不一定是髒亂的。

文章插圖

我們也進一步問學生,是否會希望全部都變成超市、商場,例如杜拜;但如此可能完全失去時間感,失去與真實的人和空氣互動,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他們當然可以保留自己的立場,不過因為接下來會安排他們(參與學生)與其他人對話,所以他們必須先練習換位思考。例如「長輩希望菜市場不見嗎?」、「公部門和攤商,各自希望菜市場長成怎樣?」這些討論也不能無所本,所以他們需要去訪談攤商、縣政府官員、苑裡鎮公所、建築師等,理解別人如何思考。

最後,透過模擬公聽會,讓大家對話和辯論;再看看經過公聽會,他們對菜市場有沒有不同的想法。這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我們)帶著他們去思考自己與苑裡的關係。

文章插圖

練習「不立刻下判斷」

DQ:聽起來對市場可以有更扎實、全面的思考。學生有什麼樣的回饋嗎?

秀芃:其實還是有約占3/4、2/3比例的小朋友,比較偏好商場、家樂福,這很直覺啦!可是我覺得公聽會後,他們的答案變得不那麼絕對,不會「立刻決定」,可能會覺得:如果可以保留一部分文化、歷史,也還是有一部分讓他們買東西的時候還是有冷氣可以吹,這就OK了!(笑)

我覺得最基本的是「不要立刻下判斷」,台灣太多人是直接下立場,沒有要對話。

至少讓他們練習先真實地理解、認識一個地方,經過對話、理解他人後,再選擇立場。

文章插圖

DQ:除了市場公聽會,掀海風還有什麼樣的規劃、計劃,來幫助年輕人喚醒對苑裡情感呢?

秀芃:我覺得很重要的,真的就是跟人互動。只是單純看地景、看老物件,沒有說明,無法產生任何連結;但也不是像博物館一樣,把物品、說明牌放著靜態展示,這樣雖然有連結,但不是「活的連結。」

所以,我們會帶很多青年夥伴一起做田野調查,讓他們針對某個主題搜集資料,跟人互動、訪談,這個過程很重要。

重點不是蒐集到什麽,而是跟人建立關係。聽到活的記憶,那麼他走過的路、看過的東西,都會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


長久以來,DQ廣受學生喜愛,老師、教育業者對於DQ內容也讚譽有加。於是,我們推出了這份推廣素養教育、人人可讀的電子報月刊——「DQ地球人素養指南」,一份訓練思考、活用新知、終於實踐的閱讀刊物。

秉持著「習慣性思考&積極性嘗試」的DQ精神,我們每月將精選契合當月主題的DQ好文章,在閱讀思考、討論分享中,瞭解每個主題的脈絡與其意義。於此同時,為自我價值添磚加瓦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身與他者的不同,並勇於抉擇、行動。並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更認識自己、更成為自己。

➤➤➤訂閱「DQ地球人素養指南」電子報,與DQ一起走在知識的前沿。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