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DQ X LFT】思辨議題,與學生同行

【DQ x LFT 與知識同行】「攏系為著你啦,喝手搖飲料請多付錢」課徵糖稅能讓大家更健康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Lead For Taiwan 領導臺灣 文/ 講師張凱茵、林玉善 

長久以來,DQ深受學生喜愛,老師和教育業者對DQ的內容也給予高度讚譽。今年,DQ將積累十多年的知識,轉化成地球人素養電子報,傳播至教育領域,深入校園 ;從純粹的網路媒體形式出發,將DQ的核心價值──知識、教育、行動,在「現實生活中,實際地傳播」,付諸「行動」。

DQ攜手在思辨教育領域投身五年以上的非營利組織Lead For Taiwan(LFT),推出更多充實的計畫。LFT是一個致力於推廣思辨教育的非營利組織,提倡思辨教育的普及運動,努力創造思辨教育的正向循環,以加速改變的進程,持續發揮影響力。

DQ的初心簡單而純粹:盡微薄之力,輔助數位世代,以開放且輕鬆的心情,面對網路資訊,何以審視,何以思考,何以反映至自己人生的行動。

文章插圖

近年來,手搖飲料盛行,尤其對於作為珍珠奶茶發源地的台灣而言,人們早就習慣「發生好事時買一杯慶祝,發生壞事時買一杯安慰自己」,在如此大量需求之下,飲料業的經濟發展日漸蓬勃。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 2021 年 9 月底止,臺灣共有 2,6255 間飲料店,較 2020 年底增加 1,338 間。

根據 103-106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高達91.7%的國小學童94.8%國中生、90.9%高中生、74.7%的 19-64 歲成人及40.5%的 65 歲以上老年人,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且其中4成民眾每週至少喝7次以上。

全糖珍奶暗藏危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的糖分攝取應控制在48公克以下。依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近 62 公克,一天一杯就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由此可見,多數國民攝取過量糖份,然而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攝取過量糖分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患。 

不只臺灣人攝取過量糖份,全世界都面對著同樣的議題,對此世界衛生組織於2013 年提出「防範與控制非傳染性疾病全球行動計畫」,並針對飲食相關非傳染性疾病建議:利用經貿、賦稅、補貼等經濟管制工具,建構健康環境。其具體執行方式則針對含糖飲料,參考已在許多國家實行多年且有明顯成果的菸稅政策,課徵糖稅。而糖稅所牽扯到「政府干預含糖飲料市場是否具備合理性」以及「糖稅是否能有效減少國民購買含糖飲料之意願,進而減少國民攝取糖份,維護國民身體健康」等等,即為此議題須探討的主題。

文章插圖

一直吃糖一直爽?三高、糖尿病隨後就到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 2018 年發布之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建議國人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 10% 。添加糖泛指在飲食中額外添加的糖,未包含人工甜味劑與食物原有之糖分。以此標準換算,喝一杯含糖飲料,添加糖之攝取即超過每日建議。 

高糖分的人工食品,使血糖快速升高又急速下降,一時的飽足感後的飢餓,使人持續攝取高糖分食物,產生對糖的依賴感。若每日糖分攝取超標,容易導致肥胖,伴隨而來的是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對心臟的負擔隨之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升。除此之外,糖分攝取過多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腎臟病風險亦隨之提升,持續性的高血糖也會使身體內的癌細胞獲得更多養分,提高罹癌的機會。 

還可能會掏空健保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於 2016 至 2020 年所公布之統計數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前二十大疾病中,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始終位居第一,糖尿病與高血壓性疾病也位於前五大支出疾病。健保支出的前五大疾病中,有三種與過量糖分之攝取有直接關聯。 

綜上所述,糖分的過量攝取對健康所造成的威脅是直接且全面的,衍生之疾病長期居於健保支出排行前幾名。若政府課徵糖稅,讓人民降低購買含糖飲料之意願,減少疾病之發生率,將使健保支出大幅降低,減緩虧損的速度。因此,糖稅的課徵與否為現今具備討論急迫性之議題。

文章插圖

糖吃太多,政府該管嗎?

針對政府是否應介入消費者在含糖飲料的消費選擇,學界各有支持與反對之見解。反對方的學者認為,政府干預自由市場為剝奪個人消費決策權的作法,會降低原有的資源分配效率。

支持方的學者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林翠芳認為,政府應該於必要時介入消費市場,含糖飲料的消費與疾病支出呈現正相關,我國實施全民健保制度,個人因攝取過多含糖飲料所衍生之疾病所需醫療費用由全民買單,產生負面醫療財務外部性。政府為了解決負面醫療財務外部性,維護全體國民的健康,適時介入含糖飲料消費市場具備合理性與正當性。 

糖稅真的是減糖神器嗎?

依據曾實施含糖飲料稅國家之情況,課徵稅收後,含糖飲料的消費量確實較未課徵前少。

究竟國民是否因為課稅,而減少整體糖分之攝取,進而維護健康?由於攝取糖分的管道還有很多,含糖飲料只是其中之一,目前的研究即使肯定含糖飲料稅的成效,但是對此仍未有肯定的說法。在尚未肯定完整成效時,此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

文章插圖

政府須考慮那些面向?

政府為課稅者,在原有的課稅項目中增加「含糖飲料稅」的新制,勢必引發反彈聲浪。而政府在訂定專法的合理性、課稅標準、稅收用途,為政府在制定含糖飲料稅時的考量點。

█ 是否具有充分合理性?

國家在制定含糖飲料稅專法時,以維護國民健康與將個人因攝取過量糖分引發疾病之外部成本內部化,在保障集體利益方面,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從聯合國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可得知健康權之保障為國際趨勢。依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亦可得出憲法保障個人健康權之意旨,歷來的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中,多次關切國家對國民健康之照顧義務,顯示政府角色的重要性。

█ 課稅標準怎麼訂?

至於課稅標準,應以含糖比例還是以不同單位課徵相應的稅,也是政府的考量之一。臺灣的含糖飲料生產者較其餘課徵含糖飲料稅之國家複雜許多,除了罐裝飲料食品廠,還有隨處可見的手搖飲料店、咖啡廳與速食餐廳,其中又包含知名連鎖店與非連鎖的自創品牌。

國際上課徵含糖飲料稅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依照含糖比例,另一種為按照容量或重量等不同單位課稅。針對臺灣複雜的含糖飲料市場,究竟該以何種標準較為合適,政府須審慎評估。

█ 收到的稅會用在哪?

課徵而來的稅收應如何使用,制訂政策時也要明文規範。是參照同樣對人體有害之物課徵的「菸品健康福利捐」,擬將款項應用於全民健康保險準備、中央與地方含糖飲料危害之健康宣導、包裝警示標示印製、衛生保健、社會福利補助等。還是當做一般的稅收使用,政府亦應準確規範。

文章插圖

業者會受到哪些衝擊?

政府對含糖飲料課稅,對於不同類型的業者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同。針對臺灣複雜的含糖飲料生產者,可大致分為食品大廠、連鎖店(包含知名品牌手搖飲料店、咖啡廳、速食餐廳)與非連鎖店。

█ 食品廠:重新包裝,配方還能客製化

為因應含糖飲料稅的課徵,食品廠減少糖分在飲料中的占比,並兼顧飲料本身的風味,將重新調整包裝與成分或訂定新配方。

食品大廠可口可樂除了推出易於控制糖份攝取量的小包裝飲品,還研發 Freestyle 飲料機器,結合科技與大數據,調製出客製化的低糖飲料。根據 2017 至 2018 年的統計,由於調整了包裝及飲料成分,在製造過程中減少了 425,000 噸的糖,且銷售量不減反增,光是北美地區就增長了 30%。

除了調整包裝與飲料成分,也可能尋找天然、機能新興甜味劑替代原有的游離糖,目前正在發展的有甜菊糖 (stevia)、羅漢果萃取物、塔格糖 (tagatose)。亦有透過製程技術,釋放既有食品配方的甜味,減少添加糖,並持續革新創新。

上述技術尚未成熟時,會提高製造成本,製造商為了獲利,成本將反映於售價中,使商品售價提高。

█ 飲料店:調整配方或調漲售價

對於連鎖店而言,飲料的配方各品牌有不同的比例。若政府課徵含糖飲料稅的標準以字面上的「全糖、半糖、微糖」,恐怕產生不公平之現象。

同一品牌在配方上誤差較小,因應含糖飲料稅,以水果原汁的甜味或食品廠研發的新興甜味劑取代添加於手搖飲料的糖漿,雖然較為健康,但是商品售價也隨之提高。

無法調整配方者,對於政府課徵含糖飲料稅,為了維持獲利的穩定,稅收的影響也會使商品售價調漲。此現象在非連鎖店特別明顯。 

█ 對人民會有什麼影響?

由於政府對業者課徵含糖飲料稅,使含糖飲料價格上升,人民降低購買意願,進而減少攝取,改飲用不含糖的飲料或開水,患病風險降低,國民整體健康提升。此為政府課徵含糖飲料稅期望看見的成果。 

但是,含糖飲料稅對於人民的影響並非全然正向的。部分國家課徵稅收後,收入較低的民眾減少購買含糖飲料的比率下降較為明顯,例如墨西哥南非。業者為降低課徵含糖飲料稅所衍生的成本,可能會裁撤一部份員工,造成部分民眾失業。

糖稅辯論賽開打!正方請發言

█ 正方一辯:糖吃越多,身體越差

根據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的研究調查指出,長期攝取高糖高熱量的含糖飲料,會導致腰圍肥胖,三高等代謝症候群指標症狀,代謝症候群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兩倍,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更超過三倍,糖尿病患者罹患乳癌、大腸癌的機率也會增加。

含糖飲料喝得越多,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與壞膽固醇等不好的脂質濃度提高,容易造成血管脂質堆積,堆積於肝臟造成脂肪肝。高糖分會快速增加血糖及胰島素的濃度,對胰臟細胞帶來氧化壓力及自由基的傷害,促進胰臟癌細胞的生長。

長期飲用含糖飲料,會刺激大腦多種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量增加,使人體產生依賴,也就是所謂的糖上癮現象。對糖成癮後,會產生行為上的改變與情緒上的變化,例如:暴食、過動、暴力傾向、焦慮等。

█ 正方二辯:以價制量,直球對決

反對課徵含糖飲料稅者,認為政府只要加強減糖宣導,及監督商家做好飲料糖分標示,即可降低民眾購買含糖飲料之意願。但是,校園內實施的減糖宣導,對於學生只有暫時性的影響,課程結束後,長期攝取含糖飲料的學生依然會持續攝取。社會上實施的減糖宣導,亦無實際數據可證明宣導的實施確實使含糖飲料消費量下降。

衛生福利部於民國109年修正《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將原本只需要標示添加進飲料的糖量和其所含的熱量(不包括飲料本身所含有的糖,也就是說粉圓、椰果、甘蔗汁等配料和原料所含的糖類都不需要計入),修改為包含原料本身含有糖量及額外添加之糖量,也就是整杯飲料的總糖量,熱量的標示也修正為總熱量,也就是整杯飲料的總熱量(整杯飲料的糖,不管是添加進去的糖、配料和原料本身的糖都要計入),修正後的規定已於110年1月1日起生效。

但是,手搖飲料店雖有標示,但不在菜單上,或是貼於店面的不明顯處,而便利商店採折頁方式置於櫃檯角落,需詢問店員才找得到。多數消費者在購買時,並不會特別尋找或詢問,以標示提醒消費者注意含糖量的成效不彰。

課徵含糖飲料稅,使含糖飲料價格上升,將使消費者有意識地減少購買含糖飲料,影響比純粹宣導減糖與加強標示更為直接。 

文章插圖

█ 正方三辯:使吃糖的外部成本內部化

臺灣實施全民健保,過度攝取含糖飲料所引發的衍生性疾病所需醫療費用由全體國民買單,產生健保系統外部成本,政府應適時介入,使外部成本內部化,而課徵含糖飲料稅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 正方四辯:促使業者研發健康配方

以英國為例,可口可樂在2018年4月英國開始徵收糖稅之前,調整旗下飲料的含糖量,並發佈了低糖或無糖的版本,例如雪碧的含糖量從6.6克降至3.3克、七喜從10克降至7克、芬達從6.9克降至4.6克。由此可見含糖飲料稅促使業者改善配方之成效。

我反對!反方怎麼說?

█ 反方一辯:干預自由市場

消費含糖飲料為個人選擇,含糖飲料稅會干預自由市場。 

█ 反方二辯:吃糖、抽菸,壓根兩回事!

攝取含糖飲料並不會如同抽菸一般影響他人,雖會在健保系統造成外部成本,但應從健保制度著手改善解決此問題。

█ 反方三辯:打擊飲料產業

若民眾減少消費含糖飲料,含糖飲料相關產業則會遭受重大打擊,而含糖飲料相關產業為臺灣的重要產業,因此可能導致GDP下降及部分人失業。 

█ 反方四辯:確定有效嗎?

肥胖、糖尿病等疾患之成因複雜,目前研究只證明「糖份攝取過量的危害」及「部分國家的含糖飲料稅成功讓民眾減少購買含糖飲料,或改為消費含糖量較低之飲料」,未有含糖飲料稅可促進人類健康之直接證據。

文章插圖

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吧!

█ 丹麥:肥胖稅影響有限,僅實施13個月

丹麥一直以來都有對特定食品課稅的政策,1920年代,丹麥開始對巧克力和糖果等食品徵稅,並且在2010至2013年間調漲了三次稅額。

丹麥在 1930 年代對含糖軟飲料徵稅,到 2013 年以每升0.22 歐元的稅率徵收,每年帶來 6000 萬歐元的收入。

2009年,丹麥財政部推出的「丹麥2010年財政改革」其中包含脂肪稅,但遭到民眾強烈反對,因此2010年脂肪稅在國會審議未通過。但2011年1月,丹麥國會不顧民意反對通過了脂肪稅,並於同年10月開始執行,為世界上第一個實施脂肪稅的國家。 

根據丹麥國家衛生和藥品管理局的數據,47% 的丹麥人超重,13% 的人肥胖。而肥胖所帶來外部成本成為財政負擔,因此政府希望能透過脂肪稅等政策增加收入。 

丹麥的脂肪稅實施方式為:脂肪含量超過2.3%之肉品、特定奶製品,需課徵每公斤飽和脂肪16丹麥克朗(約新台幣80元)的稅額。脂肪含量低於2.3%(包含各類牛奶)、出口產品,以及非食品類(添加物、動物飼料、內服藥)皆不需課稅。

然而,學者認為肥胖稅對經濟的影響弊大於利。它被指責「在實際工資下降0.8% 的一年中,讓通貨膨脹率上升到 4.7%」。許多丹麥人轉而購買更便宜的品牌,或者越過邊境前往瑞典德國購物。至少10%的稅收收入被行政成本吞沒,據估計,丹麥失去了 1,300 個工作崗位。 

此外,脂肪稅對「不健康」食品的消費影響非常有限。根據Politiken(丹麥當地報社)調查發現,只有 7% 的人減少了他們購買的黃油、奶油和奶酪的數量,而另一項調查發現,80% 的丹麥人根本沒有改變他們的購物習慣。因此該政策於2012年11月終止,僅實施了13個月。

另在2013年4月,丹麥宣布廢除原本對含糖飲料徵稅的政策,同時也放棄擬議糖稅。

文章插圖

█ 墨西哥:含糖飲料購買量明顯下降

2014年,墨西哥引入含糖飲料稅。

實施方式:對含糖飲料徵收每升1比索的稅。

成效:

  • 2016年,調查發現與政策實施前一年相比,民眾購買的含糖飲料總量減少了37%。

  • 含糖飲料購買量下降的幅度在「較貧困的家庭」和「以前購買大量含糖飲料的家庭」中最為明顯。

█ 英國:市售飲料含糖量明顯減少

2018年4月,英國推出了軟飲料行業稅,根據飲料的含糖濃度對生產商徵稅,不同含糖量的稅率不同。

實施方式:對含糖量5~8%的飲料,以每升0.18英鎊徵稅;含糖量8%以上的飲料,以每升 0.24英鎊徵稅。

成效:

  • 廠商商通過調整產品配方,降低含糖量,來應對該政策。在糖含量未達徵稅門檻的情況下,價格通常並不會因為徵稅而提高。該稅僅轉嫁給含糖量超過8%的飲料的消費者,這些飲料的平均價格上漲了0.075 英鎊/升。

  • 實施該政策後,超市出售的高糖飲料比例有所下降。2015年至2019年間,超市中含糖量超過5%的飲料所佔比例從49%下降到15%。

  • 含糖飲料中的糖含量減少。稅收徵收後的四年裡,徵稅飲料中的含糖量減少了43.7%。

  • 在減少了飲料中的糖含量的情況下,並未影響整體銷售。徵稅一年後,民眾購買的軟飲料總量保持不變。然而,軟飲料中的總糖量減少了10%。

█ 南非:碳酸飲料價格上漲、購買量下降

2018 年,南非對含糖飲料(果汁除外)徵收 10% 的稅,稱為健康促進稅。

實施方式:對含糖量超過4%的飲料,每克糖徵收 0.021 南非蘭特的稅。

成效:

  • 引入新稅後,碳酸飲料的價格平均上漲了1.006 ZAR/L,但需徵稅的非碳酸飲料的價格並未上漲。低糖飲料和高糖飲料都出現了碳酸飲料的價格上漲。

  • 城市地區購買的碳酸飲料較少。徵收該稅後,家庭對碳酸飲料的購買量平均下降了 29%,同時這些飲料的糖量下降了 51%。這是由於人們的行為改變和企業重新制定飲料配方。

  • 城市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城市家庭購買的含稅飲料中糖的克數下降了 57%。

█ 葡萄牙:含糖飲料銷售額下降,廠商調整飲料配方

2017年,葡萄牙引入了兩級含糖飲料稅。

實施方式:對含糖量 <80 克/升,和≥80 克/升的飲料,平均價格上漲 0.16 歐元/升和0.8 歐元/升。

成效:據報導,第一年含糖飲料的銷售額減少了7%,部分廠商調整配方讓含糖飲料的總熱量攝入減少了11%。

█ 美國:加州柏克萊、賓州費城成效顯著

有些城市實施糖稅,其中以加州柏克萊與賓州費城最具代表性。

加州柏克萊:民眾少喝飲料,多喝水

2014年舉辦市民公投,並以超過2/3的贊成票數通過「含糖飲料稅」法案,該法案於2015年實施。

實施方式:對含糖飲料課徵每一盎司(約28.3公克)1美分的稅。 

成效:

  • 低收入戶消費的含糖飲料總量有下降的趨勢。

  • 柏克萊市含糖飲料消售量在三年內下降52%,而水的消售量增加29%。

  • 該法案要求成立「含糖飲料產品專家小組」來對如何使用取得之稅款、應補助哪些減糖倡議項目提供建議。而相關專家小組名單、補助條件、歷年補助名單也均全部上網供各界檢閱。

賓州費城:含糖、碳酸飲料消費減少

2016年市議會投票通過含糖飲料稅,並於2017年實施。

實施方式:對含糖飲料課徵每一盎司(約28.3公克)1.5美分的稅。

成效:

  • 費城市的含糖飲料產品價格提高。消費者的含糖飲料消費量下降(汽水下降40%、機能飲料下降64%)、同時間瓶裝水消費量則上升58%。

  • 市中心碳酸飲料銷售量下降了55%,但在市外未徵收此稅的地區,碳酸飲料販售量卻上升38%。

文章插圖

█ 泰國:糖稅每年為政府賺進15億泰銖

泰國亞洲第一個對含糖飲料課稅的國家。2015年,調查發現泰國民眾平均每天攝取26茶匙的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攝取量的4倍,來源多半是含糖飲料。為解決民眾糖分攝取過量的問題,泰國政府從2017年9月16日開始對含糖飲料課稅,並且在2019年加倍徵稅。

實施方式:

  • 含糖量6~8%的飲料,課徵10分泰銖

  • 含糖量8~10%的飲料,課徵30分泰銖

  • 含糖量10~14%的飲料,課徵1泰銖

  • 含糖量14~18%的飲料,課徵3泰銖

  • 含糖量18%以上的飲料,課徵5泰銖

  • 含糖量6%以下的飲料則免徵含糖稅

成效:The Nation(泰國民族報)指出,泰國財政部稅務局估計增加含糖飲料的稅,可以為稅收增加15億泰銖。

文章插圖

█ 愛爾蘭:公眾已經習慣花更多錢買飲料

2011年時愛爾蘭衛生部長重新設立「肥胖特別行動小組」提出課徵含糖飲料稅、改善營養標示等政策。然而由於食品及飲料相關廠商抗議,政府考慮到課徵含糖飲料稅可能對相關產業有負面影響,因此並未推行。

不過,愛爾蘭現有的增值稅 (VAT) 系統,已對含糖飲料以23%的最高稅率徵稅。儘管稅收進一步提高了含糖飲料的價格,但公眾已經習慣了為含糖飲料作為非必需品支付更多費用。

文章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