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有話港說

【有話港說】新聞不自由、青年焦慮與居住正義,當代港人用電影說香港的故事

綜觀2023年的香港電影,是兼容並蓄亦不斷創造奇蹟的一年,不僅香港本地電影票房再創新高,由吳煒倫執導、黃子華主演的《毒舌大狀》打破2022年《明日戰記》創下的八千萬港幣,登頂成為首部破億港幣的港產片。

電影製作方面,大預算成本的商業類型片如《金手指》、《潛行》、《掃毒3》依舊發揮既有的長才,提供觀眾滿足的娛樂性;而新銳創作者們則善用有限資源,將小人物故事述說動容。

如果說電影是反映現實的方式,2023年的香港電影不只做到這一點,觀眾也能在這些影像中看見創作者們關注的議題。這些感觸並非一時,而是這幾年經歷動盪的香港,因時代的變遷而應運而生的真摯。

本文邀請了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馬曼容(Pony)撰文,帶領小隊員們回顧2023年的香港電影,同時也回望大時代下的香港創作者們,如何用鏡頭記錄香港當今的處境與現況。

文章插圖

《白日之下》:香港的世風日下

自2014年的雨傘革命開始,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遍地開花,網路直播、自媒體逐漸成為民眾即時接收訊息的方式。當人人都有知情權,成為媒體的門檻也逐漸降低,任何人,只要打開手機就能將眼前所見,傳遞至香港乃至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隨著各大報章及獨立自媒體紛紛遭到打壓,香港人也開始留存並備份新聞資料,將真實存在的事件續存於世界一角。

歷史不能被遺忘,而影像似乎也成為一種典藏時代的重要媒介。

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16項大獎、簡君晉執導的《白日之下》,成為香港創作者重新檢視「新聞記者」價值的電影。

故事改編自香港兩起真實事件,2015年劍橋護老院虐待院友事件以及2016年康橋之家院長性侵案,兩個事件皆在當時造成極大轟動,卻有著迥異的命運,前者獲報後已撤銷執照;後者卻因事主不宜出庭作供而撤控。

而《白日之下》此刻出現於香港的時機點,不再只是揭發公義如此簡單,而是深入檢討媒體的職業操守,如何權衡人的良心和嗜血的貪婪。此外,以夕陽產業的紙媒為切入角度,描述筆桿如何與攝影機抗爭,紙媒的力量又能發揮什麼作用,這也與簡君晉此前所拍攝講述科技創業小人物的影集《IT狗》,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向。

文章插圖

香港記者的命,值幾多錢?

說到近年以新聞業為題材的香港影視作品,最為人熟知或許是2015年的劇集《導火新聞線》,該劇從新聞的集體出發,從無到有,甚至為了獨家、為了深入調查、為了返還公義,新聞工作者究竟願意付出多少性命交換?

而在2023年,同樣有劇集《新聞女王》造成熱議,從新聞主播台切入,除了審視新聞內部的權利爭鬥,也緊扣對於新聞真相的真實與否,而該劇亦有觸及與《白日之下》相同的護老院事件,並將視角轉換至身處其中的當事者。

此刻,站在面對「新聞不自由」的香港,新聞題材影視作品除了以不同角度切入,走在鋼索邊緣,又該如何不受制背後勢力施壓,藉由媒體的媒介重新撥開真相的曙光。

打開《年少日記》:撫摸香港的傷痕

由卓亦謙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年少日記》,自2023年底榮獲第6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以及觀眾票選獎的殊榮後,也一舉拿下2023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第二名的寶座,成為2023年香港電影叫好又叫座的代表。

故事由一名中學教師的視角出發,透過一封沒有署名的遺書,一本塵封的日記,揭開香港教育的現況,以及香港學生的集體創傷。

所謂「創傷」,又或說是青年焦慮,一路以來都成為香港電影的血脈。

除了對眼前的未來迷茫,當人身處既壓迫且高度緊張的社會中,面對繁重的課業、端看家庭的臉色、成長的壓力,這類以人為本、同理他人的「傷痕型小電影」,相較於大型商業電影,反而成為這群新生代創作者關注自己、聆聽他人且將善良回饋社會的最好途徑。

回望2014年後的香港電影,「傷痕型小電影」或許無處不在,尤以幾次大規模社會運動作為階段轉捩點之下,面對不可逆轉且反抗的社會體制下,人心又該如何修補裂縫?香港人學會自處調適之餘,也欲從氣餒和絕望中翻身振作。

青少年自殺率創新高,誰聽見他們的心聲?

自2015年開始,香港社會開始上升一波學生自殺潮,尤其在2016、2022年劇甚,自殺年齡也座落在15-24歲的青少年,學業、家庭、同儕種種壓力接踵而至,前途未明的「強烈絕望感」徒增,亦成為他們對於生命的選擇。

【延伸閱讀】「從幼稚園就開始打分數」香港青年自殺率創新高,是誰讓他們走上不歸路

文章插圖

過去,許多香港短片也曾將鏡頭對準,那些正在徘迴於生命交叉口的年輕學子們:2018年鄧亮輝的《誰聽赤子心》,以學生心聲為材,未來該何處去,又該成為怎樣的大人,或只能眼看身邊同儕生命隕落,當下的他們僅能站在人生的交岔路口;2022年王嘉諾的《防止自殺手冊》更直接點題,以幽默的偽紀錄片方式講述嚴肅的議題,在在都呼應香港學生所承受的龐大心裡壓力。

而從卓亦謙早期的短片《至少在夢裏》,影片開頭以對白為首,著重於自我對話、自我價值的辯證,也將主題拉至青少年面對同儕及升學壓力。電影不再站在制高點說教,反而同理地與觀眾站在一起,關心並在乎現代人的內心想法,同時反望社會給予的標籤眼光——當人的一生只剩成功或失敗二元評斷,亦當身、心理傷害已造成時,留下的人又該用什麼方式繼續前行?

對望至《年少日記》關注心理層面,開頭從天台躍下的戲,令人連結起2018年導演李卓斌於《G殺》結尾的一躍而下。當青少年的絕望,來到五年後的另一世代,昔日的躁動烈火已弭平,傷疤看似癒合,卻仍隱隱作痛,而《年少日記》不僅只微觀聚焦個人家庭,也仿似將這份關心獻給香港與香港人。

《但願人長久》:香港新移民的樣貌

同樣以影像定格香港當今社會的新移民共融面貌,祝紫嫣的《但願人長久》或許是今年最好的例子。過去其執導的作品中,皆關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情感,從《林同學退學了》到《凪》,都顯示人的移動性,從學校離開、從家鄉來到異地,萍水相逢的緣分是否又能在他處生根?

來到長片《但願人長久》,祝紫嫣結合個人成長經歷,亦將時間跨度拉長至二十年,1997年、2007年、2017年三個時間節點,也清晰囊括這群「外來者」(Outsider)香港新移民的身分認同

從歷史來看,從1997年回歸,2008年的普教中教育制度引入,到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成形,政策上都能看見香港逐步地被中國同化,許多中國人也為追求更好生活品質來港,也讓港漂的移入已成為常見現象。

但對這些移港居民而言,他們面對的卻是來自周遭環境的變動,從語言隔閡、物價漲幅、同儕排擠,再到外來者歧視,

當中港兩地矛盾加劇,立足於此的人們又該如何擁有生存的勇氣?儘管生活多年後,是否又對這片土地產生新的身分認同?抑或僅能選擇繼續漂流?

文章插圖

九七回歸後,何處才是我的家?

兩岸議題對香港電影而言,或許是再熟悉不過的議題,從1950年代始的逃港偷渡時期,諸如牟敦芾的《打蛇》、麥當傑《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中的黃雀行動,都以此為題講述,一條河、一個年代,也同時是兩個政權的交界與轉移。2022年的《憂鬱之島》,導演陳梓桓也曾透視香港這塊土地的前世今生,從記憶的口述、社會的噪音、人民的聲音,匯流各方文化的土地歷史都不曾被遺忘。

而當三十年過去,這群「新香港人」是否共處自如,亦或是被社會接納?以及遠方出生的根及當下駐足的生長之地,何處才是他們的「家」?近年亦出現不少關於新移民的影像作品,如電影《過春天》、《人海同遊》和劇集《香港人在北京》、《來生不做香港人》,因政策所趨、環境所逼,人的移動的不易和適應生活的掙扎痛苦,不安的徬徨與尋根的思念都於此些作品裡顯現。

文章插圖

《填詞L》:我是香港人,我說粵語

導演黃綺琳第二部劇情長片《填詞L》,以一個勵志追夢故事為題,描述立志成為填詞人的追夢故事。《填詞L》之所以特別,在於黃綺琳極為簡潔地述說貼近大眾的庶民故事,憑一股熱情為夢想奮鬥,即使失敗卻從不放棄,一種不退縮的頑強性格,摸索出一條容於己身的道路,也別於近年香港電影所體現的苦悶無力;而《填詞L》或許亦可作為後運動時代的香港另一寫照,當港人離散已成為日常所趨,台港兩地的邊界逐漸模糊,語言的互融與獨特,也成為電影中令人玩味的雙生性。

更難能可貴是,《填詞L》也似乎成為一座牽連起新舊世代的橋樑,不僅集結香港新生代演員,更清楚掌握時今新媒體的脈動,齊聚當紅之網路平台演員,同時亦不忘本於電影中介紹資深填詞人們。儘管電影的時間設定在於2010年代,但演員的選擇、細節的趣味設計,卻讓電影碰撞出只有這時代才能成立的娛樂「新」滋味。

《死屍死屍四十四》:香港人的命,自己決定

當「宿命」持續成為香港電影的多數命題時,在命定的情況下,人是否又能靠群眾之力扭轉局面?透過一條屍體、一件命案的出現,同樣講述「一切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的《命案》和《死屍死屍四十四》,兩者卻有截然不同的境況:前者延續導演鄭保瑞對宿命的探討與人性的掙扎,融入風水、改命為題,試圖在這座頹喪之都中最後一搏;而在《死屍死屍四十四》裡,導演何爵天趣味藉以屍體的忽然出現,除了端看各式市井小民的反應,同時也觸及現今香港社會的家庭結構及高房價問題。

另一方面,亦有不少電影選擇關注周遭,重拾記憶碎片,並重新思考立足於此的身份認同,試圖重新探尋香港精神:25年後中學同學相約再度齊聚的《全個世界都有電話》,三位老同學、三部舊電話,一場飯局卻反觀了25年的香港變化,是人變了?還是這片土地迫使人改變妥協?《4拍4家族》運用音樂去跨過失去摯親的傷痛記憶,當港人持續離散時,又該用什麼方法再次凝聚本土價值?

文章插圖

在香港,拍屬於香港人的電影

而紀錄片亦有精彩表現,藉由踏尋香港文化足跡的過程中,回溯土地的歷史種種:《尚未完場》走訪重要歷史遺址「皇都戲院」,並挖掘出皇都前身「璇宮戲院」創辦人歐德禮的傳奇一生,不僅回顧戰後的香港文化交流史,亦通過建築的保存續留,重新思索城市的變遷和文化保育的重要性;許鞍華導演則以《詩》為首,除了介紹香港重要詩人的流變,同時也反映香港重要歷史事件的節點,更將主軸聚焦香港著名詩人黃燦然,和已移居台灣的中生代香港詩人廖偉棠,以時代對話、用詩鋪排,在日常對話中橫生出人生的智慧與詩人的風骨。

不論是以哪種媒材述說香港,都在在看見香港影像創作者們對香港土地的熱愛。


作者/馬曼容

筆名 Pony,從事影像評論、採訪、專刊編輯等文字工作,並致力於香港影像與亞際文化研究。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2019 年起於台北電影節工作至今,現為節目選片人。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