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貴,都要出國玩!」疫情後台灣旅客傾巢而出,航空公司加購飛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汪淑芬、余曉涵 (中央社記者) 

受通膨及缺工影響,今年第二季各線旅行團參考價格都比去年同期還要高,漲幅都在一成以上,但旅客仍不受到價格上漲影響持續報名。

文章插圖

COVID-19疫情期間邊境封鎖,旅客無法出國旅遊,導致一解封後,台灣立刻出現報復性旅遊潮,出國人次迅速回升,航空業也因此出現運力不足,購買新客機。

疫情後旅遊潮大爆發

交通部觀光署統計,112年國人出國數高達1,179萬5,834人次,跟疫情前的109年1,710萬1,335人次相比,約恢復七成左右;與來台旅客相比,回升速度極快,甚至不少旅客在解封後到現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已出國三到四趟。

文章插圖

根據統計,台灣旅客最常去的國家仍以日本最多,去年有422萬5,804人次赴日本旅遊,也就是去年出國的民眾,近半都是去日本。其次是中國176萬1,134人次,第三則是韓國95萬4,693人次。

文章插圖

疫後旅行趨勢:擺脫獨旅、六成旅客願多花錢體驗

旅遊業者指出,去年因旅遊景氣復甦強勁,加上民眾對出國旅遊信心大幅提升,業績也較前年還要好。

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說,因為三年疫情開放國境後,當然有報復性旅遊潮,去年機位不僅供不應求,價錢貴但還是有人報名,各線路幾乎都是客滿的情況。

李奇嶽說,受通膨及缺工影響,今年第二季的各線旅行團參考價格都比去年同期還要高,漲幅都在一成以上,但旅客還是不受到價格上漲影響,仍會持續報名。

疫情後出國旅客習慣也有所不同,旅遊業者Klook表示,疫情後旅客出遊優先考慮的是體驗行程,而不是花費,根據調查有60%的旅客願意提高旅遊支出。跟過去不一樣的是,今年旅客渴望擺脫疫情時期養成的獨處習慣,將主動投入與親友一同探索和發現的旅程。

文章插圖

飛機載不下啦!

航空方面,疫情期間航空公司大量流失旅客,因無法預期疫情的發展,為降低成本,不少航空公司將原本訂購的飛機退訂或下修訂單。2022年各國陸續開始疫後復甦,並出現報復性旅遊,航空業普遍出現運力不足,紛紛購買新客機。

台灣2022年10月13日解封後,國人出國旅遊加速恢復,航空公司除陸續復飛原有航線,也開闢新航點,評估未來飛機需求可能高於預期。

華航:布拉格、西雅圖我來了

中華航空2023年6月15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兩架空中巴士A350-900租機案,第一架已在2024年初到台灣,另一架仍等待中;2023年6月21日再宣布,八架波音787-9的選購權轉為確認訂單,預計2028年交機完畢。

華航2023年7月新開航捷克布拉格,營運超乎預期,2024年7月將復飛睽違16年的西雅圖,以空中巴士A350-900執飛,希望透過綿密區域航網搶占亞洲轉機市場。

長榮:給我來30架新飛機

長榮航空在疫後拓點歐洲的義大利米蘭及德國慕尼黑,加上北美航班增班,2023年3月宣布,向波音購買五架波音787-9客機,預計2025年開始交付,2027年底前全數引進。

長榮航空2023年11月再宣布,2026年至2030年,引進18架空中巴士A350-1000型廣體客機及額外六架機的採購選擇權,2029年至2032年交付15架空中巴士A321neo型窄體客機。根據空中巴士2023年公告牌價,這次規劃採購的33架空中巴士全新客機總金額將達101億美元,也是長榮航空最大規模購機案。

文章插圖

星宇:疫情後急起直追

星宇航空2020年1月開航時,剛好遇到疫情,但公司仍持續規劃未來版圖,並於疫後急起直追,目前營運中的飛機有13架A321neo、四架A330neo及四架A350-900,已訂購等待交機的還有四架A330neo及14架A350。

星宇航空疫後加速布局長程航線,2023年4月首航洛杉磯,同年底再增美國第二個點舊金山,預計2024年下半年飛西雅圖。著眼東南亞與美國的轉機市場潛力,2024年2月又與空中巴士簽訂的三架A330neo的新購機合約,預計2025年起交機,持續投入中長程航線服務。

NewJeans都來了!台灣國際熱搜年增率第二

對於今年的旅遊熱潮,國際旅宿平台Airbnb日前發布的旅遊趨勢預測,2024年第一季至第三季與2023年同期相比,全球共有10個國家及地區在Airbnb上的搜尋次數大幅增加,榜首由日本奪下,台灣國際熱搜年增率登第二名,顯示今年旅遊熱度還在。

文章插圖

不過旅遊業者也觀察到,跟去年剛解封相比,旅客報名參加團體旅遊的時間縮短,不像剛開放時,就報名半年甚至一年後的旅行團,已經逐漸回到疫情前模式。

旅遊業者旅天下董事長李嘉寅說,今年報復性旅遊出國熱潮趨緩,雖然前三個月仍迅速滿團,不過4月起的團體滿團狀況與去年同期相比,速度較慢一點,多了很多旅客是這個月才報名下個月出發的團。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