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單,結案」MAGA好失望 愛普斯坦案再掀波瀾,為何川普的忠實支持者這次不挺?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2025年川普再次入主白宮,正當幕僚與保守派政界慶祝「川普再起」,卻有一道陰影悄然籠罩著整個MAGA支持者們——那就是愛普斯坦(Jeffrey Epstein)案件。

儘管該案早在2019年愛普斯坦身亡後就被官方定調為自殺,卻因與政商名流的關係、案件中的錄影檔案與客戶名單傳聞多年來持續燃燒陰謀論。如今,司法部宣布「沒有名單、不再公開、結案為止」,引來許多保守派支持者的怒火,甚至讓許多川普最堅定的支持者也感到失望與動搖。

愛普斯坦是誰?為何他的案件引發全美關注?

傑佛瑞・愛普斯坦是一位已故的美國金融家,長期活躍於富豪與政治人物的社交圈。他自稱與多位國際知名人士熟識,包括前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及多位金融、科技界領袖,甚至是川普本人。2008年,愛普斯坦因性交易被判刑,但僅被輕判;2019年,他因涉嫌販運未成年少女再度被捕。

文章插圖

在2019年8月,愛普斯坦於紐約聯邦監獄中死亡,官方結論為自殺,但由於當時監視器故障、獄警失職等諸多疑點,引發社會高度懷疑。不少人主張他是遭人「滅口」,以掩蓋其與高層政商人物的非法勾當。這種未解之謎成為陰謀論的溫床,深植極右派群體的想像之中。

陰謀論的完美容器

多年來,愛普斯坦案件在極右派與陰謀論支持者之間具有象徵意義。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保守派認為愛普斯坦涉及一個「精英戀童組織」,是揭露「深層政府」與全球貪腐體制的關鍵。

在美國右翼社群中有一種特別的陰謀論:一個由政商名流組成的「精英戀童組織」(elite pedophile ring),在全球秘密運作,他們掌握金錢與政治,涉及人口販運、未成年性交易,透過控制媒體與司法體系,掩蓋自身的罪行,甚至與情報單位、撒旦儀式有關。而愛普斯坦則被視為這個陰影帝國的關鍵中介者,愛普斯坦擁有這些人「性犯罪的錄影帶與客戶名單」,卻在關鍵時刻「被滅口」,成為所謂「深層政府」封鎖真相的鐵證。

根據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衝突研究中心主任王馨雅(Cynthia Wang)的分析,這類陰謀論之所以引發共鳴,是因為它符合了大眾對「體制腐敗」的焦慮:「愛普斯坦案對右翼運動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它符合『全球腐敗精英壓榨弱勢』的敘事。當社會處於混亂不安的狀態,人們就更容易相信陰謀論。」

司法部長:「名單就在我桌上」 助長陰謀的火焰

愛普斯坦案之所以重新引爆,源自川普政府高層官員曾對此案提出引人遐想的說法。2025年2月,司法部長潘・邦迪(Pam Bondi)在接受訪問時曾表示,她正在檢視一份「愛普斯坦客戶名單」,並說:「它就放在我的辦公桌上。」FBI副局長丹・邦吉諾(Dan Bongino)也曾預告,「這份名單將震撼整個政治圈」。

但到了2025年7月,司法部突然發布備忘錄,幾大重點為:

  • 調查結束。

  • 沒有發現所謂的「客戶名單」。

  • 愛普斯坦的死因仍為自殺。

  • 所謂「數以萬計的錄影帶」,只是愛普斯坦擁有的兒童色情內容,不會公開。

川普在內閣會議上更對記者表達不耐:「你還在講愛普斯坦這個變態?」隨後又在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別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個沒人關心的人身上。」並呼籲支持者「別再問這種問題」,稱邦迪做得「非常棒」。然而,這樣的態度卻沒有平息反彈,反而激起更多疑問。

文章插圖

當陰謀論落空,MAGA信仰會動搖嗎?

對於川普的忠實支持者來說,川普是一位對抗「深層政府」的鬥士,而,愛普斯坦的死、他與政商名流的連結、以及未曝光的客戶名單,都被視為揭開世界黑幕的關鍵。而川普長年以「對抗體制、揭露黑手」的形象深植人心——揭露愛普斯坦的「真相」也被認為是他應該履行的承諾,也是這些支持者心中正邪對決的一部分。

但當司法部在2025年7月明確表示不會釋出更多資訊、否定「客戶名單」的存在,川普本人也在Truth Social上呼籲大家「不要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個沒人關心的人身上」。但對某些川普支持者而言,這樣的回應無法撫平落差。川普政府宣布結案、封存資料、拒絕公開,原先信仰這套敘事的群體開始出現信任動搖,一些人開始懷疑——他是否也是共犯?還是也被控制了?

正如《紐約時報》政論專欄作家 Michelle Goldberg 所分析,許多相信川普會揭露愛普斯坦真相的支持者,正面臨信仰上的矛盾:「他們仍理所當然地相信,愛普斯坦是為政商名流販運少女、藉此勒索,最後被殺人滅口。但現在,他們得想清楚:川普為何遲遲不說話?」

被譽為川普最有力支持者、保守派政治新聞記者、作家、時事評論員、Podcast節目〈The Tucker Carlson Show〉主持人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也公開表示:「即便是完全支持MAGA的人,也會覺得:這真的太過分了。」他在節目中質疑:「總統承諾會揭露真相。邦迪上電視時說:『我們有真相,會交給你們。』但現在什麼都沒有。」

甚至連川普一向偏好的福斯新聞也罕見表態批評。在 Jesse Watters 的黃金時段節目中,節目畫面打出:「我們需要知道愛普斯坦案的真相。」而新聞性談話節目《Fox & Friends》主持人查爾斯・赫特(Charles Hurt)也表示:「白宮必須給出解釋。我認為有很多人心中還有許多合理的懷疑。」

年輕MAGA支持者不再沉默

2025年7月,在佛州舉辦的「轉折點學生行動高峰會」(Turning Point USA Student Action Summit)原本是慶祝川普勝選與團結保守派的盛會,卻變成一場不滿聲浪的集結。

當福斯新聞主播勞拉・英格拉漢(Laura Ingraham)提問:「你們對愛普斯坦調查結果滿意嗎?」現場數千名年輕保守派群眾立即以噓聲回應。喜劇演員戴夫・史密斯(Dave Smith)在演講中呼籲川普應正視愛普斯坦背後可能涉及的權力與犯罪結構,引發現場強烈共鳴,獲得滿堂熱烈掌聲。

24歲的亞歷克斯・佩納(Alex Peña)也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坦言:「兩週內,我們從通過重大法案的高潮,跌入愛普斯坦與烏克蘭援助的低谷。」他不解:「這不就是我們當初反對拜登的政策嗎?為何我們現在也在做一樣的事?」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整場活動中,批評川普政府未公開愛普斯坦調查資料、指責司法部長潘・邦迪(Pam Bondi)「背棄承諾」的聲音不斷浮現。

這場風波也讓川普陣營內部出現罕見焦慮:如果年輕選民的信任開始動搖,MAGA運動能否維持過往的凝聚力?非營利組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創辦人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坦言:「我看到年輕選民的熱情正在洩氣,這可能讓整場選戰產生變化。」柯克進一步指出:「這不是MAGA的終點,但我們可能會失去那群日常關注加密貨幣、下午兩點起床的年輕男性選票。這是個巨大風險。」

前白宮高級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表示得更為直白,他在自己的Podcast節目《Bannon`s War Room》說:「如果我們因此失去10%的MAGA支持,那麼我們(共和黨)會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損失40席國會席次、甚至丟掉總統。」班農認為,這場風波反映的不只是對個案的不滿,而是對政治權力透明的根本質疑。他說:「這不只是戀童癖案,這關乎到底是誰在領導我們。」

川普一直都在履行對MAGA基本盤的承諾

根據《華盛頓郵報》政治記者 Natalie Allison 報導,一名白宮高層官員表示:「如果有人因司法部的愛普斯坦結論就背棄川普——那不是理性的選擇。他為這國家犧牲一切,幾乎丟了性命,放棄成功的事業,面對130多項起訴,甚至可能被關,只為了領導美國。」

儘管情勢令人擔憂,川普政府仍強調自己「聽見了支持者的聲音」,白宮發言人 Abigail Jackson 表示:「川普每日都在履行對MAGA基本盤的承諾,共和黨比以往更加團結。」

陰謀論的政治反噬

愛普斯坦案件在美國政治中的象徵意義,遠超過一宗刑案本身,它不僅是對權力濫用的調查,更成為一面照妖鏡,映照出美國民眾對菁英階層、政府體制與資訊不透明的深層不信任——而一旦這份不信任結合陰謀論敘事,將可能轉化為更強烈的政治能量。

但,當這些陰謀論未能實現,當被視為「揭露真相」的領袖選擇轉身,失落感也可能反噬政治動員的基礎。因此,這場裂痕不只是對一位總統的懷疑,更是一次政治信仰與陰謀論敘事碰撞的現場。當政治動員過度依賴「揭露真相」的敘事時,一旦真相無法兌現,信任也將受到考驗。

這場風暴後,川普政府是否能重建這份信任?愛普斯坦的陰影,可能暫時還不會離開美國政治的舞台。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