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的「銀魚」(whitebait)聽起來好好吃,其實牠如果用台灣用語比擬的話,就是我們常說的「吻仔魚/魩仔魚」,不過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台灣所捕獲的吻仔魚,據漁業署表示以鯷科(Engraulidae)、鯡科(Clupeidae)的仔魚為大宗,如刺公鯷(Encrasicholina punctifer)、異葉公鯷(Encrasicholina heteroloba)、日本鯷(Engraulis japonicus)等。但紐西蘭所稱的「whitebait」,則是指南乳魚科(Galaxiidae)底下五個物種的仔魚總稱:
- 大斑南乳魚(galaxias maculatus)
- 短鰭南乳魚(galaxias brevipinnis)
- 帶紋南乳魚(galaxias fasciatus)
- 銀南乳魚(galaxias argenteus)
- 短頜南乳魚(galaxias postvectis)
醃過更美味
把小小的銀魚稍微醃過,再跟蛋液一起煎成外皮金黃的香酥蛋餅,就成了紐西蘭人的「國民家常菜」──銀魚(Whitebait fritter)。每年8月,這美味的銀魚煎蛋總會吸引許多釣客到岸邊找尋牠們的蹤跡,大大小小的撈網現身,也成為獨特的紐西蘭景象!
每年8月來撈魚
紐西蘭銀魚季(Whitebaiting)是紐西蘭的季節性活動,當地對捕捉銀魚有特別的規範,例如只能在特定水域捕魚、不能擋住水流、網目有特定大小、必須以人工進行捕捉等。
為了讓銀魚魚苗有機會到上游處孵化,官方也規定能在下游處捕魚。然而,去年的銀魚數量卻創下30年的新低,原來近年因為土地開發的影響,銀魚產卵的河床濕地面積越來越小,致使銀魚數量銳減,紐西蘭當地也正在思考銀魚的捕捉規範是否要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