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生活:存錢
許多上班族的心聲常是:「我退休後一定要環遊世界」、「我要買遊艇」、「我要在豪宅中每天吃好睡飽」,但等到退休的日子一到,想起孩子與自己的晚年時,那些冒著夢幻泡泡的雄心壯志還是被擱置一旁,簡樸的日子繼續過。
近日《衛報》、《經濟評論》、abc.net等報導就指出,澳洲最大研究機構CSIRO調查發現,當地大部分的居民在過世後都遺留下大筆的退休金在戶頭,這與外界認為退休就是要盡情享樂的印象大不同。
辛苦一輩子 沒有盡情享受人生
帶領調查的,是CISRO研究經濟行為的黎森教授(Dr. Andrew Reeson),他發現澳洲民眾的一生中,多數人的年金總額會隨著年齡增加,僅在 70歲左右稍微下滑,這樣的現象可以看出,澳洲人會使用年金系統來增加財富,但不會把這份財富用到退休後的生活。
黎森教授說:「一直以來,外界對退休人士的擔憂不脫花太多在周遊列國上,哪天沒錢只能靠補助金慘澹過活。」
「但現在的研究卻發現,大部分的退休者不是這樣子過活的,許多澳洲人在退休後的花費更保守,他們只願意以最低限度的方式提領年金。」
對黎森來說,他的擔憂是絕大多數的人辛苦工作一輩子,卻無法在退休後好好享受人生。
為什麼不敢用?怕活久錢不夠
為什麼不敢使用退休金?調查發現,部分民眾希望自己可以留下為數不小的財產給孩子,另外則有人擔心自己如果活很久,錢會不夠用。黎森教授指出,退休族把政府給的最低提領限度當成了指標,他們覺得那樣的提領比率可以幫助他們度過晚年。
不敢好好使用退休金的原因,也可能是心態上無法轉變所致,黎森教授指出,大部分的人都討厭承擔風險,為了避免自己活太久沒錢用,都會抱著儲蓄不放。另外,人們儲蓄也是想預防哪天有大筆支出,例如突然要換個髖關節或是得修繕屋頂等等。
只敢領最少量退休金過活
黎森說:「從數據上來看,不管戶頭裡的年金有多少,民眾多半只會跟隨政府訂下的『最低提領%數』來領他們的年金。」
《經濟評論》指出,澳洲政府規定 60歲後半的民眾每年必須提領至少 5%的年金出來,這樣的比例會隨著年齡增加,民眾到 90歲時要提領的比例約是 14%。
2014年時,澳洲國家人口老化中心CEPAR針對退休者進行研究,結果在 1萬名退休者的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人的戶頭中有 90%的儲蓄金原封不動,該研究指出「大多數的退休族會置產和存錢,但在花費上相當保守。」
應開發更適合的金融商品
該怎麼改變這樣的現象?澳洲ARC創意研究中心內的研究人員皮革特(John Piggott)認為,應該多開發新的金融商品幫人們儲蓄,他說:「想到自己又老又病卻沒有錢的未來時,大家都嚇壞了。」
過去報導曾提到,澳洲政府宣布增加中等收入戶的退休金,而比較多金又擁有房產的人領到的退休金將會縮水,種種政策也是想要改變退休族想把金錢存下留給子女當遺產的現象。
改變心態:子女不一定要你的退休金
墨爾本應用社經研究的威爾金斯教授(Prof Roger Wilkins),則建議退休族思考一下子女是否真的需要那樣的財產,因為當他們過世後,子女往往正處在退休的年齡,所以遺留下的金額可能沒有那麼必要,威爾金斯教授說:「如果是年紀還輕的子女,那麼這些退休金幫助買房或是開啟新生活會更有幫助。」
這次帶領研究的黎森教授表示,希望能因為他的研究讓人思考現行的金融商品中,是否能有讓人能保障一生的商品存在,他說:「這些退休金是人們工作大半輩子,並辛苦存下來的,不該讓他們在沒有好好享受人生的情況下就離世。」